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英等幾個宮女,弑君失敗後被孝烈皇後拿住,當時世廟還昏迷不醒。」
「姑婆是皇後,世廟當時又昏迷不醒。於是,當時姑婆大人就暫時掌控了紫禁城。」
朱寅聽到這裡,就知道是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宮變。
明朝曆史上的大懸案之一。
當時道君昏迷過去,身上都是發簪捅刺的傷口,太醫不敢治療,幸虧方皇後嚴令許紳下猛藥,才僥幸救回了道君。
道君好不容易醒來,元氣大傷,驚魂未定,隻能臥床靜養。紫禁城大權就全在方後手中。
但方皇後掌控大權的時間,不會超過十天。
正在朱寅以為方鑒說的是王寅宮變的真相時,忽然方鑒話題一轉:
「當時誰也不敢肯定,世廟一定能夠好轉。於是宮中做好了萬一世廟駕崩,就由皇後扶立幼主繼位丶垂簾聽政的準備。」
「孝烈皇後暫時攝行大權,太監稟報有蒙古番僧求見。說有機密大事,
欲見皇後。」
「世廟崇道抑佛,平時不親近僧人。可是孝烈皇後卻是信佛,於是就見了那番僧。若非孝烈皇後暫時掌權,那番僧也不能進宮覲見。」
「那番僧年過七旬,見了皇後,跪下說他是大明血脈,英宗皇帝曾孫!」
什麽?朱寅沒想到,所謂的秘密不是壬寅宮變,而是關於英宗的。
這也太狗血了吧?
卻聽方鑒繼續說道:「蒙古番僧說,父親死前告訴自己,他是大明汗的孫子。當年大明汗在蒙古時,臨幸幾個蒙古貴女,其中一個蒙古貴女有了身孕,生下了曾祖—」
「隻是,當時景泰帝在位,那貴女不敢來認親。後來蒙古部落發生戰亂,那貴女也死在亂兵之中,隻留下英宗的兒子。」
「他父親長大之後,知道自己是英宗之孫,就想暗中為大明效力。他就秘密刺探蒙古貴人的機密,尋機立功。」
「就這麽刺探了幾年,居然被他刺探出一個大秘密。關於傳國玉璽的秘密!」
傳國玉璽?朱寅聞言頓時有點激動。
居然是傳國玉璽的秘密!
方鑒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
「他親眼看到了傳國玉璽,被達延汗(小王子)令喇嘛用法術魔鎮,說是損壞漢人國運。隻要一直魔鎮漢人的傳國玉璽,漢人遲早會再次丟掉江山。」
「傳國玉璽被魔鎮在察哈爾部一個叫呼圖壁寺的地方。可惜,他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根本拿不到———」
「」---那老番僧的故事實在太離奇,孝烈皇後不敢相信。可是那老番僧取出了英宗皇帝的信物,的確就是當年宮中之物。」
「老番僧還獻上了地圖,是當年達延汗魔鎮傳國玉璽的地方。說隻要大明派出數千騎兵,從遼東突襲,順著地圖直插呼圖壁寺,就能取回傳國玉璽。」
朱寅忍不住神色有點緊張的問道:「後來呢?」
方鑒道:「孝烈皇後收下了地圖,讓他不要告訴任何人,說等到皇帝康複,再親自召他入宮。」
「然而也真是命數。那老番僧本就年過七旬,長途跋涉趕來,又見到了皇後,獻上了密圖,或許大事已了,心頭那口氣泄了,出宮就病倒了。」
「出宮第三天,老番僧就死在北京。等到世廟康複,孝烈皇後獻上密圖,世廟說是一派胡言,根本不可信,說英宗皇帝絕不可能在蒙古留下血脈,這是抹黑英廟。」
「世廟還說,所謂魔鎮傳國玉璽,純屬僧人居心回測,妖言惑眾。至於番僧建議派兵去奪回傳國玉璽,世廟認為是陰謀,是圈套,絕不可信。並警告皇後,不要散播謠言。」
「孝烈皇後本來以為是大功一件,結果鬨得灰頭土臉,還隻能隱瞞此事,不敢聲張。」
「後來有一天,我祖父進宮看她,她就將此事告訴了祖父,還將番僧的密圖給了祖父。反正皇帝不信,秘圖也不重要了。」
「祖父得到密圖,就動了心思。他想知道,番僧的話到底是真是假。於是,他以通商為名,大著膽子去了一趟察哈爾,按照秘圖找到了呼圖壁寺。」
