經略高第報:“奴賊攻寧遠,炮斃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眾賊抬去,放聲大哭。分兵一枝攻覺華島,焚掠糧貨。二十八日總兵滿桂開南門追剿去訖”
經略高第塘報:“東夷兵在右屯衛,哨馬在大淩河,千總曹恭誠,於子章突遇之,稍有斬獲”。
隨著袁崇煥的報捷文書,各方報捷使者接踵而來,邸報隨著京師日報一路發往天下各方。
“寧遠大捷”的消息振奮了低迷已久的人心,士紳們竟然爭先恐後的鳴鞭慶祝,額手稱慶。
對於寧遠守城戰擊退建虜,朝野上下一致認為此戰是自遼事初起至今唯一勝仗,更有禦史上奏遼左發難,各城望風奔潰,八年來賊始一挫。乃知中國有人矣!蓋緣道臣袁崇煥平日之恩威有以懾之維之也!不然,何寧遠獨無奪門之叛民、內應之奸細乎?本官智勇兼全,宜優其職級,一切關外事權,悉以委之。
以前是每戰必敗,大抵是因為統帥無能守將無謀,要麼膽卻的望風而逃,要麼死打硬拚放棄守城,放棄大炮還不盤察奸細當然隻有戰敗。而這次袁崇煥備兵寧遠,避免了前麵所有人的錯誤,於是有此一勝。全天下紛紛上奏祝賀,想要去江南避免兵禍的更是格外高興。
各地要求給寧前兵備道袁崇煥升官進爵的奏折,紛紛湧向通政司。大家一致讚同袁兵備堅辭拒絕奴兒哈赤的招降,誓死與寧遠共存亡,使得闔城士氣大振。在袁兵備英明地指揮下,明軍大破八旗軍,以孤城打破了努爾哈赤“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神話。從此凝聚大明朝野軍心,鼓舞士氣,這次大勝將改變明軍對女真主力不敢守戰的局麵;
針對京師熱門話題寧遠大捷,怎麼能少了信王爺的戲份。有了京師日報,朱由檢隨時可以改變京師及周圍地區的輿論風向。
於是,眾袁崇煥等遼東眾文武來京師領賞的時候,京師日報第三版麵,出現了不同於市麵上的言論。日報下屬朝陽社評論員首先發文,奴賊在北,退兵也應該是往北麵退,按理打了勝戰寧遠守軍不應該是直接開北門追擊麼,為何總兵滿桂開的是南門,難道奴賊沒有跑回沈陽,而是往關內在跑?
此議質疑立刻引來眾多好事者紛紛圍觀、參與。又有人指責袁崇煥坐視覺華島軍民被屠而無動於衷;
不久,朝廷上有禦史開始彈劾袁崇煥,質疑袁崇煥一麵放著近兩萬軍民在城外,任人宰殺。一麵卻又向朝廷上奏獨臥孤城以當虜耳,同時向朝廷請求關內援兵是何道理?
覺華島距離寧遠城不過30裡,袁崇煥為何不將覺華島軍民撤入城中,反而舍近而求遠?
覺華水師近八千將士都是水手,本應在海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即便戰死也是死得其所,結果卻被迫在陸地上打一場自己並不擅長的仗,慘遭鐵騎蹂躪。
真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可憐覺華島上一萬多軍民,就這樣枉死在這個愚蠢昏聵的錯誤決策之下。
更有兵科給事中李魯生參袁崇煥,寧遠之戰,建虜大軍攻城不過兩天,覺得占不到多少便宜所以往攻他處而已,所謂大捷,斬首不過三百,而寧前兵備道下還有錦州、右屯、鬆山、大淩河、小淩河、杏山、連山、塔山等八城,還有駐防的各台、堡無算被破難道都不管,隻單單計算寧遠守城的勝利嗎,袁崇煥是寧前兵備道還是寧遠城守備官?
兵部後勤人士通過京師日報發出寧遠之戰統計損失,戰死幾近三萬,損失糧秣幾近百萬,從哪裡能看出捷來?
