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1 / 1)

第574章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

當!當!當!

當!當!當!

開封縣城外渡口,幾十個穿著黑色袍子的皂吏,正在敲鑼打鼓的清場。

「讓那些閒雜人等都走!

快快快,你們幾個去渡口那邊清場子,平西王的船隊就要來了!」

鄭叔清叉著腰,對身旁一眾皂吏吩咐道。

那些人也不含糊,提著水火棍,直接衝到渡口的棧橋上,對滯留在此的人群一陣打罵。

一時間,好像雞窩被捅,站在棧橋邊等生意的腳夫們頓時作鳥獸散,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汴州刺史元結看到這一幕,無奈歎息道:「鄭公這手腕,未免太粗暴了些。」

鄭叔清這狗比,平日裡恨不得整天在院子裡躺著曬太陽,催都催不動。一聽說方重勇帶著銀槍孝節軍要回汴州,立馬就上躥下跳活絡起來了。

真是個官場老油條!

「這些腳夫之流,就跟家中的孝子一樣,非得加點棍棒才行。

元使君還是閱曆太少了。」

鄭叔清倚老賣老的吐槽了一句,洋洋自得的模樣,顯然是不以為恥。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這麽用的麽?

元結一愣,隨即苦笑。

今日是方重勇返回汴州的日子,那些滯留在棧橋的腳夫們,就算被打死那也是白死了。

腳夫這種職業曆史很久遠,然而其興盛且呈現組織化,卻是跟運河經濟的繁榮有著莫大關係。

商賈靠岸後,無論是卸貨,還是進貨,都不可能是本人自己挑運,通常也不會是船上的船夫搬運。

這樣就需要有專業的卸貨與搬運工人,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類似的「商行」,鋪子開在開封縣城內,負責接單算錢。

而腳夫則是蹲守在渡口,逢人便問要不要裝貨卸貨。

所以航運越發達,需要的腳夫也就越多。

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以外地人居多,幾乎沒有在汴州本地有固定田產的。

腳夫們的社會地位很低,按照唐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來衡量,但凡有點出路的人,都不會去做這一行。

「嗯?」

驚鴻一瞥,鄭叔清好像看到了腳夫裡麵,有個熟悉的身影一晃而過。再去看的時候,人已經走遠了,隻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

正好這時候何昌期已經朝著他走了過來。鄭叔清於是不去想剛剛看到的那人像誰,而是笑眯眯的上前對何昌期行禮詢問道:

「何將軍,今日的安排可好?」

若是按資曆說,何昌期給鄭叔清提鞋都不配。

但現在老鄭就是拉得下麵子,對何昌期討好。

元結看到這一幕,心中了然,他終於明白為什麽鄭叔清號稱「政壇不倒翁」,到現在都還能活蹦亂跳了。

這廝做正經事的本事沒有多少,但看人下菜的本事卻是一流,求人辦事的時候又拉得下臉來。

這樣的人或許無法長期維持高官厚祿,但他們想要苟命還是很輕鬆的。

元結不禁為自己歎息,他就是太實誠了,所以總是不討喜,難以飛黃騰達。最多就乾到刺史這一級,不可能再往上了。

除非是遇到了天大的機遇。

「鄭判官在汴州,又不用風餐露宿,怎麽還瘦了呢?」

何昌期看著瘦得風吹就要倒鄭叔清,沒話找話說。

「在下心憂方節帥在前線作戰,故而茶飯不思呀。」

鄭叔清裝模作樣的歎氣道。

他確實是擔心方重勇打敗仗,不過卻不是擔心方重勇本人,而是擔心敵軍殺到汴州,要他鄭某一家老小的命!

滎陽鄭氏本來就大量居住於河南,更是有不少人在汴州生活。若是河北叛軍南下攻克汴州,鄭氏估計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起碼被叛軍撈一大波浮財是免不了的了。

為此鄭叔清每日都是憂心忡忡,不斷派人打探前方軍情,打聽銀槍孝節軍是不是被包圍了。

方重勇他爹方有德,都沒鄭叔清這麽關注河北戰況!

「鄭判官真是小看我等,有銀槍孝節在,哪裡有河北那幫雜魚橫行的份。方節帥還把李寶臣那傻子唬得一愣一愣的呢。」

何昌期滿不在乎說道,其實這一路奔襲河北的時候,他也是非常擔心的。

但這並不妨礙何老虎現在對身在汴州的眾人吹牛。

「說起李寶臣此人,當真是非常張狂啊。說話的語氣就像是帝王一樣。」

鄭叔清輕歎一聲,繼續說道:「李寶臣派遣了好幾波人來遊說,要節帥給他效力,並獻出宣武鎮六州之地。親筆信都寫了四五封,語氣一封比一封嚴厲。

最後一封信,此人甚至揚言不同意就要殺方節帥祭天呢。」

鄭叔清語氣中帶著迷惑。

寶臣大帥現在大概是知道,自己之前是被方重勇那個「寶臣為天子」的戲法給耍了,有些氣急敗壞。

隻不過鄭叔清不知道此事,才覺得這個人簡直莫名其妙。

仗都沒打一場,你就直接寫信說要我投降,有病吧!

「其實吧……」

何昌期話到嘴邊,想起方重勇此前的提醒,沒有多事,頓時閉口不言。

他是來汴州打前站的,不是來這裡吐槽李寶臣的。方重勇當初可是承諾過,要給寶臣大帥捧場,投靠他當馬仔的!

現在直接翻臉不認人,寶臣大帥感受到自己被愚弄,要找方重勇算帳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之所以還沒動手,不過是因為洛陽城內的事情,李寶臣還沒擺平。一旦他整合了河北叛軍,搞定了洛陽城內的雜事,估計就要帶著兵馬出洛陽向東掠地了。

跟方重勇正麵較量是必然的。

「鄭判官不用擔心那頭蠢豬,不過是那個什麽……哦,塚中枯骨而已。」

何昌期隨口打哈哈說道,便不再言語,雙目盯著河麵。今日不僅渡口被清場,而且河麵也被清空,不允許其他船隻在此逗留。

忽然,鄭叔清用胳膊頂了一下何昌期的胳膊,壓低聲音詢問道:「永王的兵馬有多少人?」

「多少都無所謂,一兵一卒都不許離開齊州!」

何昌期湊過來隨口應付了一句。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著得意,就好似方重勇當初打臉永王李璘,是他親自動手的一樣。

方重勇對於李璘提的要求很明確:你的幕僚都可以來汴州,都可以安排職位,但軍隊不能來汴州,一兵一卒都不行!

永王麾下兵馬不得離開齊州,必須作為州縣團結兵存在,是方重勇對李璘提出的一個「硬性要求」,不同意就散夥。

他要這麽玩的原因也很簡單:你手下的兵馬到了汴州,那我怎麽安排我麾下人馬?

銀槍孝節軍是要當禁軍的,你那些爛番薯臭鳥蛋來了,我這個節帥要怎麽安置這些人?難道我還要跟你手下的雜魚分潤兵權不成?

當然了,作為交換,方重勇承諾不會撤換這支軍隊的主官,不會大規模清洗軍中的中低級軍官,保證齊州軍隊的基本完整性。

永王李璘在與韋子春商議了一番後,隻能咬著牙同意了這個「不平等條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