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同治萬國

聽完李昞的話,李泰的思緒頓時便被拉回了多年之前,他剛剛來到同州時入市采買的經曆。???? 69s???.???м ????那時候他便對西魏混亂不堪的貨幣流通情況深惡痛絕,並且還打定主意日後自己掌權之後一定要肅清改革一番。

隻不過日後隨著他的事業越來越大,自己本身也逐漸脫離了第一線的市場交易,對於關中錢幣不行的弊病感觸便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烈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所推動改造的水力大紡車大大提高了紡織效率,使得他名下產業所生產出來的絹布由於人力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卻又能享有相等的購買力,因此李泰對於貨幣改製的想法便越發的不像之前那樣迫切了。

畢竟用絹可以買來同樣的商品,但他家的絹布成本卻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單單這一份差額就能讓他在市場貿易中大得其利。山南道工商貿易發展之所以那麽迅猛,與這一點也是密切相關。

如今李昞將此舊事重提,而李泰也不再是之前區域性的勢力首領,需要立足於整個西魏政權和社會來看待這一問題,視角和心態都有不同,便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因為絹帛交易的利潤而罔顧實實在在的社會問題。

府兵勳士們由於除了維持生計,還要籌買置辦許多軍需用品。諸如《木蘭辭》中所描寫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使得這些府兵入市買賣交易的需求更大。西魏如今惡劣的貨幣交易現狀,對他們而言就是極大的困擾了。

畢竟這些軍士個體入市交易不同於大宗的商品買賣,可以通過實物結算來彌補貨幣的不通。他們的交易需求既頻繁,價值通常也不會太大,因此便需要極高的便捷性。

用實物充當貨幣的交易方式,正所謂布帛不可尺寸而裂丶五穀則有負簷之難,唯錢行於世,才可濟世之宜。

講到南北朝尤其是後三國的貨幣改革,就不得不提一嘴高澄。高澄在東魏武定年間主持進行貨幣改革,重新鑄造北魏孝莊帝年間所鑄永安五銖,並且這貨幣其重如文,以通行於世。

但高澄的貨幣改革除了重新鑄造足重之錢外,還規定諸市門懸稱以稱入市之錢的輕重,發行新錢的同時並沒有禁行舊錢,隻要舊錢足重便仍可入市買賣,大大降低了減重之錢和鉛鐵雜充的劣錢進入市場的概率。

這種鑄足重錢與市場管製並行的方式,使得東魏北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貨幣政策之穩定都冠絕後三國,以至於到了北齊後期就連租調都要折錢上繳。

當然到了高湛父子時期的幣製崩壞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憑這爺倆的折騰勁,給他們一個隋文帝的家業也遭不住起早貪黑的瞎折騰。

北齊所統治下的河北地區,也成了當時天下商貿發展最為繁榮的區域之一。而高澄這種貨幣改革的思路,也為後世統治者所借鑒與沿襲。

如果從階級角度而言,鑄幣毫無疑問就是對民間財富的一次掠奪和洗劫。但是從貨幣金融角度而言,則就是給經濟增添助力,讓社會發展變得更有活力。

李泰在將鹹陽驃騎府巡視一番後,便帶著人和錢這兩個問題返回了長安。

返回長安之後,他便先將度支尚書裴鴻並其他幾名財務相關的官員一並招至直堂中來,商討貨幣改革的一個可行方案。

關中並不是沒有錢,大統年間甚至還鑄過兩三次錢,隻是因為錢幣品質太劣,一直沒有推行開來。像是長安這種交易需求旺盛的大城市,世道中倒是也有錢幣流通,但是因為錢幣的品質丶樣式等等各種原因,交易能不能達成也要看緣分,而因錢貨引起的糾紛也不時發生。

眼下的長安府庫中,還存放著為數不少的錢幣,主要都是大統十二年之後所鑄。

大統十二年獨孤信平定涼州叛亂,之後河西走廊重新被打通,而東魏高澄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於東魏境內推動幣製改革,所以這一批的鑄錢主要是為了應付新增長起來的貿易需求,還有就是到東魏境內去魚目混珠的搜買物資。

不過胡商們也不是傻子,當時的西魏在絲路貿易上也還沒有確立起太高的話語權,沒能借著這一波鑄幣洗劫一把。而東魏在高歡去世之後不久便發生了侯景之亂,整個河南亂成一團,也讓東西方民間的商貿互動為之停滯。

&n-->>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