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各家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文學讀物,對於林黛玉眉眼的那段描寫,都已經按照俄藏本改過來的。大家手邊如果有新版和老版紅樓夢,可以對比一下,驗證蘭蘭的說法。】
【那麼恐怕就有小夥伴想問了:蘭蘭,你不是說原作者曹雪芹已經寫出了後三十回嗎。有沒有可能找到那麼一本手抄本,上麵有原作者的後三十回呢?】
【我在這裡統一回答一下:首先,我們說曹雪芹寫出了後三十回,是個虛指,不太精確。按照紅學家周汝昌老先生的考證,曹雪芹很可能寫出了一百零八回,也就是說,散佚的是後二十八回。】
【關於能不能找到散佚的後二十八回,蘭蘭的答案是:有這個可能,儘管我們到今天都還沒能成功。】
巢玉與英蓮同時看見天幕上的蕭蘭蘭神情隸穆而堅定,仿佛在談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
【蘭蘭給大家講個故事吧!紅學史上,曾經有一個迷案,叫做“靖本之謎”,靖本,又叫博藏本,是由揚州江都一個叫做靖應鵑的人祖祖輩輩收藏的。】
【這位靖應韻有個朋友,正好是一位紅樓迷,他在去請家借閱書籍的時候,正好發現靖家藏有一本《石頭記》手抄本,就把它帶回家借閱,並且與感序本的文字進行對勘,結果發現,總共有150處脂批是戚序本所沒有的。】
【這位朋友就把他抄錄的脂批寄給了紅學界的專家們。不久,專家們也都認為這個"靖藏本"很有研究價值,因此再聯係去那位靖應鵑,想要將他家的靖藏本借出來,好好研究。】
【誰知不管請家再怎麼找,都找不到那一套抄本了。一問靖家夫人,才曉得前些天有些人來收廢品,靖家剛好處理了一批廢舊圖書,當廢品論斤兩賣掉了。好好的一套書,就這麼消失了。】
蕭蘭蘭講故事的技巧非常好,就連黛玉和英蓮都覺得聽得心潮起伏,一會兒緊張,一會兒又惋惜不已。
【後來這件事就引起了很多爭議,最大的爭議是,請藏本是不是真的存在;請應鼎的那位紅迷朋友,他是不是偽造出了這些脂批。】
【後來請家人就急了,畢竟這是好重要的古籍啊!請應聘和他那位紅迷朋友將他們家藏書的地方裡裡外外全都找了一遍,每本書,每張紙都翻了一遍,最終找到了這一套抄本的過錄殘頁一紙,和次錄批語一條。所用的紙張也是非常古老的竹紙
。】
“啊!”“哎呀!”
聽見天幕這麼說,林黛玉與英蓮都齊聲輕呼。
【這就證明了,靖藏本是真實存在過的。或許它現在依舊存在,正靜靜地留在著世上的某個角落裡,等待我們去發掘。】
【蘭蘭很喜愛的一位女作家、紅學家,曾經這麼說過:人生三大恨,一恨鮒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①。當然,這裡的“未完”是帶問號的,曹公或許已經完成了整部紅樓,隻是老天跟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將它的最後一部分藏起來了而已。】
【對於我們今天愛好《紅樓夢》的讀者來說,我們是多希望能夠有機會一睹《紅樓夢》的全貌啊!】
【不過,蘭蘭也沒有那麼貪心,或許正是《紅樓夢》的不完整和殘缺感,給它的讀者帶來無窮無儘的想象空間,也讓一代又一代的紅樓愛好者們爭相閱讀,去研究。】
說到這裡,天幕上的蕭蘭蘭鄭重將她麵前那厚厚幾本《紅樓夢》《石頭記》都抱了起來。
【在這裡我們也應該感謝用畢生精力研究紅樓夢的紅學家們,還有曆史上那麼多勤勤懇懇彙校各古本與批語的校勘工作者們。畢竟《紅樓夢》曆史上有過那麼多抄本,很多抄本中的正文與批語多少都存在文字錯亂與訛誤,他們都————糾正,並且逐步加入標點符號,使其成為我們能夠順利通讀的文字,讓我們領略這部作品的偉大藝術魅力……】
“咦?”
