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對幸村的評價,在一局之內就有了數次改變。
最初幸村挑釁時他就發現了幸村的高傲,那時候他還認為幸村有些不自量力;而後幸村的最初兩個發球讓他認為幸村的打法是他認為有些浮躁的類型,但技術水平確實不錯,在國中生中是絕對的佼佼者。
他對國中生的耐心比對高中生要足一些,因此會給對手一些機會。但在他決心反擊時,幸村直接在第三球換了打法。
而第一局的後兩個發球,給他的觀感和前兩個發球完全不同。
精確,像是刀,鋒銳。是洗去浮躁的攻擊力,連帶著慢了一個八分拍的比賽節奏也變得明顯起來。
鬼看著幸村明亮的眼睛,意識到自己對幸村的評價出了錯。他心中煩躁的感覺也褪去了。麵對有天賦的後輩時,他的耐性總是更足一些的。
鬼打出了他的發球:幾乎沒有旋轉,直拍發球。
幸村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他接球時左手稍微搭在球拍上,以防球的力量超出他的預想。
球確實比第一局回球時要重一些,但還沒在他處理範圍之外。但哪怕回擊了這個球,幸村已經提前意識到了不妙之處:他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去處理鬼加在網球上的力量,而鬼的球速並不慢,這意味著他會需要追趕,繼而很可能在某一刻處理速度比不上鬼的擊球速度。
他已經知道鬼的極限處理速度在何處了,他的精神力也做了許多賽事預想。
而他不會讓自己在遇到那樣境況後才匆忙去想解決辦法,那不是他的風格。
他悄無聲息調整自己的呼吸方式,改變自己的腳步。
正好是午時,太陽很大,精神力承接了陽光,他意識裡屬於更冰冷數據流的部分淡去,而是去構建更熱烈的,更專注的場麵。虛影消散了,意識變得純黑,再在純黑的環境中構造出意識的太陽。
幸村的身體變得輕靈起來。
他提氣時將氣吸得很深,核心收緊以後讓力量傳導至全身的各個角落。
他在青訓後和小仁王有過簡短的對話,大致表達過不太想在比賽中用呼吸法的想法,那時候小仁王持有一樣的觀點。但之後小仁王也還是在和教練的練習賽,以及剛才那場和不二的比賽中用了呼吸法。他運用呼吸法時對呼吸法的掌握更足了,那本來就很適配他的打法,現在小仁王用起來舉手投足中也有了“這就是我的招數”的感覺。
而幸村呢?幸村當然不會任由這看似深奧的招數隻被自己表麵掌握。
他去詢問了仁王關於這一招背後的故事,而仁王和他說了很長的一個故事。
大正年間,關於鬼,關於天才,關於一對兄弟。
仁王不僅展示了自己理解中的日之呼吸,還照葫蘆畫瓢展示了月之呼吸:當然,都是用刀。然後他又跳了一遍神樂舞,和純粹的日之呼吸劍技已經有了不同。
這是在教導幸村日之呼吸時不能提前展示給幸村的,那時候幸村還不知道日
之呼吸是什麼。隻有到幸村大致掌握了這一招,大致能將神樂舞運用在網球上,仁王才能將這背後的故事展示給幸村看。而幸村自己也懂,也明白該在怎樣的時刻去獲取更多教導。
將學會的招式完全封印並不是幸村的風格,哪怕這個招數目前為止還不完全屬於他——不完全,但部分屬於他,這就夠了。
所以當初他和小仁王一起說著和以後還是不要在沒有完全掌握呼吸法時在比賽時用這招,但兩個人都不算完全守諾。
雖然是平局了,但如果再走到一起聊到這個話題,大概兩個人都能說出足夠有說服力的理由吧。
比如“它已經被我改造成我的風格了”。
幸村現在用呼吸法,就剝離了他認為不屬於他,且目前的他無法掌控的部分。
呼吸的方法是客觀的,這是可以利用的。在他練習神樂舞,繼而從呼吸中感覺到太陽的能量以後,他也逐漸分析那樣的感覺和力量,再用自己領悟的方式去使用。
將肺部完全打開,吸氣,呼氣,利用很特殊的呼吸方法榨取身體潛力,提升速度和力量,再用精神力去彌補耗費的多餘體力和精力,去讓身體與自然溝通。
還有太陽。
分解出屬於太陽的能量,用精神力引導著灌注進球拍裡。
不要進入所謂的“通透世界”狀態,那是透支。
而他能通過自己的知識儲備去分析,通過自己的精神力去預知,他本來就能夠用自身的能力去看自己能看到的,並且掌控在自己手中的部分。那些多餘的,看了也沒有用反而會變成乾擾信息的東西,不要成為他的負擔。
要速戰速決。
但幸村這麼想的時候,節奏還是很穩的。
他進入呼吸法狀態,是為了更遊刃有餘應對鬼超出他太多的力量。當他用呼吸法提升自己的力量和速度時,他的精神力和體能消耗自然會加速,但他的精神力足夠他打完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