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又在家中逗留了兩天的時間,因見父親病情並沒有什麽突然惡化的跡象丶也並沒有好轉,於是他便先抽身前往長安詳細的向朝廷講述一下此番征事的戰果。

長安群眾對於唐公的入朝同樣報以極大的熱情,皇帝親率公卿大臣們在灞上迎接。

而在見到李泰之後,皇帝元廓便再一次的表達了希望能夠推位相讓的意願:「前者得居此位,非嫡非長,皆因故安定公擅弄廢立所致,亦無德才以孚時望,至於魏祚興旺,更是無能為力。唐公之功既偉,威德更為天下所推,還請勿複遲疑,速速順應天人,早歸時位丶以慰天下!」

「陛下之德,譬如堯舜,臣得所推,深感榮幸。然則如今巨寇仍在丶金甌仍殘,臣若貿然竊勢,不免更益賊勢而正道幽隱。唯陛下今日舉天下以授臣,雖惶惶未敢,亦必感此用心丶深為激勵,願與陛下得守良緣於始終!」

李泰再次表達了自己不願於此際舉行禪代的想法,並又向皇帝保證彼此間要善始善終,皇帝的心情才變得不再那麽緊張,暫且不再糾結於此事。

待到一行人擁從著皇帝和唐公返回長安皇城後,便又舉行了盛大的宴會以共賀唐公凱旋入朝,而在聽完唐公所講述的此番交戰過程丶以及所取得的樁樁戰果之後,哪怕並不怎麽清楚雙方疆域劃分之人這會兒也都忍不住歡呼連連。

西魏政權立足於危難,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便一直處於東麵強敵的巨大威脅壓力之下,諸如今次這般主動進擊並且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勝績,委實是前所未有。而率領大軍達成這一成就的唐公李泰,自然也不出意外的再次獲得了舉朝士流的欽佩讚歎。

「東賊此番雖然敗績,但其實力仍然未可小覷。尤其一眾晉陽甲兵,更因高氏多年蓄養之恩而未肯棄之。我師旅久戰疲憊,急需退回休整。且府庫多有空竭,亦需再作積蓄方可為戰。」

李泰先將當下的情況和他的打算稍作講述,然後便又繼續說道:「今番來投之侯莫陳相,乃是賊中元勳代表,宜加榮爵貴之,使諸賊士皆能有所感觸而滋生去就之心。」

「此事唐公決斷量處即可,朕與在朝諸公誰又能比唐公更加的通曉敵情丶智慧高深?」

皇帝聽到這話後便笑語道,對於此事並不是很關心,旋即他便又望著李泰說道:「倒是唐公與諸功臣將士大破宿敵丶揚我國威,當真壯哉,宜加褒揚!前者唐公入朝明綱紀斷刑賞,自辭榮爵,而今再創大功,應宜再加封獎,才合表彰之道!

皇帝本就是被趕鴨子上架的登上這個本不屬於他的皇位,因有前車之鑒,對此也全無眷戀,所有才智都用在了討好權臣以求平穩落地,既然李泰暫時不打算完成禪代,那他便又提出將李泰之前上表自辭的王爵再給加封回來。

皇帝如此知情識趣且積極表現,用心的讓李泰都感覺有些心疼,也有些不忍再拒絕其美意。而在場群臣在聽到皇帝這一番話後,頓時也都連連點頭附和其言。

於是等到第二天朝會的時候,李泰之前辭去的王爵便再次被封回,隻不過封爵不再是之前的太原王,而是唐王。與此同時,他的封國領地也有增加,除了之前的河東十州之地外,此番與北齊交戰所拓取的晉州丶建州也一並加入到唐王封國領地當中。

至於其他出征將士的封賞,由於眼下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丶大軍仍然停駐在外,便且先由朝廷和霸府共同擬定商討出一個方案,待到大軍凱旋之後再作公布獎酬。

因為心內擔憂父親的病情,李泰也並沒有在長安多作逗留,拒絕了此際便獻俘太廟的提議之後,他便又率領親衛們匆匆返回了同州上陽宮。

李曉的精神一日差過一日,就連姚僧垣都表示即便再作診治進補丶也不過是吊著一口氣息徒增病人痛苦罷了。

李泰固然心情悲痛,但也不想為了彰顯自己的孝義便給父親增加更多的痛苦折磨,還是選擇默默接受這一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不再讓人給父親進奉那些增補吊命的方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