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韜一聽這話,立刻來了精神。

"什麼事?梅姑娘你說,我一定答應你!"

他正愁自己沒辦法幫梅娘呢,聽到梅娘主動相求,簡直心花怒放。梅娘說道: “我想打聽一下,你們學官是個什麼樣的人?”一提到學官大人,李韜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你問學官大人啊?他姓宗,五十多歲了,平日裡最是嚴肅刻板的,我都沒見他笑過……”他說著說著,忽然想起了什麼, "梅姑娘,你問學官大人乾什麼?你是不是想找他告狀?"

李韜越想越是興奮,直接一隻手拍在了桌子上,連酒水都灑出來幾滴。

"你終於想通了!我早就看那梁坤不順眼了,就是怕影響你的名聲……梅姑娘,你放心,你要想告梁坤,我一定幫你,狀子我來寫!雖不敢說是字字珠璣,但是肯定能讓學官看到,讓梁坤倒黴!"

梅娘忍俊不禁,微笑說道: “不敢麻煩李公子,我也不是要告狀,隻是想問一下,宗大人是哪裡人啊?"

李韜想了想,說道: “是浙江餘杭人。”

梅娘沉吟片刻,說道: “我想做一份吃食,托李公子交給宗大人,不知方便不方便?”

“吃食!?"李韜十分意外,又重複了一遍, "隻是吃食?裡麵是不是要放一封信?”

梅娘再次笑了起來,說道: “對,隻是吃食,沒有信,放心,也沒有毒。”

李韜一時摸不著頭腦,忍不住問道: "你要找學官乾什麼?為什麼隻送吃食?"

梅娘垂下眼簾,說道:“以我的身份,若是直接求見宗大人,你覺得宗大人會見我嗎?”

一句話把李韜問住了,那宗大人脾氣古怪,彆說一個小廚娘,就算是他們這些秀才求見,無事也不怎麼肯見的。

身份有彆,男女有彆,非親非故的,人家憑什麼見你?

李韜還是不放心,問道: “你是不是想找學官告梁坤的狀?其實我可以幫你的!你隻送一份吃食,又不明說來意,萬一宗大人不肯見你怎麼辦?"

r />

不管李韜是幫忙引薦,還是替她打抱不平,都容易讓學官對李韜產生不好的印象。她不想為了自己,連累不相乾的人。

李韜看了看桌上的菜,忽然笑了。

"是我多慮了,梅姑娘的手藝何等高超,我們學官大人吃了你做的吃食,一定會喜歡的。"梅娘笑了笑,起身說道: “那就不打擾李公子了,你慢用。”說完便轉身出去了。李韜目送梅娘出去,便看向眼前的菜肴。

紅潤油亮的辣子雞,香味奇異的孜然羊肉,金黃酥脆的炸酥肉,再加上四碟子素菜和涼菜,當真是賞心悅目,令人一見便垂涎欲滴。

尤其是正前方的這一盤香辣蝦,蝦子個個都有一寸多長,殼亮肉滿,上麵鋪滿紅彤彤的辣椒,翠綠的香菜,白生生的芝麻,不由得讓人食指大動。

左右屋裡沒人,他夾了一個河蝦放在口中。

酥脆的外殼哢吱一聲碎裂開來,露出裡麵飽滿鮮嫩的蝦肉,再配上香辣的滋味,口水一下子就泛濫開來。

他哢嚓哢嚓,三兩口就把一個大蝦送下了肚。

頭一個還沒嚼完,他又迫不及待地夾起第二個。

嫌蝦頭咬著麻煩,他索性丟了筷子,用手抓著河蝦吃了起來。吃幾口蝦,再來一口冰鎮葡萄酒,一個字,美!辣得過癮,吃得勁爽,這香辣蝦簡直是太美味了!與此同時,梅娘正在樓下的廚房裡做吃食。

娟娘和雲兒要來幫忙,梅娘卻拒絕了,讓她們隻管做好中午的盒子菜就行了。紅豆煮到軟爛的程度,加入白糖,做成蛋黃大小的豆沙球。

然後取一兩紅米,用手磨碾碎,放在鍋中加入兩斤清水,煮沸之後過濾,就得到了紅曲水。麵粉與豬油混合,做成乾油酥,放在一旁鬆弛一會兒。用清水兌上紅曲水,加麵粉、豬油、白糖,揉成軟軟的麵團,繼續揉搓,直到揉出薄膜狀。

鬆弛好的粉色水油麵和油酥各自分成劑子,粉色和白色油酥球各取一個,擀成圓片,取兩個油酥麵球分彆置於油皮中間,將油酥麵球包在其中,收口捏緊。

全部處理好後,蓋上布醒一炷香的功夫。

醒好的兩個顏色麵球各取一個,擀成橢圓形,由上向下搓成卷,再次醒發一會兒。粉色和白色麵卷各取一個,擀成長方形,再次卷成卷。

將鬆弛好的兩色麵球各取一個

,擀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圓片,將白麵片撂在紅麵片之上,再放一個豆沙球在紅麵片中間。

