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君臣心跡(1 / 1)

元始諸天 棄還真 2124 字 24天前

第345章君臣心跡

————

踏!踏!踏!

寬大的門扉徐徐打開,聞淵明不疾不徐的踏入殿中,腳步一如以往的穩健。

進入淩煙閣後,聞淵明神色如常,一身麒麟黑袍,徑直俯首叩拜,道:“老臣聞淵明,見過攝政君!”

這時已是入夜,此時的司子期,正襟危坐於君位上,長案上擺放著幾摞厚厚的奏本,空曠的殿中唯有幾盞宮燈,幾粒黃豆大小的燭光幽幽跳動。

聞淵明微微抬頭,撇了一眼高坐的荀少彧,尤其看著荀少彧舉止神態,眸光驀然一縮。

此時的荀少彧神態像極了文侯,甚至讓老太師一度恍如見著文侯一般,其不自覺的氣魄神采,令讓人心頭凜然甚重。

荀少彧伏案翻閱著一卷卷奏本,逐字逐句仔細看著,眉頭緊緊的鎖住,不時點頭亦或搖頭,沉悶翻閱著一卷又一卷奏本。身旁筆架上掛著一支朱批玉筆,筆尖一點朱紅圓潤,在筆架上微微晃動著。

看著聞淵明俯首稱臣,荀少彧嘴角上揚一角,正身舒展了一下身子骨,道:“嗯……原來是老太師來了,賜座,”

“諾!”一名內侍步伐輕盈,自殿外一晃而入,手中端著一張太師紫檀椅,簡直就如端著一根稻草,每一步都如紮根了一般,將太師椅穩穩放置在左側。

這名內侍赫然是一位武道入骨的高手,行走坐臥皆是武道神髓。

聞淵明再度叩首,對內侍的武道身法視若無睹,垂頭沉聲道:“老臣,謝過攝政君,”

說罷,聞淵明直接起身,穩穩的坐在太師椅上,腰間珠玉佩環輕聲顫響,每一步的踏下,都壓得石板微微悲鳴。

此時的荀少彧,固然沒有君侯之名,卻是攝政呂國朝野,有著一方君侯之實,隻等著殷天子帝敕一至,就能真正名正言順。

而且荀少彧武道修為通天徹地,僅憑自身實力就能生生打殺三尊武聖人,在武力上超越了曆代君侯,僅在荀氏初祖之下。

故此對於荀少彧,聞淵明在禮儀言行上,都與對待昔時的文侯一般無二,在禮數上儼然將荀少彧當作真正的君侯。

“來啊!”荀少彧思量了一下,開口呼喚了一聲。

頓時就有幾名內侍湧入殿中,一個個形若猛虎,動如狡兔,落入殿中等著荀少彧的命令。

“在,”

隻見,這些內侍神容不失剛陽,一個個筋骨粗壯,都是踏入武道極深的人物,每一步都猶若風雷之勢,動作間極為的駭人。

荀少彧緩緩道:“百丈之內,禁聲!”

“諾,”

內侍們轟然應聲,一個個轉身踏出門扉,隻是三兩息時間,就四散了開來。

這些內侍出了淩煙閣,一個個站在門前淩煙閣百丈之外,一雙虎目炯炯有神,巡視著周匝。

荀少彧合上手中奏本,將奏本放在一旁,道:“老太師深夜來此,想必是知道了白日時,吾與幾位上卿的庭議了?”

本來荀少彧還想試探一下聞淵明,但細細想來又有些索然無味。畢竟身處在他現今的位置上,除非有著天人神魔當麵,荀少彧說話大可直來直去,用不著藏著掖著。

聞淵明麵色平靜,也不驚訝荀少彧的坦誠,輕聲道:“攝政君起用老臣,是對老臣的信任,老臣經曆五朝君侯,為呂國瀝乾百餘載心血。如今呂國再度需要老臣,老臣就是披荊斬棘,粉身碎骨又如何!”

這時的聞淵明,已然深諳荀少彧的心思,縱然西北局勢必須要用到他,也隻有他才能率領十餘萬大軍,在天子帝批之前,徹底平定西北大局,維持呂國的基本秩序。

然而,這時候的呂國需要聞淵明,卻不代表非他不可。荀太常雖然沒有寶藥傍身,傷勢至今未愈。但荀少彧不惜代價之下,未必不會得手幾株寶藥。

聞淵明更應該謹言慎行,若是聞淵明在此時居功自傲,哪怕荀少彧看似不在意,但若想要領兵一方,卻是再也不可能了。

而西北的動亂時局,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個與荀少彧消除以往心中芥蒂,再度進入呂國中樞的機會。

“粉身碎骨?”荀少彧似笑非笑的看著聞淵明,道:“以老太師的本事,公子則、公子央二人何以為患?”

