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 大明王朝17(小修)(1 / 1)

第196章

【朱棣在征安南時得到火器法,建起兵器坊,在永樂八年時與明軍神機兵結合成為神機營,整個營隊由輕便型火銃、中型火銃、銃炮、將軍炮以及神槍組成熱火器軍隊,配備騎兵、冷兵器步兵的兵器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冷熱軍製營。

可以說朱棣把神機營作為國家機器,在當時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軍備部署】

瑩白水幕微動,神機營作戰漸漸展現在眾人麵前,秦始皇等人凝神細望,隻見數排舉槍士兵排列,一層既發,立馬退居其後,後排舉槍士兵再次補上。

當敵人殺近時,舉刀槍的步兵對迎敵,槍兵後退騎兵衝鋒廝殺,整個戰場顯得極為肅殺。

李世民瞧得仔細,幾息後直接指出要點:“此營者將士不輸騎兵營也。”

李靖等人皆點頭讚同,自古以來騎兵最難訓,好的騎營對大將指揮、騎兵素養要求極高。

他們大唐雖無各類炮彈,但也能看出冷熱武器混用難處。

永樂帝,是真正知兵的皇帝!

唐君臣在感歎,朱棣卻瞪大了眼:那是...沐英列式!

沐英鎮守雲南,為對付邊疆象兵,特置火銃、神機箭三行兵,象進銃箭發,以此退敵。

他握拳碰了碰嘴,嘴角緩緩上揚,未來的自己把三段射用在北邊戰場嗎?

自己…真是聰明!

朱棣心頭歡喜勁還剛升,就被天幕幾句話打散:

【可惜明中期後,神機營幾乎沒有出彩的戰績,如同一顆明珠被主人放置雜物間,再無改進機會。

要知道朱棣設神機營,並不是一蹴而就,永樂八年設十九年後才正式形成製式,中間消耗無數心力、人力、物力,才把永樂初駕前軍、哨馬營、五軍,定為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為主的三分體製】

天幕再次歎氣:【可惜!】

朱元璋聽著後人一聲聲地可惜,心裡火氣沸騰,到底可惜什麼你倒說啊!

後人,說話藏一半,要挨揍的知道嗎?

到最後天幕也沒說出可惜什麼,引得朱棣抓心撓肝地難受,後人卻自顧說起永樂朝戰事:

【朱棣登基後南北邊疆一直不穩,永樂四年安南欺騙明廷戰事起,一年後朱棣改安南為交趾,正式將丟失四百餘年的交趾,重新並入華夏版圖。

很可惜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

朱棣死死地盯著‘欺騙’二字,看了許久後才慢慢道:“先皇時安南王陳叔明欺騙朝廷,先皇以不受其貢為懲罰,沒想到安南王好大的膽子,期滿先皇後又想欺瞞朕,欺朕刀不鋒利乎?”

他再次抬眼掃過天幕,心中可惜後人講解太過略粗,不過有永樂四年的提示,未來的時間已足夠他提前部署。

不過...治江山難是何意?

朱棣皺起眉,難道安南人心不慕歸大明?

正思索間眼前出現一幅熟悉的輿圖,交趾被後人用

紅圈標出,在偌大的輿圖上顯得極為明顯。

劉徹:朕的交州!

李世民:朕的安南都護府!

【朝廷沒有相應的安撫政策不提,派去的官員大多是新官蛋子,以及官場老油條,治民不會、撫民不會,連明正律法亦不會,但油炸當地得錢得人技術一流。

於是明廷大軍前腳剛走,後腳腳趾反了!】

天幕的話如一記耳光扇在朱棣臉上,在他腦海中啪啪作響,打到朱棣下意識地摸了摸臉,垂眸暗思未來的自己為何這樣做?

正沉思間就聽得他爹的聲音:“用兵不僅僅是大軍作戰,各方調度、收攏民心都是用兵一環,所以如醫士用藥,當謹慎以待,切不可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以虎狼之藥傷身取命,可明白?”

朱棣躬身受教,朱樉卻是陰陽怪氣:“父皇,你的教導我們用不上,我們這些親王能支使的,就府中幾十上百親衛,到後頭連親衛也沒得用,隻能當豬吃了睡睡了吃。”

聽到兒子滿腹抱怨,朱元璋臉色很平靜,如深潭那般平靜得可怕:“老二呐,你這是在埋怨咱?”