當然,袁崇煥也是有支持者的,關寧軍這麼大的盤子,既得利益方也是相當多的,朝廷上的質疑很快就被壓了下去,口風一致的認定寧遠之戰算是大功。出於對舉國上下的士氣的激勵的宣傳,不管損失多大,此戰一定要算是大勝,還要大勢宣傳,以告訴大明軍民女真也一樣是人,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這一仗終以建虜失敗而告終,寧遠之戰的勝利,卻大大振奮了民心。從此,我大明朝北方邊境將得到相對的安寧,京師再也不用一日三驚了。
雖然朝堂上作出了定論,但是作為民間議論平台的京師日報可沒有就此熄火,反而愈演愈烈,閹黨東林黨互相口誅筆伐,九邊也是派出代表抓住寧遠之戰的過失不斷的追問。
更有人在京師日報發文,九邊已經缺糧缺餉好幾年了,兵士逃散嚴重,而寧遠竟然將近百萬石糧食棄之於地,任建虜予取予求,搬不完的就地焚毀。若是這樣的軍隊都應該得到嘉獎,那麼每年蒙古入寇,九邊的城池也守住了,朝廷是不是應該一視同仁,也嘉獎一番甘肅、延綏、宣大等地軍民?
支持關寧軍的人認為,河套地區的蒙古人和建虜能一樣嘛,那建虜的凶殘豈是區區蒙古韃子能相比的。
得到朱由檢的指示,朝陽社知名作家在京師日報撰文指出寧遠之戰是勝是負,要看他是否達到了想要的目的。對於我朝來說,最想要的就是取得開戰以來首次大勝,這樣看來應該是勝了。
當然,朝廷勝了,不代表袁崇煥就一定是大功,還要具體分析袁崇煥的具體行為達到了什麼後果,再來判定得失。
寧前兵備道袁崇煥守住寧遠,是朝廷大軍取得開戰以來首次大勝,振奮人心為一得,有守土、退敵之大功,然而丟失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鬆山、杏山、塔山是為有過。
自天啟五年九月,柳河之戰結束開始,朝廷已連下旨意,要求關外儘集右屯、錦義之兵於寧遠,堅壁清野,深溝固壘,讓建虜過來占不到便宜。而寧前兵備道袁崇煥卻對朝廷詔令置若罔聞,頂著不辦,並夥同糧官金啟倧,對於囤積在右屯一帶海邊的糧食不聞不問。以至於在錦州、大淩河、右屯等地屯種的軍民在建虜來襲時猝不及防,死傷慘重,右屯衛的三十萬石儲量也就此便宜了建虜。最後錦州、鬆山、大淩河、小淩河、杏山、連山、塔山七城軍民焚房穀而走的慘劇也應該由袁崇煥來負主要責任。袁崇煥抗旨不尊,違令行事,至成大錯。
又有,袁崇煥要是早些執行高經略“冬季遇大敵則歸並寧遠”的將令,將覺華島上的軍民歸並到寧遠城中,而不是彆出心裁的在覺華島上搞什麼“鑿冰為壕”的把戲,覺華島近兩萬軍民、糧草八萬餘石、戰船兩千多艘都不至於被奴賊攻擊而釀成慘禍。覺華島處置失當,是為大過。
最後,就算袁崇煥要堅持死守諸堡的策略,要利用各堡遲滯建虜的兵鋒,拖延時間,減輕寧遠的壓力,至少也該將這批糧食運回寧遠,畢竟這些小堡是遲早要被攻破地,而糧草是兵家最須關注的要素之一,尤其是如今國中本就乏糧。但袁大人擔心撤糧會被視為向向上司高第服軟,遂不顧大局,將這批從內地百姓牙縫裡征收來的巨量糧秣留在虎口之下,最終讓後金人得到了數千萬斤米粟,
綜上,袁崇煥本一縣令之才,奈何孫閣老硬拔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