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大家一起麻

說到年代文裡的結婚套裝,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三轉一響」。

其實呢,三轉一響也不是一開始就有。

最早在5丶60年代,那時候就不講究要這個,而是要「腿」。

28條腿:一張床丶一張衣櫃丶一張桌子丶四把椅子。

32條腿:多一張五屜櫃。

36條腿:多個寫字台。

後麵還有42條腿丶48條腿……

腿越多,代表家具越多;家具越多,代表房子越大。

畢竟房子小了可放不了這麽多家具。

以此類推,腿越多便可以證明這個家裡的條件更好。

像結婚彩禮這種事,永遠都是農村跟著城裡跑。

當城裡流行32條腿的時候,農村有12條腿就夠了,也就是一張床丶一張衣櫃和一張方桌,低配版的甚至隻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

等農村開始比拚誰家結婚腿更多,城裡已經開始流行縫紉機丶自行車和手表,等到70年代,才正式有了三轉一響的口號。

而等農村將三轉一響視為結婚標準時,城裡已經開始流行起了「三大件」。

即:電視丶冰箱丶洗衣機!

那時候已經是80年代中後期。

到了90年代,三大件之外再加上「三金」,也就是金項煉丶金戒子丶金耳環。以及「五金」……可不是五金交化,而是再多兩樣:金鐲子和金吊墜。

誒,就是金項煉下麵還得掛個大的。

再往後大家都知道了,房子才是「正禮」,其他不過是房子裡的東西丶附加的彩頭。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大趨勢是農村跟著城裡跑,但是在城裡麵,也要分個三六九等。

就70年代末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城市家庭,瞄準了「三大件」,早早地領先普通工人家庭。

可是如今商品供應緊張,這昂貴的三大件,真不是一般的難買。

就在78年,我國全年共生產家用電冰箱2.8萬台丶彩色電視機總共3800台。

對,就是3800,後麵沒有萬。

黑白電視機倒是有不少,一年產量在50萬台的樣子,好歹也能供應上一些,也把價格打下來一點,400左右就能買一台九吋的黑白電視機。

再說到洗衣機,那就更加離譜。

這一年的全年產量僅僅隻有400台!

所以之前雲湖機械廠獎勵給陳凡的洗衣機和空調是怎麽弄來的,他是怎麽想也不明白?

又不好問,要不然大家都尷尬怎麽辦?

需求大丶產量低,便造成這些商品的緊俏。

於是理所當然,國產不足丶進口來湊。

進口電器,便成了市場上的寵兒。

而且相比目前粗糙的國產電器,進口電器的質量更高丶也更氣派,儘管價格更貴,卻更受歡迎,於是在市場上比國產電器更難買。

如果沒有僑彙券或外彙,基本上彆想買到進口貨。

當時進口電器緊俏到什麽程度呢?

李宗仁的親戚想買一台彩電,還要西苑機關打報告特批。

(李宗仁親屬買彩電特批單)

就家庭條件來說,何青生丶譚庸和許啟珍都屬於「先富起來」的那批人,估計家裡最次也是個萬元戶。

要說有錢人的煩惱,那就是揣著錢卻花不出去。

因為要票啊!

如果平時也就算了,沒有進口的買國產的丶沒有電視買收音機,日子怎麽不是過?

可遇到關鍵時刻,少了這些東西還真不行。

比如:結婚!

隔壁老王家娶兒媳婦買了台12吋的黑白電視機,咱兒子結婚,不買個14吋的大彩電,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說到底,還是個攀比。

隻要能把麵子撐起來,用一比一的比例換僑彙券算得了什麽?

不怕換得多,就怕沒人換!

