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風華(103)
李敬業發現了兒子的一點端倪,於是叫人送給兒子一本書。
四爺打開匣子,一下子給笑出來了。
李敬業這人很有些機變,他送來的是什麼呢?是武後編纂的《臣軌》。
這玩意編纂出來本是給李賢的。
這書上寫了些什麼呢?沒彆的,就是叫臣子們如何忠君愛國修身的。
後來,這書就發行了,大臣人手一冊。太後曾經教導咱們要忠君呀,我們都是大唐的臣子,是不是該一直忠於大唐?
還彆說,像是李敬業這麼想,且敢用實際行動隱隱的懟武後的人絕對不止一個。去衙門裡看看就知道了,幾乎人人都捧著這書,讀的可認真的。
劉煒之便是這本書的參與者之一,這個情況他有責任說給武後知道。
武後知道阻力會大,但沒想到,阻力會這麼大。
而這個時候,劉仁軌從長安上折子了。
上次回複劉仁軌折子的時候,武後在折子上說,漢朝時候,呂後把關中委托給蕭何,而今我把長安委托給你,跟呂後的用意是一樣的。
這事非信臣不可托付嘛!
結果,劉仁軌的折子又來了,這是一個請辭的折子,劉仁軌在折子上說:臣年紀大了,八十有四了,確實是老了,乾不動了,有負您的托付。另外,您提呂後事,臣也有一勸,呂後殺戮功臣,重用外戚,結果事敗,當引以為鑒啊!
這折子你說,武後看的火大不火大!
可再火大,武後不能發火,她先召見武承嗣,叫武承嗣做親使,回長安去見劉仁軌,“你告訴他,就說,而今為先帝守孝,是本宮代為理政。勞煩他這般年紀了,還專門上折子勸諫本宮此事。若是因此要辭官,那是本宮的過錯。折子上所勸諫的關於呂後之說,本宮往心裡去了。也深感他說的對,後世提起呂後,多為不屑之語,而呂祿和呂產,他們身為外戚,確實禍害了漢朝。”
這話說的武承嗣頭上的汗直往下掉,手下不停,記錄著太後的話。
武後接著道,“告訴劉仆射,就說他的勸諫叫我又是慚愧,又是安慰。他這樣的臣子,乃忠貞剛直之臣,古今少有人能比的上。剛開始看折子的時候,本宮確實有些生氣,但是靜下來仔細想想,又覺得他這折子上的頗有借鑒之處。他是先朝老臣,有德望,天下敬仰……本宮在神都日夜期盼,盼著他長壽,且一直秉持以匡正補救上位錯疏為己任,不要以年邁為由推脫辭官了。”
說完,武承嗣趴在地上不敢動地方。
武後歎氣:“去吧!這事隻有你能辦。朕之所想,你知道,你雖是侄兒,但在有些事上,咱們姑侄更貼心,說到底,為的是武家,你說呢?”
臣知道!
“既然時機不對,那就得安撫。像是劉仁軌這般的老臣,便是唾到你臉上,你也得受了,懂這個道理嗎?”
懂!
武後這才道,“把本宮的璽印帶上,以示鄭重,就權當是本宮親自去了,跟劉仆射致謝。”
是!臣出宮後馬上動身。
等人走了,武後在坐在榻上緩緩歎氣,問上官婉兒,“還有誰上折子了?”
沒有!
“沒有……就是最大的問題了!”他們不說不答應,這是置若罔聞呀。那下麵該怎麼辦呢?
隻有正臣果然是不行的!得有完全聽令之人。
另外,“宗室……得安撫!不能叫人人自危,這就壞了。”
她下旨,“李素節和李上金,給他們在洛陽劃定王府,修建好,他們舉家來神都,且得上朝……這事叫張柬之去辦。”
張柬之接到旨意的時候愣了愣,但還是拱手接了。
接到神都,萬一幼主不行,這不也是高宗的子嗣?
再加上張柬之做過李素節王府的屬官,他確實沒有拒絕的必要。
出去辦差的時候就跟狄仁傑走了個麵對麵,張柬之便把事說了,狄仁傑有些欲言又止。
張柬之便道:“自來也沒有清洗前朝皇室的……接來也好!”
狄仁傑心說,這能一樣嗎?王朝更迭,就比如在老地基上起新房子。舊的那個搖搖欲墜的,要砸死人了,有人揭竿而起,帶頭把房子推倒了,然後把新房子給蓋起來了。往後的帝王一代一代的加固,若是遇到兒孫不孝,沒加固好,反倒叫房子年久失修,棟梁給各種蟲子咬光了,那就該倒了該換主子了。那個時候,這些敗家子們,留著就留著呢,當然不用清洗皇室了。
可而今呢?太後想的改朝換代,是房子要壞了嗎?
不是呀!房子好好的,柱子房頂堅實如故,一點也沒漏風,甚至裝修的風格都挺好的。可你在本不需要裝修的情況下,把房子粉飾了一遍,然後你宣布,這房子是你的了。那人家房主能答應嗎?這個時候不清理了房主和房主的三親六故的,她不能名正言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