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

寂靜的朝堂上,就連起伏的呼吸聲都縈繞在耳邊。

有朝臣稍稍抬頭,見到了陛下的笑容,這個笑容看起來很奇怪,似乎陛下很高興,又或者從陛下的眼神中有很多坦然,或者是不悅?

朝臣們也隻是匆匆一眼,而後繼續低著頭,等候著陛下的話語。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兒子,忽然起身道:「退朝。」

朝野還是一片安靜,李泰恍惚間覺得自己聽錯,這個時候父皇應該說的退位?

待群臣躬身行禮,恭送皇帝,李泰這才回過神跟著一起行禮。

皇帝離開了太極殿,群臣也三三兩兩離開了。

李承乾走在朝臣的最後方,李泰忙跟上腳步,道:「皇兄。」

「近來還有人說讓你們去封地的事嗎?」

李泰搖頭道:「倒是沒有了。」

李承乾走出太極殿,站在陽光下又笑道;「彆多想,也彆擔憂太多。」

是呀,彆多想,也彆擔憂太多,李泰長出一口氣,這皇位終究會是皇兄的。

自從回長安之後,李泰一度覺得現在的朝臣隻有兩個選擇,太子登基稱帝,倘若太子不登基,身為皇子,其餘的皇子應該回到封地。

站在朝臣的利益與角度來看,為了社稷的安定,他們唯有這兩個選擇。

隻要父皇一日不作出決定,這等議論便會不止不休,甚至令人心各異,出現朝野派係相爭乃至自己也不得不卷入其中。

為何以前沒有這些議論,李泰忽然覺得這恐怕是皇兄執掌國事之後,朝野忙碌,朝臣都無暇他顧,忙於國事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李泰沒有徑直離開皇宮,而是與殿前的內侍說了三兩句話,便讓內侍領著去看望母後了。

立政殿已煥然一新,在回長安之前就讓人修繕過了。

現在的立政殿比以往更大了,陽光下顯得很好看。

走入立政殿內,陽光照入殿內,讓這裡明亮且溫暖,門窗擋住了外界的風。

李泰抬眼看去母後正坐在一旁看著書卷。

父皇閉目養神而坐。

「青雀?」

聽到母後的呼喚聲,李泰行禮道:「母後。」

長孫皇後笑道:「來,上前來。」

李泰聞言,走上前。

看著這個兒子,長孫皇後拉著他的手,道:「青雀,你看起來瘦了,也憔悴了。」

李泰道:「兒臣按宮中醫官所言,減肥。」

看到母後眼角的皺紋,不知不覺母後也年近五十了,李泰至今還記得母後隻比父皇小兩歲。

「其實你呀,胖也好,瘦也好,都挺好的,孩子中你一直都是最聰明的一個。」

李泰坐在母後身邊的椅子上,道:「母親。」

聽到兒子的呼喚,長孫皇後拍著他的後背,道:「這麽多孩子中就稚奴最不懂事了。」

李泰道:「孩兒定會寫書信訓斥他。」

皇後與皇子似乎成了尋常母親與孩子般的言語。

長孫皇後歎道:「你們都很好,承乾也好,麗質也好,你也好,你們都是讓母親驕傲的好孩子。」

李泰道:「孩兒會好好主持文學,括地誌或文學都是兒臣可以竭儘一生所追求的成就。」

見母後笑著點頭,李泰又看向一旁的父皇。

此刻父皇正閉目養神,沉默不語的模樣,李泰也不好打擾,便躬身施禮,而後離開。

皇宮的太液池邊,李承乾看著平靜的池水。

不遠處,小兕子拿著一卷齊民要術,小福則拿著食經坐在木盆邊。

小福不識字還需要小兕子給她指點,教他如何識字。

「皇兄看來沒有這麽忙碌了。」

「是呀,最近朝中清閒。」

言罷,小兕子安靜地坐在邊上,低聲道:「皇兄,妹妹的病好了嗎?」

李承乾笑道:「明達,你從小到大就沒病過呀。」

小兕子笑得更開心了。

夜裡,立政殿內,李世民與長孫皇後說著話語。

殿內很安靜,長孫皇後握著丈夫的手,低聲道:「這麽多年了,有些心事也該放下了。」

李世民握住她的手,道:「你我少年便結為連理,我們能共白首,朕又有何可求的?」

長孫皇後緩緩點頭,望著陛下有了疲憊之色的側臉。

李承乾站在甘露殿內,依舊沒有找到那卷本應該有的奏對,從洛陽回來之後,父皇見了鄭公,再後來與舅舅還有老師有過一場長達一整天的奏對。

但這場奏對的內容,始終找不到,調閱了朝中幾個卷宗庫的庫房,也沒有找到那天的奏對記錄。

或許父皇根本就沒有讓人記錄,那場談話也就不可能會出現在史書上了

蘇婉走入殿內,道:「殿下,夜色深了。」

李承乾站在一盞油燈前,若這些事真的是父皇授意,父皇成全了太子,也成全了老師,鄭公,乃至舅舅,父皇成全了所有人。

父皇的生平經曆,是光輝耀眼的。

李承乾道:「到了現在,父皇還要孤……」

話語頓了頓,李承乾笑著道:「父皇讓孤欠了一個天大的人情,這個人情恐怕要一生勵精圖治來還。」

太子拿起一旁的木夾子,掐滅了油燈的火光。

翌日,天光剛剛大亮,朝臣們紛紛站在承天門前準備早朝。

就在眾人準備上朝的時候,皇帝又送來了旨意,冬至休朝,命禮部,宗正寺,太常寺準備祭祀,命太子來年正月登基。

聽到這個消息,群臣站在承天門前躬身行禮,沒有言語聲,一個個神色肅穆。

李唐一朝的貞觀二十年,皇帝下旨命太子於來年正月登基。

貞觀的最後一年,皇帝與太子權力交接顯得格外平靜,但站在承天門前的長孫無忌久久不能平靜。

他不免自嘲地笑了笑,唯一一次鼓足了勇氣自作主張,竟是勸陛下退位。

此刻的長孫無忌心中隱有自責,他自責是因自己的勸諫,才會讓陛下萌生這樣的想法。

同樣站在這裡的還有英公李績。

陛下當然還是那位號令天下的英雄豪傑,萬人敬仰且光芒萬丈的天可汗。

可如今,傳聞中皇帝得了一場大病,再也不能理國事了,讓太子登基。

坊間對此進行了無休止地爭論。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