黛玉聽到這裡更加上心,道:“原來那些夾雜在文字中的小小標記,叫做‘標點符號’。”
英蓮全不懂那是什麼,轉頭以眼光詢問。
黛玉便道:“昨兒個你不是想問我句讀的嗎?還記得嗎?”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一說英蓮便想起來了,昨天她想集玉請教那些古文該如何斷句。黛玉給她說了一個笑話————有位秀才訪友,然而他的富戶友人並不想招待他,正好天上下雨,於是便留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十個字。
那友人的本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那秀才卻故意把這句話讀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光明正大地留下來作客,將那位吝嗇友人氣個半死。
籬玉以此來說明句讀的重要性,一
旦句讀改變,句意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因此初學者需要跟隨名師朗讀古文,一定程度上也是要學習文字的結構和韻律,以及該如何句讀。
聽到這裡,英蓮也明白了冀玉的意思:"難道,那些小小的標記,就是專門為了標明句讀的?"
“我猜應該是這樣,”黑玉說出了她的判斷,“可真不知道天幕上的人究竟是怎樣用的。”
“如果,我們那套教人開蒙識字的蒙書裡,也能用上這些標記就好了。”
黛玉這麼說,主要還是為了閨閣女兒家考慮。無論是高門大戶的閨秀,還是需要自己討生活的繡娘丫鬟等人,都沒什麼機會進學,跟著夫子念書。
而集玉自己是從小跟著探花父親林如海和家中延請的西席讀書的,深知句讀對於啟蒙的重要性。所以集玉才會想著,如果能夠在蒙書內加入標點符號,那麼便隻要稍加指點,女兒家便能自行讀書練習句讀,豈不比原來事半功倍?
她們正商量著,就見天幕上蕭蘭蘭向她們招手:
【好啦,今天蘭蘭的直播就先到這裡,也許大家以後再談起紅樓夢,可以自由靈活地使用"甲戌本""庚辰本""蒙古王府本"這樣,聽起來像黑話一樣的術語!】
【請千萬記得關注主播哦!更多精彩內容,儘在蘭蘭在南方給大家帶來的直播中!】
黛玉眼見著蕭蘭蘭竟向大家告辭了,著急地上前邁了一小步,向天幕開口道:"仙子留步!"
但是她的聲音纖弱,聲量也不大,天上仙子顯然是聽不見的。
果然,天幕迅速黯淡,兼蘭蘭那張俏麗的臉龐,她所在的"神獸"肚腹和兩邊軒窗中快速倒退的景物,也隨之一起消失了。
黛玉若有所失地望著天幕。剛好茜雪過來,見到巢玉有點失落,便笑問她和英蓮是怎麼回事。
聽完英蓮的解釋,茜雪便笑道:“這簡單啊!姑娘去信給那天上仙子問問不就知道了?”
黛玉與英蓮都睜大了眼:為何茜雪能說得那麼輕巧?
“林姑娘上次寫的簪花小楷,天上仙子不就收到了,而且還當著全天下人的麵兒謝過姑娘呢,記得不?"
林黛玉立即記起了,一時眉心舒開,笑
著一挽英蓮的手,道:"走!我們這就去問問仙子去!"
英蓮不曉得是怎麼回事,但她隻管跟著黛玉去做,沒錯的。
就見林黛玉選了一張上好的雪浪箋,在上麵寫下:“標點符號當如何使用?”一行九個字。
茜雪在旁,就為黛玉點了一爐好香。
黛玉寫完,將那張雪浪箋放在香爐跟前,帶著英蓮與茜雪,三個人一起躬身拜了拜。巢玉再次默念:“心誠則靈,天上蕭仙,可否為黛玉解此疑惑?”
“咦?”
還沒等黛玉睜眼,茜雪與英蓮已經同時驚呼一聲。
黛玉趕緊睜開眼,剛好看見一副奇景∶就見那幅雪浪箋還好端端地方在桌案上香爐跟前,但是紙箋上的字跡筆劃竟都隨著香爐的煙霧一道,悠悠向上空飄去,消失於無形。
字跡全部消失之後,那幅雪浪箋就還像是一張新的沒用過的一樣。
“叮咚!”
蕭蘭蘭在南京南站下車的時候,受到了平台方推送的消息:"收到用戶"姑蘇林黛玉'的提問
蕭蘭蘭拖著她裝滿書籍和各種直播器材的行李,在南站那道超長的地鐵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