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瞬間,高務實很想直接下令,讓葉赫的楊吉砮貝勒直接把他這個叫孟古哲哲的小女兒送到遼陽來。
當然,高撫台還沒有無恥到要這樣一個八歲小女娃暖床的地步,他主要是怕孟古哲哲將來生下的那個孩子:皇太極。
在高務實看來,如果說明清交替這百年間,東方有雄主的話,此人不是緬甸白象,不是日本烏龜,不是莫臥爾沙賈汗,不是崇禎,也不是老奴野豬皮,而隻能是皇太極。
皇太極這個“名字”很有問題,前文中早已說過,也許他其實叫阿巴亥,也許叫黑還勃列,但不管叫什麼,此人都是當世無雙的人物。
與其父努爾哈赤對比,老奴打的薩爾滸之戰確實可圈可點,水平發揮可以說遠超明朝幾將,但如果考慮實際兵力,明軍八萬餘人,八旗六萬餘人,差距不大。
而明軍總指揮遼東經略楊鎬,是個朝鮮戰場上就已經臭了大街,被加藤等人吊打的貨色,簡單的講,就是個根本不懂兵的文人,竟然還能定出分進合擊這種致命的圍剿策略,如果不是楊稿輕敵,就是他的水平真的菜。
當時出陣的明軍,本身素質就參差不齊,比如劉綎就沒能帶上他明確指定的川軍,而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期間表現出的戰鬥力,已經足夠讓遼東軍方警醒了。
可是楊鎬沒有警醒,他依然分兵幾路。然後明軍主力杜鬆部那邊也有問題,杜鬆可能是真的輕敵——因為他居然還搶功冒進。
這個局麵之下,野豬皮不勝是真沒天理了。
此後遼陽、沈陽以及廣寧的等戰,老奴確實指揮得當,但也有叛徒暗探之功,動不動就是城內的細作搶開城門之類的破事。
這裡真是很讓人無語,在朝鮮戰場都能表現活躍的錦衣衛,怎麼在遼東就完全沒了存在感呢?還得讓老奴教做人。
然而即使如此,努爾哈赤也有渾河血戰,其以數萬八旗馬隊衝擊四千秦奶奶麾下白杆兵未果,還被川軍反衝數次,最後靠大漢奸李永芳拉來明軍大炮才轟開川軍陣列。
此後主力又與三千浙軍血戰,結果把浙軍彈藥耗儘了都沒拿下,結果還得不斷調來援軍,最終靠人數優勢堆死了彈儘、糧絕、無援且野地紮營的浙軍,這水平還真稱不上什麼天縱之才,頂多屬於會打仗罷了。至於什麼渾河四人破八百之類的,就彆拿出來說笑了。
高務實之所以一直都對努爾哈赤隻是“關注”,卻談不上多麼積極乾預,就是因為在高務實看來,努爾哈赤不過就是個將領,其戰略眼光和胸襟充其量就是一酋長。
而皇太極之所以被高務實格外重視,正是其超高水準的戰略眼光。比如千裡轉進,將數萬滿蒙聯軍偷渡進袁崇煥眼皮底下親自防守的薊門天險,再加國運之戰皇太極發滿州老卒少年親赴戰場的大豪賭,終於壓崩了洪承疇。
這裡表現出來的軍事水平就算不如他阿瑪,也相差無幾了吧?而這裡頭表現出來的政治水平……算了,努爾哈赤有政治水平?
老奴晚年連李永芳這種資深老漢奸都不信了,開始大肆清理八旗裡的漢人,同時在明朝的封鎖下,後金連年挨餓,不得已,以前掠來的漢奴包衣阿哈就被獻祭了,從此惡性循環,到老奴死時,後金已經陷入了朝鮮、東江、遼西、林丹汗的大包圍網中,隨著時間推移,後金這個尚還處於奴隸製的部落聯盟,除了崩塌還有第二種結局麼?