聞淵明肅聲道:“攝政君太過高看老臣了,公愚昭八九寶體不壞不磨,紫霄雷刀霸道剛強,可謂武聖人中的第一流人物,若是隻有公愚昭一人,老臣自有把握降伏。隻是公子央身後的鄭國兩大耆老,都是驚天動地的大高手,一旦兩人聯手之下,老臣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畢竟,那是三大武聖人啊……而且都是武聖人級數中的棘手人物,想要將其徹底的平定,絕非一時之功可成。”

荀少彧沉默了片刻,幽幽道:“老太師此言……不失樞臣風範,難得!難得啊!”

對於西北的亂局,荀少彧從未看在眼裡,看似此時的呂國西北,烽煙四起戰亂不休,致使他投鼠忌器不得施為。

其實,他若是能親自上陣,以他心關圓滿的修行,具備一絲天人異象之妙,再有聞淵明從旁壓陣,輕而易舉就能擊破公子則、公子央的大軍,穩定呂國四方的時局。

隻是誰也不是蠢人,鄭國、宋國不會坐視公子則、公子央被殺,如此一個削弱呂國的機會,就擺在他們的麵前,他們要是再不能把握住,也不會有今時今日的煊赫威勢了。

宋國幾十萬大軍兵臨青殺口,如下山猛虎強攻青殺口。又有鄭國十數萬大軍火上澆油,駐紮在天南關一帶,窺伺著呂國大地,隨時都有可能南下,飲馬三浦大地。

在這般情況下,荀少彧既不能輕動,更不能不動。尤其西北的局勢,兩國的兵鋒銳氣,都讓荀少彧不得不束手束腳,不能完全的放手一搏,在最短時間內平定西北的動亂。

故此,聞淵明直接開口,問道:“攝政君,讓老臣坐鎮西北,不知攝政君是想讓老臣,幾時平定公子則、公子央?”

“幾時?”荀少彧毫不猶豫道:“自然是越快越好,他們二人為禍甚巨,本來吾呂國經過蠻人之禍,就已是元氣大損,如今又經過這一場鬨劇,吾呂國在豫州諸侯,乃至於在天下諸侯之中,還有什麼大國威嚴?”

在荀少彧的心中,西北的局勢固然重要,卻算不得是頭等大事。青殺口一帶徘徊的二十萬宋軍,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但呂國真正能戰的十幾萬大軍,都陷在了西北的戰爭泥潭中,想要擺脫這個泥潭,就必須將公子則、公子央徹底擊潰。如此才能讓荀少彧放心的揮師北上,進而兵援青殺口。

聞淵明挼了挼白須,道:“攝政君,西北可不好打,老臣現在可是孤掌難鳴,獨木難支。想要順利的拿下西北,北上與宋、鄭會戰,可並不容易。”

荀少彧輕聲一笑,道:“這當然不容易,可是以老太師之能,難道就真的一點餘地都沒有?”

“畢竟,老太師出身道門上清宮,是道門一等一的大勢力,其源頭甚至是道祖一炁化三清之一的上清靈寶大天尊,背景可是通了天的。”

聞淵明在聽到荀少彧提及‘上清宮’時,一點就通透,神容第一次變化,麵色陰晴不定,道:“以攝政君的意思?”

“莫非,攝政君是想讓老臣,請幾位師兄出山輔助,進而打破西北僵局?”老太師驚詫的看著荀少彧,上清宮的勢力有多麼強大,老太師可是一清二楚。

曆代呂國君侯中,不是沒有垂涎這一股力量者,但全都讓個中複雜的牽扯,給生生的嚇退了。

須知,上清宮可不是隻付出,不求回報的。內中的乾係厲害重大,一旦用了上清宮的力量,成為了佛道爭鬥的延伸,隻怕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

