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登基
今夜,聽了母後說了很多很多,尤其是貞觀最初兩年,父皇要麵對的種種困難,甚至是天下人的責罵,好幾次在煎熬中萌生退意。
天災,人禍,戰爭幾乎占據了貞觀初年。
正與母後說著,老內侍快步走來,道:「太子殿下,都準備好了。」
李承乾道:「到子時了嗎?」
「還有半刻。」
這是父皇身邊最信重的內侍,也是最忠誠的,因辦這些事的人都是啞巴,這是宮中最隱秘的事,隻有父子兩人知曉。
小兕子雙手背負,望著夜空上明月,沉默半刻道:「到子時了。」
小鵲兒領著一群孩子,大聲道:「恭賀爺爺。」
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對這個家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一聲鐘聲響起,忽然聽到遠方一聲炸響,一團火焰直竄天際,在夜空中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
緊接著又是幾聲炸響,接連的煙花在天空中炸響。
李世民一手攬著一個孩子,恨不得肩膀上再坐一個孩子,抬頭看著煙花綻放在天空,眾人皆在震撼中。
這一閃而過的煙火,好似夜空中出現了真正的祥瑞,世間沒有比這更美麗的祥瑞了,它在為大唐慶賀。
長孫皇後悄悄抹去淚水,抬頭望著夜空,帶著笑容。
今夜,守在玄武門城前的將士們也看到了這壯麗的一幕,紛紛動容抬眼望著,就連原本正在打瞌睡的守衛也忽然提起了精神。
六頭鹿紛紛抬頭,看著夜空中的美景。
在長安城內,臘月本沒有宵禁,人們發現在長安城周邊的夜空,炸開了煙花,行人駐足,仰望這夜空中的美景。
白方抬頭看著夜空,他大聲道:「長安,果然是人間最美麗的。」
煙花隻是出現了一刹那,當太液池邊重新安靜下來,李承乾聽了內侍的講述才知道有不少啞火的,煙花也不是太高,勉強比城牆高一些。
但這也足夠了。
今夜以後很多人徹夜未眠,當長孫皇後領著一群孩子去休息。
李承乾與父皇相對而坐,談了很多。
都是一些對於將來治理社稷的設想,以及一些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這是一場父親對兒子的訓話,教導這個大唐帝國的繼承者該如何行使權力,如何與朝臣相處,以及如何號令天下兵馬。
直到天快亮了,父子倆共同站起身。
今天是正月初一,也是新年的第一天,是大唐的嶄新一天。
一個新的皇帝要在這天登基,成為這個帝國的主宰。
李承乾在弟弟妹妹的眼神中,與父皇走入玄武門,一路朝著宮門而去。
天還未完全亮,長安城內已是人聲鼎沸,一群接著一群的官吏與將軍接連走入朱雀門。
長孫無忌在門前駐足。
李績道:「怎還不入門?」
長孫無忌閉著眼沉默不言。
看著接連不斷地官吏走入,李績道:「陛下與太子是英明的。」
長孫無忌低聲道:「隻是心中對陛下有愧疚之意。」
李績道:「快點吧,還與陛下相約要去冬獵。」
聞言,長孫無忌這才邁步走入朱雀門。
百官已在太極殿內外站定,今天盛況空前,太極殿前的開闊地上站滿了官吏與將領。
一排接著一排,皆是穿著整齊的官服。
從城牆上看去,官吏們前後左右保持著相同的距離,如同一排整齊的棋子,滿滿當當地站在太極殿前。
裴行儉也在人群中,他看著左右都是不認識的官吏,自己亦是這茫茫官吏中的其中一個。
太極殿後,長孫皇後親自給兒子畫著妝容。
而後李世民給這個兒子披上天子衣袍。
長孫皇後為兒子戴上了天子冕旒。
李承乾穿著厚重的衣袍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表情。
「嗯,很合身。」長孫皇後看著兒子走了一圈,笑道:「承乾的天子威儀比之你父皇還要更威嚴幾分。」
李世民看著天色道:「往後這江山就交到你手裡了。」
「兒臣謹記教誨。」
「其實朕也不用教你什麽了。」
皇後又給蘇婉整理了妝容,今天的蘇婉穿戴皇後的鳳冠霞帔。
李承乾還在確認著一道道的旨意,這些旨意都是要當殿念誦的,多是封賜的旨意。
當眾人都準備好了,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旨意,大步朝著太極殿的方向走去。
當這位新帝站在眾人麵前,群臣下拜行禮。
這位新帝的身邊站著天可汗與皇後。
新帝的腳步不急不慢,腳步穩穩地走到太極殿前,麵朝百官。
內侍官吏拿著旨意,朗聲道:「朕年邁重病,今太子賢明,群臣請命,朕傳位太子,今太子登皇帝位,突厥,西域,吐蕃,漠北,新羅諸國諸部請封天可汗。」
「論道經邦,任惟勳德,分陝作伯,實寄親賢,與天下同賀。」
念罷,李世民親自將玉璽送到了兒子的手中。
李承乾手捧玉璽,謝過天恩。
隨後太監又拿起一道旨意,朗聲念道:「朕今登基,以主黔黎,勉循輿情,時年少,望請眾卿相助,今天下疲弊,願與民休息,謝天恩,恭詣太廟,年號:乾慶。」
這位年有二十八的太子登基稱帝,這是一位年輕且強大的皇帝。
李承乾在父皇與母後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入太極殿內,腳步走過文武大臣,一步步地來到皇位前。
身著天子冠服,腳步沉穩地走到皇位,雙目看著滿朝文武,緩緩在皇位坐下。
這個過程其實從未嘗試過,也從未練過,隻不過這位太子完成很好。
內侍又朗聲念誦起了旨意,道:「封趙國公太尉掌國事輔政,封英國公開府儀同三司掌天下州道府兵馬調度。」
「中書令岑文本加封加銀青光祿大夫兼吏部尚書。」
「……治書侍禦史馬周加賜左光祿大夫兼掌禦史台,封中書侍郎褚遂良任民部尚書,加封光祿大夫。」
「封中書侍郎許敬宗任禮部尚書兼京兆府尹,加賜銀青光祿大夫,命太子詹事於誌寧執掌門下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