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早就有所準備,魏軍這一次的行動效率同樣非常的高。

隨著霸府軍令下達,駐守河東涑水流域休整的師旅便在楊忠等人的率領下沿河東進,待到進入沁河穀之後便又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向東而去,與建州人馬彙合於高都城中。另一路人馬則經齊子嶺南下,兵鋒直指河內地區。

與此同時,駐守豫西關南地帶的諸路人馬也開始向宜陽九曲城方向集結,準備沿洛水殺向河洛地帶。

在第一個階段的戰事當中,由於西魏主力大軍自河東沿汾水北進,戰爭主要發生在晉州以及上黨北部地區,尤其在上黨北麵銅鞮水所展開的主力會戰,乃是第一個階段最為重要的一場戰鬥。

在主力戰場之外的其他地區,戰事規模和強度都不是很大。畢竟兩國都在主力會戰的正麵戰場上投入了大部分的力量,已經很難再有餘力去開辟並兼顧其他的戰場。包括占據先機優勢的西魏,當展開主力會戰的時候,其他地方的師旅活動也陷入了停滯狀態。

河洛地區這一東西對峙的傳統戰場,由於主戰場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在過往這段時間裡也是頗為寂寞冷清。

西魏方麵的主力全都投入到了河東所連接的戰場上,在河洛周邊幾乎沒有什麽新增的兵力投入,仍是韓雄丶陳忻與韋法保等人所率領的豫西義師,維持著之前的防守態勢。甚至還有魏玄等幾名將領並其部曲被抽調北上,並入邵州楊檦的部伍當中參與建州之戰。豫西方麵實際保留的軍隊,尚且不足萬人。

另有挑起此次爭端的北豫州虎牢城方麵,則就是自襄城北上的滎陽鄭偉父子所率領的數千師旅,以及在虎牢城中所召集的義師協同防守,情況也並沒有發生什麽太大的變化。

至於北齊方麵,力量同樣也有所削弱。之前出任河陽行台的斛律光被調離,取而代之的則是懷州刺史堯難宗,以及仍然駐守於金墉城的洛州刺史獨孤永業。之前所派遣至此的大軍自然也同樣撤回,包括一部分河陽諸軍也都被抽調北上參與銅鞮水的會戰。

如今這兩部齊軍人馬累加起來,也不過隻有堪堪三萬出頭。數量看起來雖然比此間的魏軍數量還是多了不少,但這已經是北齊占據河洛以來所駐守的軍事力量最為薄弱的時刻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魏軍自上黨北部撤離之後,隨時都可以再向這一方向進行增兵,但是北齊方麵則就難以做到了。

且不說之前的接連失地與大戰戰敗後的人馬損失,單單眼下其國中內亂興起,便令其國中軍隊彼此互相牽製,難以從容調度於邊。

隨著霸府一聲令下,西魏方麵除了原本駐留此地的人馬之外,又向東增派了五萬師旅,諸路人馬各循路線向東挺進。而率先與敵軍產生摩擦交戰的,便是韓雄等豫西師旅。

「前者師旅大勝於上黨,今我豫西兒郎們亦不可鬆懈露怯!速速攻奪柏亭,打通漢關,諸軍會師共克金墉城!」

豫西韓雄等人過去這段時間裡聽著河東方向捷報頻傳,甚至就連自家兒郎名號都頻頻見於報捷露布之中,偏偏自己這裡乏甚作為,心情自然是鬱悶不已,好不容易收到了霸府吩咐出擊的軍令,自然是要好好表現一番。

進出河洛的路線比較固定,需要注意攻防的統共也就那麽幾個據點。儘管過去幾年北齊又在河洛之間增築了一些堡壘,可是隨著河洛駐軍的抽離,也沒有了足夠的兵力以分頭防守,仍然隻能將兵力集中在比較顯要的幾處據點中,而被雙方反覆攻奪占領多次的柏亭城自然便在其中。

河洛方麵的齊軍久與魏軍交戰對峙,守將獨孤永業也是一個知兵謹慎之人,並沒有因為此間的冷清便有所鬆懈,一直都在布置斥候去監視豫西魏軍的行止舉動。

當豫西師旅開始集結的時候,獨孤永業便也在第一時間有所察覺,心知此間怕是要波瀾再起了。他一邊派遣使者向鄴都奏告魏軍疑似將要再次向河洛發起進攻,希望鄴都方麵有所準備與策援,一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