見他臉色不對,朱樉立馬改口:“兒臣不敢。”

是不敢,而不是沒有,其中含義殿內皆知。

朱元璋沒計較當中真偽,仍是平靜地問道:“萬事離不開個理字,你有怨不講理,咱隻能不講理,請秦王出宮遷府自強了。”

他的一番話如寒冬臘月,澆了朱樉一身,整個人被凍傻了,最重親情的爹居然要貶他為庶民?

“爹,我也是你親兒,大明江山我亦出過力,你就這麼對我?”朱樉不可置信地喊出聲:“論打仗我也不輸老四,他當皇帝憑什麼我不能刺幾句?”

朱元璋冷冷地看著他:“老子還在,他現在也不是皇帝,你嚎什麼嚎?”

迎上那雙深淵般的帝王眼,朱樉打了個冷顫突然住了口。

【朱棣耗費無數人力物力,還折損一大將朱能得到的是什麼?

交趾民眾要重光,要重新光複他們自己的皇帝,明廷.他們不認!】

天幕繼續道:【永樂七年朱棣再派大軍征討南安,同年北邊草原突變,蒙古可汗本雅失裡以明朝與瓦剌交好為由,殺明廷使者正式與明宣戰。

朱棣派讓靖難功臣第一的丘福,率大軍征伐韃靼,結果丘福輕兵冒進,在臚朐河全軍覆沒,草原重重地給了明廷一耳光,大怒的朱棣決定親征】

殿內響起激昂的軍號聲,猶如瀉下的洪水,還著千軍萬馬之勢奔騰而看,聽得眾君臣忍不住微微側眼,待雙耳適應後才把目光向天幕:

第一次北伐:永樂八年二月,重擊韃靼得勝回朝;

第二次北伐:永樂十二年三月,重擊瓦剌得勝回朝;

第三次北伐:永樂二十年,聞朱棣北上,韃靼化身耗子,跑得快;

第四次北伐:永樂二十一年,明軍剛到西陽河,瓦剌打敗韃靼,朱棣賞賜回朝;

第五次北伐:永樂二十二

年,聞朱棣北上,韃靼化身耗子,跑得快;

【實事上有明一代,明廷始終麵臨‘北虜南倭’的壓力,南方倭寇北方主要是瓦剌和韃靼。

明麵上看朱棣橫掃漠北戰果不大,但總黑明的清也不得不承認,朱棣大軍多次出征,漠北如塵土般一掃而清】

天幕頓了頓繼續道:

【草原經元朝近百年經略,草原上人煙阜盛,屯田連絡,宮室相望,堪稱牧民繁華之地,元據草原隨時可南下重新入主中原。

但元的入主之路遇上朱家兩父子中,經兩朱接力式的出兵,草原重返蕭條,不見人煙隻見沙草。

明廷摧毀草原經濟後,遊牧所用鍋釜針線,綢緞絹布全賴明廷供給,所以大明用經濟的方式,給韃靼和瓦剌戴上繩索】

年輕的朱棣&成為皇帝的朱棣,齊齊抬頭:爹,你看我多類你!

【所以朱棣五次北伐中,經常看到朝廷出軍打韃靼,結果和瓦剌一馬當先做軍前卒,或是韃靼希望朱棣看它,彆親近瓦剌,把朝貢的機會留給我部。

我們對大明綢緞茶糧很感興趣啊!】

朱元璋點頭,老四乾得不錯,韃靼瓦剌有異,停朝貢率軍鎮殺,兩方節製足安北疆。

【兩部之所以在明廷跟前爭寵,是因朱棣在第一次北伐時,殺得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僅率七騎逃走。

正是這次北伐,現代網友給朱棣安上了個封狼居胥稱號,把他列為曆史上唯一一個達成最高軍功成就的皇帝】

霍去病耳朵微動:封狼居胥?

【事實上朱棣是去過封狼居胥山,但並沒有舉行祭祀儀式,隻是帶著明廷大軍壓了過去,飲馬瀚海而已。

但現代網友太愛朱棣,把朱棣加進軍事最高榮譽中】

後人愛我?後人愛我!

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