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
徐階端起茶杯,喝了兩口,潤了潤喉嚨,這才徐徐說道。
「老夫告老還鄉,從通州坐船南下,路過山東。山東也有老夫不少門生故吏,一路上多有叨擾。
他們拜訪老夫時,無意間提起,山東屢屢發生慘案,鄉間民夫聚眾一起,毆打官吏。」
王一鶚目光一閃,「毆打官吏?還有這等事?」
徐階搖了搖頭:「現在朝中大興新政,各項新舉措層出不窮,中樞地方,應接不暇,十分混亂。出點岔子,不可避免啊。」
「恩師,是哪些人毆打官吏?山東地方也不管管?還有皇法國律在眼裡嗎?」
「老夫也是納悶。山東吏治不差啊,怎麽亂成這個樣子了?於是細細打聽了一番,才知道事出有因。」
「門生願洗耳恭聽。」
「其實,還是高大胡子最近推行的清丈田地一事。他在九邊清丈田地,清出隱匿田地五百一十六萬畝,大獲成功。
太子殿下還親自在太學宮舉辦了九邊清丈田地總結大會。高大胡子是意氣風發。這次能入閣,九邊清丈田地的成功,至關重要。」
王一鶚不動聲色地說道:「九邊清丈的多是地方豪右世家侵占的衛所田地。太祖皇帝立衛所軍戶製時,天下衛所名下有田地約四萬萬畝。當時九邊軍糧一時可以自給自足。
經過兩百年的侵占,兵部或五軍都督府手裡都是一筆糊塗帳,誰也不知道還剩下多少畝。高部閣能從九邊清丈出五百多萬畝,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夫,不過在門生看來,還不夠。」
徐階哈哈大笑,「老夫知道子薦胸懷鴻鵠大誌,不可與那些燕雀相提並論。不過高大胡子能做出這些政績,實屬不易。
他給西苑上的奏本裡自己總結,其中一點就是派遣京中有誌向丶乾練通達的六七品京官,組成工作組下到地方,招募當地秀才庠生,朝廷安排專款,作為俸祿津貼,從優待遇。
且事成後,工作組京官以及當地秀才庠生,皆優敘保薦,各有一份前程。錢丶仕途,名利皆有,這些工作組的人才會乾勁十足,勇往直前。」
王一鶚笑著答道:「門生也是做過地方官的,知道下麵的人不好哄,也好哄。愚鈍一點,隻需錢糧給夠,神勇無比。
讀過一些書,知道些道理的,也把錢糧給足,再以忠君報國鞭策,神佛難擋。高部閣此法,當在此類。」
徐階也笑著說道:「你們這些能臣乾吏,各個都有手段啊。」
王一鶚問道:「高部閣在九邊清丈田地成功後,得了西苑嘉獎,更加躍躍欲試。他奉了令旨,要在京畿丶山東丶山西丶河南開始清丈田地。
隻是這些地方與九邊不同,世家豪右盤踞日久,關係錯綜複雜。高部閣有魄力,隻是不知道有沒有足夠的手段。」
徐階看了他一眼,笑嗬嗬地說道:「手段嘛,可以抓住一批人做典型,殺頭抄家,一了百了。」
王一鶚也是一笑:「恩師這是在考究門生了。殺人還不簡單,而今兵權儘在西苑,殺誰都是一張紙遞出來就行了。
問題是殺了人之後怎麽辦?破舊易,立新難。再說了,朝中大臣不僅要謀國,還要謀身。前宋王荊公隱居江寧,背負天下罵名鬱鬱而終還算是善終。前秦商鞅卻是被腰斬了。
法存卻人亡,利國而滅己,誰有這麽大的誌向和勇氣?『願以深心奉塵刹,不予自身求利益』。張叔大的這句話,有幾人能做到?」
徐階目光在王一鶚臉上閃了幾下,讚許地點點頭:「子薦的見識,已經超出老夫的預料。你說的沒錯,『事明主易,事中主難;事長君易,事幼君難』。
太子殿下是明主,卻是少君。此間關竅,確實讓人難以把握。
高肅卿有大誌,也有魄力,派遣了十二個工作組下到山東清丈田地,短短五個月時間,被聚眾毆打三十餘次,其中傷重而亡者五人。抵製之烈,以山東為甚。」
王一鶚也清楚徐階跟自己說的要緊事,就是山東清丈田地發生的巨大矛盾。
他腦子飛速地轉動,把前因後果大致想明白,試探地問道:「恩師,山東抵製清丈田地,肯定有人在幕後指使。」
徐階哈哈一笑,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