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段韶有些不理解,西魏諸將其實也都有點看不懂唐公的操作。

按理來說之前齊軍進寇到沁水河穀的時候算是情況最危急的時刻,因為不清楚接下來齊軍會不會藉此發起大規模的反擊。可是那時候唐公尚且能夠保持淡定,讓人馬繼續駐紮在銅鞮水繼續給敵軍施加壓力。

然而隨著雙方的交涉進行起來,齊軍撤離了沁水河穀,這也表示出他們並沒有要大舉反攻的決心勇氣與計劃。按理來說局勢應該更穩了,結果唐公卻勒令部伍一退再退,如今更是直接撤回沁源,放棄了繼續向上黨地區發起攻勢。

由於唐公在做出這一係列決定的時候並沒有與諸將商討,且唐公威望在軍中向來說一不二,所以眾將雖然心中都存疑惑,但也都不敢有所質疑。

包括一心打算帶領眾大弟們橫掃上黨丶進擊鄴城的賀若敦,也僅僅隻是在撤軍途中頻頻歎息道:「可惜了,東賊仰我主上恩賜丶又能多苟活一段時日!」

對於諸將的疑惑,李泰也並不打算多作解釋,隻能留待後續的時勢發展去做解釋。倒不是他要故作神秘,而是因為他所參考的元素扣除一部分未卜先知的原因之外,其他的邏輯也都不怎麽能夠自圓其說。

誠然如今的時勢背景較之曆史上已經是大不相同,但是一些人事行為邏輯和關鍵的因素則一直都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基本的矛盾和衝突不改變,那麽事情的發展就可以略作推演。

曆史上北齊內部的矛盾是在高洋去世之後爆發出來,可是這一次由於高洋親率大軍迎戰魏軍丶卻在戰場上遭受大敗,這必然會直接影響到高洋本身的權威。權威受到影響後,一些過往可以通過本身威望與暴虐行事彈壓掩蓋的人事矛盾則就會不免滋生發展起來。

如今的北齊國中會發生什麽樣的亂子,李泰其實也不能做出準確的猜測,但是他能確定一定會爆雷,而且這個雷可能較之曆史上的乾明政變還要更加的猛烈。

畢竟乾明政變也隻是北齊內部自己玩,並沒有受到什麽外部勢力的乾擾,可是如今李泰在與北齊的對抗中已經獲取到了極大的主動權,他當然也要作為一號玩家加入其中,將一些眼下在戰場上還很難獲取到的收獲通過其他的方式和手段獲取到。

將大軍主力從烏蘇城撤離丶並且主動焚燒掉烏蘇城,以示魏軍短期內沒有再繼續於此方向發起進攻的打算,這在外人看起來有些難以理解,但是站在李泰的角度來看則就很合理。

他這麽做的主要原因就是降低自己對北齊的威脅,試問幾個人湊在一起鬥毆,旁邊卻站著一個兩米多高的持刀壯漢冷眼旁觀,又怎麽能鬥的進行?

李泰主動撤軍,就是告訴北齊內部那些權貴們,你們該怎麽鬥怎麽鬥,千萬不要給我麵子,就當我不存在。我不止不會乾涉,還得站遠點,以免被波及到濺了一身血。

當然任何軍事上的取舍與行動,如果完全寄望於敵方的反應,同樣也是不可取的。李泰之所以要撤離烏蘇城,也是為了將彼此間攻防對峙的局麵進行一番係統性的調整。

雖然他率領師旅一路進擊丶凱歌高奏,但卻並不意味著這一條行軍路線就適合西魏繼續向前發起進攻。這一條路線溝嶺縱橫丶山道崎嶇,對於大軍的行進與給養的補充都非常的不利,而且想要防守起來也是非常的困難。

李泰雖然一路長驅直入,但是沿途也需要不斷的分兵駐守險要,因為這一路上稱得上險要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處處險要就意味著處處漏洞丶沒有重點又都是重點,一個環節稍微出錯,便會影響到全線的布置。

這一次西魏動員的兵力同樣比較雄厚,包括李泰從平陽東進之後也先後調來了八萬餘眾,但是因為要沿途分兵,以至於最終抵達前線與敵軍交戰的人馬僅僅隻有五萬餘眾。哪怕是在已經獲得了大勝的情況下,由於後路鎮守將領有失謹慎,還是不免讓後路遭受襲擾。

雖然說這件事並沒有給前線魏軍造成太大的危機,但是也暴露出想要絕對安全的防守住這一條路線也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且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從烏蘇城每向前推進一定的距離,那麽戰爭的成本都會激增數成,這成本不隻包括物資成本,也包括風險成本。

所以李泰這一次撤軍,也是打算放棄烏蘇城這一條進擊路線,選擇一條對魏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