「他在呼圖壁寺待了一段日子,斷定傳國玉璽一定就魔鎮在那裡。隻是呼圖壁寺在蒙古腹地,戒備森嚴,是黃金家族的鬼廟,祖父也不能得手。」
「祖父深知,世廟是絕不可能對蒙古用兵的。既然不可能出兵,那就無法取回傳國玉璽。當然也就不能聲張。」
「後來方家倒黴,父親想用這個秘密讓方家翻身,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托付—」
方鑒說到這裡,朱寅才明白他的用意。
他是想藉助自己,用傳國玉璽的秘密換取方家翻身。
隻要朝廷在方家的線索之下找回傳國玉璽,那方家就會時來運轉。
方鑒說完這個秘密,就從懷裡掏出一張秘圖,遞給朱寅。
「小兄弟,你是天下少見的神童,應該能看出這張秘圖,是有些名堂的。」
朱寅接過來一看,卻是一副羊皮卷圖。
上麵用藍色的顏料,密密麻麻的繪製著山川河穀,在蒙古的密林深處標注著呼圖壁寺的地址。
蒙古有很多密林。若是沒有這幅圖圖,想要找到默默無聞的呼圖壁寺,
絕非易事。
朱寅看到地圖,估摸是在後世的大興安嶺之南的赤峰境內,大概是契丹人的發源地。
這個地方,如今是東蒙古大汗圖們汗控製的腹地。而圖們汗是如今的塞北強權,光是汗庭直屬兵力就有六萬鐵騎。
「方大哥。」朱寅歎了口氣,「朝廷不可能出兵,這些年對於蒙古人,
向來就是防禦。主動出擊—--太難。」
『指望朝廷憑著這張圖就出兵,皇帝和閣老們都不會乾,他們也不信。
或者說,不願意信。」
方鑒苦笑道:「小兄弟說的對,當年世廟就不信,彆說如今了。」
「唉--我告訴你這個秘密,不僅是想振興方家,也想讓大明拿回傳國玉璽,那終究是咱們漢人的國寶,總不能讓胡人一直魔鎮著。」
「這些玄而又玄之事,我不敢儘信。可若是真的能壞漢家氣運,那我漢家將來會不會真有亡國之危?」
朱寅搖頭,「方大哥,沒用的。朝廷那些人不會相信也不會關心。除非當今皇上銳意進取,有開疆拓土丶牧馬千山之誌。否則蒙古人不主動即邊就不錯了,怎麽還會效法漢武唐宗,主動出擊?」
方鑒想到當今皇帝親征以來的種種傳聞,心中很是失望。
今上怎麽看,都不像是漢武帝丶唐太宗那樣的君主啊。
朱寅又道:「方家雖然沒落,可方大哥也是讀過書的人,難得還有華夷之辯,僅此一點,方家就會複興。」
「這個秘密就交給我。方家的前程,就包在我身上。有方大哥在,方家就能時來運轉。」
方鑒聽懂了朱寅的意思,總算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
朱寅是連王家也能扳倒的存在。隻要站在他的船上,方家就有希望了。
他相信朱寅的人品,一定是托付這個秘密最合適的人。
送走了方鑒,朱寅就抱著寧清塵回到房間。
「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嗎?」寧清塵問。
朱寅點點頭,陷入了沉思。
傳國玉璽五代時落入契丹人手中,後來又落入蒙古人手裡,這個脈絡可能是真的。
也就是說從後晉開始,中原皇帝就是白板天子。
後來,清朝宣稱得到了傳國玉璽,應該是個騙局。
滿清如果真的得到了傳國玉璽,不可能不拿出來。
傳國玉璽,是象徵華夏皇權的寶物。可惜失傳已久。
有個耐人尋味的說法是,華夏武功的沒落,和失去傳國玉璽的時間大概吻合,都是五代。
而異族的真正崛起,也是五代。
有傳國玉璽時,華夏沒有被異族滅亡過。失去傳國玉璽後,被滅不止一次。
用唯心主義的思想來看,其中就有因果聯係了。
寧清塵道:「你要找回傳國玉璽嗎?」
朱寅收回思緒,故意問道:「你說呢?」
「當然要奪回來!」寧清塵奶聲奶氣的回答,「那是我們漢人的傳國寶物鴨!」
朱寅道:「我們現在拿不回來,我沒有權勢,沒有兵馬。等我們有了兵權,就奪回傳國玉璽。」
寧清塵捏著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