在苦境九州還看不出來什麼,有著人王天子鎮壓人道,佛道再大的勢力,也能一言定其興衰。但在九州之外的廣袤天地,是天人神魔、大阿羅漢們稱尊作祖。

苦境之外的瑰麗神奇,佛道魔三大源流的彼此爭鬥,才是主世界真正的一麵。

以上清宮的強大勢力,若是牽扯上了,根本沒有僥幸可言,或許奈何不得人道垂青的殷天子,但對付一個諸侯,還是輕而易舉的。

正因為如此,哪怕聞淵明是一個直通上清宮門戶的捷徑,呂國幾代的君侯,都沒有動過借用上清宮勢力的念頭。

“沒錯,老太師出身上清宮,是上清宮在苦境中的寥寥幾位行走之一。”荀少彧直言不諱,許諾道:“若是老太師真能請來大地遊仙,吾絕不吝惜寶藥、神兵賞賜!”

固然其中有利有弊,但作為道門三大先天教主之一的道統傳承,哪怕隻是沾著一絲半點的乾係,也足以讓尋常的天人神魔且敬且畏。

隻是荀少彧沒有其他的選擇,鄭、宋二國步步緊逼,呂國自身又內亂難平,除非荀少彧立地成就天人,否則這般情況下隻能動用盤外招。

荀少彧也不寄期望上清宮,能出幾尊天人神魔坐鎮,他也出不起天人神魔這一級數的籌碼。隻要能引得幾位大地遊仙幫扶,呂國就能真真正正的喘上一口氣。

而隻要緩上了一口氣,荀少彧就有了證入天人之機,肉身不死不壞,具備了全局戰略上的意義。

聞淵明麵露難色,道:“攝政君既知上清宮,想必也知道借助上清宮勢力後的乾係,老臣不敢妄言,隻是……”

說到此處,聞淵明又搖了搖頭,似有難言之隱一般,道:“攝政君應該知道,上清宮的力可不好借,老臣雖是上清宮門人,也有好友至交二三人,卻不能乾涉宗門行事。”

“哈哈哈……”

荀少彧暢然一笑,道:“吾自然不會讓上清宗白忙一場,隻要能助吾平定呂國,吾願奉上清宗為國教,可享吾呂國三成氣運。”

“攝政君此言當真?”聞淵明再難保持平靜,豁然起身道:“此非兒戲事,攝政君切切要考慮清楚了,這可不是小事。”

三成的呂國氣運,已然可比一個小諸侯國的全部氣運,對於呂國已經不是傷筋動骨那般簡單了。

一國諸侯縱然能掌國之重器,卻不見得能掌握一國的所有氣運,除了開國君王能掌握八成,其它的後繼諸侯至多隻能掌握五成,餘下的氣運由著勳貴大臣們把持,形成一種製衡。

倘若後繼諸侯強勢,則在五成的基礎上,不斷的占據份額,打壓勳貴大臣們的勢力。反之主弱臣強,隻要維持住君臣名分,作為國君就能有五成的氣運在手。

“三成的氣運,攝政君……這可不是兒戲,不能輕易許諾,一旦承諾無法兌現,上清宗天人震怒之下,絕對要比共氏之亂造成的損失,還要恐怖百倍千倍。”

看著聞淵明猶自不敢置信的神情,荀少彧不緊不慢,笑道:“為何老太師認為,這就是兒戲之言呢?”

“三層氣運雖多,但不如此何以證明吾之心跡?吾不如此何以讓上清宗側目?所謂千金買馬骨不外如是,何況吾要買的還不是馬骨,而是貨真價實的’千裡馬‘。”

荀少彧撫掌長歎,道:“用三成的國運,扭轉呂國的頹勢,吾不虧啊!”

先前的佛門羅漢鳩摩羅,就想趁著呂國局勢不穩的機會,進入呂國推廣佛門的大乘教法,隻是被荀少彧一口回絕。

然而此刻,荀少彧卻主動將三成國運拱手相讓,並心甘情願的卷入佛道之爭的漩渦中。

這除了是時局所迫,不得不引入外援,也是因為上清宗與鳩摩羅二者,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二者的影響力相差懸殊

所謂的大樹底下好乘涼,上清宗可是靈寶大天尊的道統,哪怕靈寶大天尊不重視道統傳承,也能讓大多數大神通者為之側目。

而佛門鳩摩羅又是個什麼人物,隻是佛門二十四諸天之一寶光天子座下一弟子沙彌罷了。若非有著殷天子的帝敕,抬高了鳩摩羅的身價,荀少彧對其看都不會看一眼。

二者擺在一起,荀少彧會作何選擇,簡直不問可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