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有了賣人參的八十兩,何田讀書所需要的花費壓根不用爹娘操心。他多次跟爹娘說,那八十兩不用放著,可以拿一部分出來改善家裡的生活。
但是,何來旺跟張英娘都不同意。
他倆是很勤快的人,把自家的十多畝地侍弄妥當,何來旺還經常去鎮上打短工。現有的收入足以讓家裡人年年都有新衣穿,時不時的還能買點肉。
大房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
何來福從來沒想過要去鎮上打短工。一來是打短工的機會並不多,二來他覺得幫人修房子或者搬抬重物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掙不了幾個錢不說,萬一摔了或者被砸了呢?他還有三個兒子要養,可不能受半點傷,也承擔不起任何意外。
以前沒分家的時候,等於是一大家子供養光宗讀書。現在分了家,他就隻有那十多畝土地,而且還少了二弟和二弟妹這兩個勞動力。
雖然分家時他分得了三兩,又有二弟過繼孩子主動給的三兩,一共六兩銀。看起來很多,但光宗花銀子很厲害,時不時就要找他拿,借口層出不窮。
何來福心裡著急,總覺得這六兩銀子撐不了幾年,再加上光明跟光壯也漸漸大了,都要娶媳婦的,這筆錢也該提前準備起來了。
因此,大房的夥食很不好,非常節省。
柳紅桃近來的脾氣越來越不好。
婆婆年紀漸大,幫不了她多少,家務活兒全壓到她一個人頭上。光明跟光壯半點都不幫忙,每每看到何田主動幫英娘乾活,她都會黑臉。
要麼陰陽怪氣地來幾句,要麼就摔摔打打。
張英娘裝作沒聽見,隻當她是耳旁風。至於何田,那就更加不會搭理了。
這一年,何田十三歲。何光明跟何光壯已經是十五、六歲的年紀,在何來福的強硬要求下,他倆早就開始下地幫著乾活,曬得皮膚黑黃。
何光宗已經十七歲,還沒下過場,原因是張秀才認為他學問不夠,下場也是白折騰。
原本何來福夫妻倆是不急的,兒子雖然還不能下場,但也學到了很多東西,識字,能寫會算,以後做個賬房也算是很有出息的人了。
可是,當聽說十三歲的何田即將下場,他倆就不淡定了。
何來福左思右想,把何光宗叫到跟前罵了一頓。
“你看看阿田,一回到家就用功,要麼背書要麼練字。可是你呢?在家從不肯多用功,我一問你,你就說在學堂裡已經做完功課了。可是為什麼阿田能下場,你卻不能?”
何光宗低著頭不吭聲。
他這幾年在家的日子不好過,因為有一個對照組何田。
何田經常在學堂得到夫子的誇獎,回到家除了用功,還經常幫家裡乾活。反觀何光宗,張夫子就當他是個湊數的。回到家,何光宗連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幸好何來福不懂學堂裡的那些事情,何光宗糊弄了他好幾年,可是現在,四弟都要下場了,他該怎麼辦?
何來福一拍桌子,大聲道:“我不管你們夫子是怎麼說的,這一次你必須下場,不能叫彆人給比下去,你比他還大四歲呢!”
柳紅桃想了想,道:“要不去試一試吧,萬一中了呢?”如果光宗中了童生,那可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啊!
帶著這樣美好的期望,何光宗被迫跟何田一起下場。
想成為童生,必須經過縣試的兩場考核。通過了才有資格參加院試,去博秀才的功名。
何來旺兄弟倆去聯係牛車,張英娘跟柳紅桃則忙著給孩子準備行李。何來旺總共帶了十兩銀子,有銀票和碎銀。窮家富路嘛,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何來福也想多帶點,可手裡沒有啊,最後還是隻帶了二兩銀子。
一行人趕到縣城,找了一間客棧準備住下。
店小二問他們要幾間房,何光宗搶先道:“爹,我和你一人一間。我一個人住,清靜,還能溫書。”
縣城什麼都貴,尤其是這種時候來住店,何來福雖然心疼銀子,可兒子的要求也很正當,於是便同意了。
何來旺看向何田:“我們也開兩間吧?”
何田搖搖頭:“一間就夠了。”
何光宗立刻瞪了他一眼,何田不理他。
何來旺想了想,笑道:“那就開一間,這樣夜裡有什麼事你就叫我。”
店小二領著他們上了二樓,各自進房間後又要了熱水洗漱。
洗漱好,何光宗就呆不住,推說想去熟悉一下考場,要出去逛逛。何來福坐了一路的牛車,顛得腰有些不舒服,於?????是就大方地給了他一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