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新明後,馬長寶一方麵負責部隊的訓練,另一方麵負責移民的擴張和安全。其中同當地印地安人的衝突可沒少經曆過,對於這些印地安人的戰鬥力,他雖然也覺得過於低弱,不過作為一個合格的指揮官,在每次交戰中馬長寶就如同他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戰術上重視敵人,從來不敢有半分疏忽。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次平夷城潘夢園特意親自點將讓馬長寶率領其部作戰,用最短的時間領軍趕到平夷城,同時了解初步情況後,馬長寶表麵上依舊是平靜的樣子,可他心中卻不敢絲毫大意。
這一次他的對手依舊是那些印地安人,但和之前交手的印地安部落相比,這次的對手可不容易打發。
這一次,東方的十幾個印地安部落聯合起來,並聚集了上萬人企圖對平夷城發起進攻,而且就在幾天前,平夷城外的移民居點也遭到了印地安人的偷襲的破壞,損失不小。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印地安人不僅大張旗鼓而來,還擁有著數量可觀的騎兵部隊。說起騎兵就不能不說馬了,從曆史的考究來看,美洲大陸在萬年前原本是有馬的,後來也許是捕殺過度導致馬這種動物從而滅絕。直到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在十六世紀帶來馬後,馬才開始在美洲大陸出現。
歐洲人為了占領這片土地,當初和印地安人進行交戰,由於印地安人從來沒有見過馬這樣的動物,甚至在戰場上被衝鋒的騎兵嚇得目瞪口呆,從而發生崩潰。
這導致了原本強大的印地安帝國的滅亡,隨後整個美洲大陸再也沒產生過一個統一的以印地安民族為核心的國家。這也開始了歐洲各國對美洲大陸的瓜分和殖民曆史。
隨著百多年前的戰爭淡去,印地安人逐漸失去了他們的家園。但同樣,馬開始漸漸在美洲大陸開始出現了。最初是歐洲人帶來的馬逃後後在野外生殖繁衍,然後逐步行成了美洲的野馬群,因為美洲並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的存在,所以這些野馬群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以極快的速度繁衍開來,從而形成了北美野馬這個特殊的群體。
在這種特定情況下,印地安人開始學習歐洲人馴服野馬進行捕獵和戰爭,也使得印地安人的生活和馬形成了一種新的結合。而這一次,東方十幾個部落裡就有幾個部落善於騎馬,並擁有數量不少的騎兵,在馬長寶看來,當戰鬥正式開始後,這些騎著馬的印地安人將是明軍所麵臨的最大威脅。
北美的地勢不同本土,尤其是新明所占據的這片土地,除了靠著西邊和北邊有山脈外,其餘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這些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怡人,再加上水源充足,是極好的耕作地。
可同樣,這些平原也適合速度極快的騎兵作戰,當擁有戰馬的情況下,一旦騎兵提起速度以無可抵擋的姿態猛衝過來的時候,就算再精銳的明軍在沒有完成整型和準備情況下也擋不住。
而就算能夠擋住,這遭受的損失也是極大的。這點馬長寶心裡非常清楚,所以要擊破這支龐大的印地安聯軍,馬長寶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解決對付的騎兵,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一戰而儘其功。
在冷兵器時代,對付騎兵的一般隻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以騎兵對騎兵,以騎破騎。而第二辦法就是當年戚家軍麵對蒙古騎兵時所使用的戰車陣,這種陣法在如今的明軍中同樣也使用過,當年朱怡成和清軍交戰的時候也曾經使用這種戰法而且還獲得了不少戰績。
至於在熱兵器時代,對付騎兵就是火炮再加排槍戰術了,隻要列陣,火槍兵在保持完整陣型的情況下先以火炮攻擊對方騎兵,然後使用排槍戰術在一定距離上連續殺傷,同樣也可以遏製住騎兵的衝鋒。不過這有一個前提,前提就是火槍兵的陣型必須完整,其次就是必須一定數量的火炮和火槍兵,以保證火力的持續。
一旦無法做到上述兩者,從而被騎兵突破的話,那麼再強大的部隊也會在一瞬間戰敗。
當熱兵器時代發展到後來,也就是機槍的出現後,騎兵這個古老的兵種這才開始退出了曆史舞台。不過這是後話,至少在現在機槍這種武器是沒辦法短時間製造出來的,哪怕朱怡成滿腦子裝的全是後世的知識也搞不出來,如果他真有這麼大的能耐還用得著那麼麻煩?直接關起門來猛乾幾日,搗咕一籮筐蘑菇彈,隨後滿世界地種蘑菇,今天滅了滿清,明天乾掉俄羅斯,後天占領歐洲……轉眼就能統一世界了。
明軍雖然精銳,但明軍中騎兵極少。這是因為大明的光複是由南向北而不是由北向南的。
南方原本就不產馬,再加上產馬的北方一直被滿清控製著,所以明軍除了斥侯和極少部分騎兵外陸軍基本全是步兵。這也是朱怡成大力發展火器,並且穩紮穩打北伐的原因。
缺乏大規模的騎兵,明軍無法施展大規模運動戰和包圍戰的戰法,不能不說這是一個遺憾。不過現在明軍已占了北京城,並且把觸角向更北出延伸,從而得到了獲得部分戰馬的來源。所以在北方的明軍已開始組建了成建製的騎兵部隊,可相比數量龐大的明軍來講這隻不過是開始。
在新明,由於野馬眾多,馬匹來源可以說要充裕許多。可要捕捉和馴養並非是一時間就能完成的。新明的明軍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麵的工作,但畢竟時間太短,所以騎兵在明軍中的比例也極少。
所以擺在馬長寶麵前的問題其實就是騎兵的問題,對此他精心布置了幾個方案,當第二天馬長寶率部主動出營,來到城東三十裡地的時候,他一方麵耐心等待散出去的斥侯回報,另一方麵已開始調整部隊整型,以做好隨時變陣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