緊急時刻連1比2都有的是人願意換。

於是順理成章,陳凡手裡的50000元僑彙券,還真就被包圓了,而且除了文化廳丶宣傳部這兩個單位的主要領導撿了點便宜,其他都是被作協內部人換走的。

這一次也讓陳凡見識了作協會員們的實力。

平時一個個看著不起眼,好多都抽著3丶4毛一包的煙,穿著便宜的布鞋丶棉布衣服,戴一塊隻要80塊錢的老手表,沒想到掏錢換僑彙券的時候賊利索。

差點連陳凡兜裡僅剩的1750元都給掏走。

陳凡將全部鈔票清點完畢,一紮紮的放進背包裡,心裡美滋滋。

寄出去38萬,沒想到手裡還有7萬7,哎呀,錢多了也是煩惱呀!

這些錢他就不準備給張師父寄過去了,之前的38萬已經足夠表態,應該不會有人再想打他的主意。

至於這點兌換僑彙券的錢,他準備留著以後辦出版社用。

等到今年年底,開完會之後,他就可以用這個作為理由,提出掛靠辦出版社的要求。

有條件就辦雜誌社,條件暫時不成熟的話,就辦出版社,專門出版自己的書,那才是純賺!

稿費?

算個屁。

……

將錢收好,轉頭看了看眼睛都紅了的許啟珍,陳凡無奈地說道,「許姐,我這兒就剩1750的僑彙券了,你總得給我留點兒吧。」

許啟珍歎了口氣,「本來吧,我那表妹看中的是一台14吋日立彩電,價格是1200,可是後來不知怎麽滴,她就想要另一台18吋的大彩電,那個就貴了400塊,這不僑彙券就不夠了嗎。」

說話的時候,眼睛還盯著他的口袋。

至於何青生和譚庸,他倆早就跑了。

說不定現在就躲在家裡看彩電呢。

陳凡將背包放在一旁,看著她說道,「你不是換了2000嗎,1600還剩了400呢。」

說話的時候,心裡不禁感歎這時候的電視機真不是一般的貴。

平均工資普遍隻有35元的情況下,一台電視機竟然要3丶4年的工資,離譜。

他還不知道,再過兩年,也就是80年的時候,上級放開電視機價格,14吋進口彩電立馬漲到2300,18吋彩電漲到3200元。

之後一路狂奔,等到80年代末,一台日立的大彩電竟然要一萬多!

80年代啊,那可是「萬元戶」還很吃香的時代,全部身家竟然還不夠買一台進口大彩電。

這種情況要等到90年以後,國產彩電大量上市,才將電視機的價格打下來。

陳凡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價格走勢,卻也知道80年代彩電的利潤有多高。

除了彩電,冰箱和空調也是高價電器的代名詞,可就算這樣,也依然供不應求。

所以說,任何時候都不缺有錢人,區彆隻在於有錢的不是我而已。

想到這些,陳凡心裡想著等什麽時候搞幾條進口生產線,也能為自己的錢包增加一點深度和厚度,努力做個不為人知的有錢人。

然後就聽見許啟珍說道,「剛才你是不是隻顧著數錢,都沒聽我說話?」

陳凡麵不改色心不跳,直接扯開話題,「我要是多換給你,何叔和譚叔那邊怎麽辦?」

許啟珍竟然沒有發現,擺擺手說道,「他們你不用管,我還沒跟他們算帳呢。我是有正事兒,表妹要結婚,他們就是純屬享受,一點正事都不辦。」

然後口風一轉,「我也是沒辦法啊,就這麽一個表妹,家裡什麽都想給她最好的,那不是洗衣機和冰箱也買了進口商品嗎,這就花了1000出頭,還好之前他們想辦法湊了點僑彙券,這才勉強夠用,但是現在這一換,又不夠了。」

她對著陳凡拱手笑道,「就當姐求你,幫幫忙,好不好。」

陳凡輕歎一口氣,「我還想買台彩電,算了,誰讓你這麽照顧我呢。」

他從口袋裡摸出僑彙券,數了4張遞過去,「可不能再要了啊!」

「那不能。」

許啟珍拿過僑彙券,掏出一疊鈔票拍在他手裡,「姐記著你的好,咱們以後見真章!」

說完起身就跑。

陳凡看著她的背影嗬嗬直笑。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