全部處理好之後,用尖刀在麵球的表麵劃出六瓣花的樣子,露出中間的餡料。

鍋中倒油,中火燒至油熱,將酥皮生坯放在策籬上,放入油鍋中,另取一隻湯勺,不斷地舀熱油澆在酥皮上,直至花瓣微微散開,麵皮變成微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糕點過程瑣碎,做工複雜,尤其油炸的溫度更是關鍵,因此她沒有讓其他人幫忙,全部自己親手完成。

雲兒看到糕點出鍋,頓時驚呼出聲。

"這是吃的嗎?這也太好看了吧?"

這荷花酥餡料深紅,外層白色和粉色花瓣次第開放,著實是精美絕倫。一旁娟娘等人看見,也是驚訝萬分。

"真好看,像花一樣兒!"

“要是我,都舍不得吃呢,拿回家都能做花樣子了!”

“咱們梅姑娘就是厲害,這點心我看著比禦廚做得都好!”

大家本以為梅娘是炒菜好吃,沒想到梅娘做起糕點來,也是這麼漂亮!

梅娘看了看,對這道糕點還算滿意。

她笑著對眾人說道: "這是荷花酥,我要留著送人的,以後有機會再做給大家吃。"於嬸他們連忙擺手,說自己不吃。

這麼好看的東西,看看都算開了眼界了,他們哪裡好意思吃啊。梅娘尋了個點心匣子,裡麵墊上糯米紙,把荷花酥依次擺放在裡麵。

她做這點心花了不少時間,樓上李韜已經吃完飯了,正在喝茶消食。

梅娘把盒子遞給他,說道: “這就是我想送給學官大人的吃食,有勞李公子了。”

李韜隔著盒子聞到香味,很想掀開蓋子看看,連忙又忍住了。

"梅姑娘太客氣了,舉手之勞罷了。”他猶豫片刻,問道, "當真不用我帶句話,跟宗大人說些什麼?"

梅娘笑道: "李公子隻要說是你孝敬大人的就好了,旁的不必多說。"

李韜不知道梅娘心裡是什麼打算,聽她這麼說,隻好答應了下來,拿起盒子起身告辭。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李韜離了梅源記,就直奔宗大人府

上。

他還生怕宗大人不在家,自己撲了個空,待聽說看門人說宗大人剛回家吃午飯,頓時喜出望外。看來老天爺也在幫梅娘,這份糕點送的真是時候。隻是在看到宗大人之後,這份喜悅立刻煙消雲散。宗大人板著臉,從裡麵的門中走出來,踱到正堂上。

李韜看見他這副模樣就心生怯意,連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

"學生拜見大人。"

宗大人坐在上首,一雙眼睛威嚴地看著李韜。

見李韜行禮還算規矩,禮數也不曾缺,他的臉色才緩和了些許。

"李韜,你這些日子都在看什麼書?"

沒想到宗大人連寒暄都沒有半句,直接問他的功課,李韜不禁暗暗叫苦。

他這幾天滿心都是梅娘的事,哪裡還有心看書啊?

“學生……學生在看《周禮》。”李韜結結巴巴地說道。

宗大人唔了一聲,說道: “《周禮》、《儀禮》、《禮記》,這三本書俗稱三禮,其中《周禮》又是三禮之首,既然你在讀《周禮》,那我問你,《天官·大宰》謂之六典,是哪六典啊?"

李韜擦了把冷汗,搜腸刮肚地把這問題答了出來。

"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教官府……"

宗大人又考了他幾個問題,對他的回答還算滿意,又是一頓長篇大論,教導他要好好讀書之類的話。

李韜聽得汗流浹背,足足聽了小半個時辰,宗大人終於講得口乾舌燥,停下來喝了口茶。這時裡屋的門簾撩起,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圓臉婦人走了出來。

“我說老爺怎麼出來這麼久,原來又在教訓學生。”宗餘氏嗔怪地看了宗大人一眼,笑著看向李韜, "你是今年新進的秀才?"

李韜趕緊向她行禮,說道: "學生李韜,見過師母。"

"倒是個好孩子,快坐吧。"宗餘氏把手裡的盤子放在桌上,說道, "你先生雖嚴厲了些,話卻是好的,你可不要不耐煩啊。"

李韜連忙站起來,恭聲說道: “先生教誨學生,都是為了學生好,學生一定銘記在心。”

見他禮數周全,

宗餘氏越發高興起來。

"這麼熱的天,吃些果子吧。老爺你也真是的,要教學生什麼時候說不得,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