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心滿意足看完了鬼和幸村的比賽。
他和鬼關係不錯,但不代表他和鬼有著完全一致的想法。對於鬼這種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導其他人,反而讓自己實力停滯不前的做法,他其實也是不置可否的。他跟著鬼是因為鬼的理念更貼近他自己的理念,以及他的身體條件限製確實不太能跟上平等院的魔鬼訓練,倒不代表他也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教導其他人——有這個時間他會去劇場看劇,發展自己其他興趣愛好,以及想辦法鑽研技巧,提升自己在一軍裡的排名。
幸村犀利的諷刺讓他會心一笑:他大致猜到了這一幕,從他知道仁王會成為U17的教練開始。他比鬼更關注國中聯賽,知道立海大拿到的成績,以及,那位MASA教練加入立海大以後對立海大產生的影響。
有那樣的教練,幸村,以及立海大的其他人,對鬼確實可以算得上“越俎代庖”的做法會有的想法可見一斑。
入江沒有要為誰說話的意思,他隻是覺得現在的場麵很有意思。
包括生氣的鬼,和被提到名字卻露出輕微的“說得沒錯”表情的德川。
他心滿意足感歎道:“真是太有意思了。仁王君,你也這麼覺得吧。”
小仁王也看完了整場比賽。他意識到幸村對呼吸法的掌控度又上了不止一個台階,這讓他稍微有了危機感——很明顯這一招更適合他,但幸村直接舍棄了不適合他的部分,隻選取了更基礎也更有用的部分,這種決斷力實在令人欽佩。
他“Puri”了一聲,用意義不明的口癖避掉正麵回應:“也該到我們比賽了,前輩。”
“說起來,我的球場號在鬼前麵。”入江笑道,“鬼拿著那樣的球拍守在五號球場,我的球拍可是正常的。”
“是嗎?但我們討論的時候,認為鬼前輩更強呢。”小仁王笑道,“更強的部長承擔更重的攻堅任務。前輩,雖然這麼說不太禮貌,但你被當作軟柿子了。”
“哦?這一點我倒是沒想到。”入江微笑著說,“是不是軟柿子,你先試試再說吧。”
入江剛才在看小仁王比賽時就對小仁王很感興趣。
那種,在球場上將自己的情緒放大,將垃圾話當做網球場攻擊招式的一部分,會抓住對手心理上的漏洞不斷攻擊的打法,和他自己的風格有微妙的相似。
跡部的華麗和表演欲是外放的,歸到打法上,跡部的打法反而很“正派”,但小仁王不是。私怨也好,相互看不慣也好,對不一來說,和小仁王在賽前的爭吵是他抒發情感表達內心的過程,在做完後他甚至會因小仁王的反擊而感到鬱悶。小仁王卻不同。被諷刺,被稍微刺中痛點,都沒關係,那也是可以利用的部分。言語是,行為是,不會因此而衝動,反而會將之當作攻擊的手段——
入江看出來了,小仁王也是會有情緒的,但他在球場上會更願意將刺痛自己的情緒再當做武器刺出去,會故意利用這些心理因素,擴大對手的心理漏洞。
這是更常處在劣勢的人會擅長的打法。
入江自己,因一直以來身體條件上的劣勢,在更早的時候會用這種方式來“操控”對手,去發揮自己的技巧。
但小仁王的實力看上去在國中生中是絕對的佼佼者,比如在此刻他會被看作代表,挑戰高中生。而小仁王身體條件和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靈性與情緒穩定都是不可多得的。他是絕對的璞玉,並且是已經開始綻放光華的璞玉。
那他又是為什麼對這種刺痛心理的打法格外熟練呢?是本身對心理,情感,有興趣且願意鑽研,還是彆的原因?
入江看了一眼一直在觀賽的,和小仁王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新來的教練。
他想要得到答案,因為他認為小仁王可以更驕傲一些。
入江和小仁王的對話聲音不大。他們與對方對話時都溫聲細語,旁觀的人意想不到他們在說隱喻很多並且十分刺人的垃圾話——也是因為他們的表情都很鎮定,於是對話看上去就像是賽前例行的寒暄。
鬼和幸村的比賽出人意料,以至於入江和小仁王要準備開始比賽時,其他人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了。
連鬼都……那麼入江……?
高中生發揚風度,第一局的發球局歸屬國中生。
小仁王沒有拒絕。
他在賽前已經對入江擅長的領域有所猜測:實在是外表條件暴露了很多信息,入江的身高身形和肌肉線條不管怎麼看都不會是力量型選手。
當然,小仁王不會在賽前就直接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