然而,他卻死了,皇太極繼位,開始倒轉乾坤。
受老奴影響,當時的後金非常排漢,皇太極則積極在部落中推行滿漢一體,大量重用漢人叛徒,如寧完我、範文程之類人,其還拉攏分化蒙古,在蒙古林丹汗死後,縱橫捭闔收了林丹汗的老婆和兒子,甚至兼任了蒙古大汗。
然後通過和袁崇煥的心術交鋒,讓袁崇煥賣了軍糧緩解遼東大災,還斬了毛文龍,廢了東江鎮,這也為後來吳橋兵變、三順王投清有直接關係。三人在東江亂後,歸於登州鎮,鬱鬱不得誌,造反後卻直接被皇太極力排眾議而封王,更重要的是,給後金帶去了最緊缺的水師和紅衣大炮及葡萄牙射手(包括受過葡萄牙教官訓練的射手),此外還攻入朝鮮,逼朝鮮不與東江補給。
這一頓操作下來,使得大明對後金的包圍網徹底破裂不說,甚至還反過來包圍了大明。
同時,崇禎繼位沒多久,皇太極就率軍千裡轉進,如上文所述潛越袁崇煥、殺了趙率教,橫掃京畿,這也最終間接地殺了袁崇煥。
但更重要的是,這一波搶掠關內,徹底團結了蒙古和滿洲本來分裂的局勢,其還在內鬥中順手搞死了三貝勒莽古爾泰,打服了代善和阿敏,順便整了自己的“聰明弟弟”睿親王,為韃清真正從部落聯盟轉向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睿親王就不多說了,本來傳檄而定的天下讓其一紙剃發令逼反,也是厲害厲害,了得了得,而且還居然讓自己小嫂子成功戲耍,比其兄長真是差遠了。
所以高務實一直認為皇太極的能力遠遠超過努爾哈赤,尤其是戰略大局觀。皇太極雖然沒能活到清軍入關那一天,但他是韃清在關外立足、政權走上正軌,為清軍入關做好各方麵準備的真正奠基人。
如果要總結下他對後金韃清政權的幾個貢獻,高務實覺得至少有這麼幾條:
其一是,對努爾哈赤在遼東地區的農奴製度暴政施行了一定的改革,緩解了激烈的滿漢民族矛盾,穩定了基本盤。
其二是,兩次東征,迫使朝鮮與明朝絕交,改向韃清稱臣,同時強迫朝鮮每年向後金輸入大米、布匹等歲貢,使韃清脆弱的經濟得到輸血。
因孫承宗、袁崇煥在遼西的堅城要塞體係基本完成,在皇太極時期,對明朝遼西堡城的戰爭,采取長期圍點打援的方式。如果沒有從朝鮮榨出來的物資,單靠清軍自己的後勤補給是肯定撐不住的。
尤其是在鬆錦戰役期間,在韃清要求下,朝鮮給清軍提供大米等軍糧援助,正是有了朝鮮提供的糧食,前線清軍才抗得住,否則韃清多半要比明軍更早崩潰。
其三是,完成對漠南蒙古的控製。皇太極多次發動西征,順者拉攏,逆者打壓,滅了察哈爾,收服土默特,漠南各部向皇太極稱臣,並迫不得已尊其為蒙古大汗。
皇太極稱帝時,又設立蒙古衙門,發展成後來韃清的理藩院。“滿蒙聯盟”這一幾乎縱觀韃清始終的國策,就是在皇太極時代成型的。韃清版圖也從努爾哈赤時代的遼東一地,擴展到皇太極時期的從東北到河套,反過來給大明北疆來了個全麵包圍。
在經濟上,清軍能跑到宣化、張家口和山西大同,和當地明軍、晉商做貿易。
在軍事上,清軍可以從遼西—薊州、河套—宣大兩個方位,對大明京師的東北、西北兩個方向構成威脅,戰略主動權掌握得更加明顯。
1629年冬,皇太極第一次入寇的“已巳之變”,清軍還是從北京東北的遵化入塞。到了崇禎年中後期,清軍數次入寇侵明,已經從北京延慶、山西大同一線入塞了。
其四是,皇太極完成了清軍的軍事體製與軍事裝備改革。通過設立滿、蒙、漢八旗,拉攏耿、尚、孔漢人將領三順王,吸收漠南蒙古各部騎兵等手段,皇太極時期的清軍,已經發展成一隻步、騎、炮兼備,協同作戰能力嫻熟的野戰軍集團。
其五是,實現學習明朝的官僚體製改革。尤其是皇太極稱帝後,仿照明朝設立六部,開科取士。
努爾哈赤時代那個還保留大量部落血親政權遺風的後金,在皇太極的改造下,才被逐漸打造成一個封建集權政權國家的雛形。
所以說,皇太極是明亡清興六十年中最傑出的雄才,清以二十萬丁口,蛇吞大明這頭肥象,皇太極之功應該說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彼之甘露,我之砒霜。
高務實可以近乎無視努爾哈赤,不代表他也敢無視皇太極,因為在高務實看來,一名單純的將領再厲害也有限,甚至如果這將領還同時兼任一國之君,那反倒可能有更多的弊端出現在內部。
然而一名本身就戰略眼光極高的一國之君,又有一支能征慣戰的軍隊,那就絕對不能等閒視之了,必須重視起來,而且是高度重視。
高度重視,不是說非要等他厲害了之後,再跟他來一場公平對決——高某人沒那麼有騎士精神。
高某人現在更想做的是,我該怎麼讓你“出不來”呢?
----------
感冒沒好,有些頭疼,一會兒先跟著發一章防盜章節充個字數,然後大概一點多種刷新出來,本身是沒法子。不過想一想,我發防盜章節的頻率還是很低的了,應該影響不大吧。
【新消息,時間已過12點,懶得搞了】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筆趣閣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