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鄉紳(1 / 1)

大明流匪 腳踝骨折 1060 字 27天前

“原來是巡撫衙門差官,快裡麵請。”門房把曾府的大門打開,讓出一條路來,給外麵的人進去。

來人是巡撫身邊最信任的幕僚,他一門房自然不敢讓這樣的大人物在外麵等候,就算家中老爺知道巡撫幕僚來了,也要親自出來相迎。

有差役扶著胡明義下了馬,並接過韁繩。

胡明義邁步走進曾府。

這會兒,早有曾府的下人進去通報。

曾府是幾進的大院子,曾家的祖上是嘉靖年間的進士,告老之前做過承宣布政使司左參議,從三品的高官。

自此後,曾家再無進士,隻出過兩個舉人,三個秀才,如今曾府的老爺便有著一個秀才功名。

走進前院,曾家老爺從裡院迎了出來。

“哈哈,胡先生,今天怎麼有閒暇光臨鄙人的寒舍。”曾老爺滿麵笑容的迎向胡明義。

胡明義同樣笑著說道:“曾老爺這裡可算不得什麼寒舍,整個大同府,能比得上曾老爺這座宅子的地方可不多。”

“哪裡的話,胡先生過讚了。”曾老爺又道,“不知胡先生百忙之中到我這裡,有何關貴乾呀?”

胡明義打量了幾眼周圍,笑嗬嗬的說道:“難不成曾老爺連被茶水都不願意請在下喝一杯?”

“哈哈,胡先生說笑了,一杯茶水曾家還是管的起的,隻是怕家中的茶水太差,入不了胡先生這位貴人的嘴。”曾老爺打趣道。

卻沒有任何情胡明義進去坐坐的意思。

“曾老爺家中的茶可是比巡撫平時喝的都好,又怎麼會差呢!”說著,胡明義自己往裡走去。

他來過曾府,知道曾家用來招待客人的偏廳在什麼地方,所以直接朝偏廳走去。

曾老爺一看攔不住,急忙跟上前去,嘴裡說道:“家中有客人,我怕唐突了胡先生,不如去曾某的書房看一看,管家,帶胡先生去書房,順便把剛到的新茶燒一壺。”

“是。”跟在旁邊的管家答應一聲。

走在前麵的胡明義一擺手,道:“用不著這麼麻煩,我正好也想見見曾老爺的客人,我想曾老爺不會不願意吧!”

說完,他繼續朝偏廳走去,完全不在乎曾老爺是否願意。

曾家老爺見攔不住了,隻好任由胡明義去偏廳。

曾家的宅子雖然不小,卻是標準的北方宅院,沒有南方大宅院那種粉牆環護,綠柳周垂,山石點綴,小溪環繞的景象,卻多了一分北方的厚重。

來到偏廳門外,聽著裡麵傳出的陣陣話語聲,胡明義抬手一推屋門,邁步走了進來。

他的突然闖入,使屋中的話語聲頓時消失。

屋中人的幾道目光同時看向了剛剛被推開的房門。

“喲,幾位老爺都在呀,正好省了我再去一一拜訪了。”胡明義見到屋中曾老爺的這些客人,都是大同城城中有頭有臉的鄉紳,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與胡明義不同,屋中的人見到胡明義後,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前不久胡明義打著守衛大同城的名義,逼迫他們募捐了一筆銀子用來守城,如今又見到胡明義,在場的幾個人裡,沒有人還能高興的起來。

“見過胡先生。”

“胡先生好。”

屋中的幾個人,心中哪怕再不願意,可見到胡明義,還是紛紛站起身拱手問好。

胡明義一邊笑著點頭回應,一邊走向偏廳的主座。

待他坐下後,便對屋中其他人伸手示意道:“都坐,都坐,用不著這麼見外,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了,前不久還打過交到。”

眾人紛紛落座。

“管家,還不上茶!”胡明義衝著曾府管家說。

管家偷偷看向曾老爺。

見曾老爺朝他微微點了點頭,這才離開去準備茶水。

胡明義見自己進屋後,不再有人說話,便笑著說道:“咱們算是熟人,不用這麼生分,我進來之前大家聊的挺熱乎,繼續說,繼續說。”

然而,屋中沒有人說話。

“怎麼都不說話了?沒關係的,繼續說,要不然曾老爺你先起個頭,不管怎麼說這裡也是曾府。”胡明義對坐在下首的曾家老爺說。

被點到名字,曾老爺隻好站起身,苦笑的說道:“胡先生有什麼話,或是巡撫大老爺有什麼指示儘管直說,在下幾人在這裡聽著。”

在座的幾個來自其他各家的老爺,這時候都看向胡明義。

城外亂匪攻城,正是衙門最忙的時候,作為巡撫幕僚的胡明義這個時候來曾家,他們都知道,定是巡撫那邊有什麼事情。

“既然曾老爺這麼問了,那我就直說了。”胡明義目光在在座的幾個人身上一一看過,旋即說道,“其實事情不大,和上一次一樣,希望幾位老爺能夠帶頭募捐一些銀兩出來,用來守衛大同城。”

話音剛落,座位上一位臉上留有長須的鄉紳開口說道:“前不久不是剛募捐了一筆銀子,怎麼還要,各家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了,總不能守城的事情都由我們這些人來做吧!那還要官府做什麼。”

“聽說黃老爺前不久剛納了一房小妾,想必家中不缺少銀子使喚。”胡明義看著說話的那名鄉紳說道。

那黃老爺哼了一聲,道:“守住大同城是你們巡撫衙門該做的事情,總不能一缺銀子使,便朝我們這些人來要。”

“胡先生,不是我們不願意幫忙,實在是各家的日子也不好過,上一次捐出來的銀子,已經是各家咬牙才擠出來的,可現在官府還要我們這些人捐銀,各家實在是拿不出來了。”曾家老爺在胡明義麵前為各家訴苦。

不過,這話胡明義根本不信。

大同城內要說有錢的人家,除了代王府,就要數眼前這些住在城內的鄉紳了。

這些人家中不是出過進士,就是出過舉人,城外那些上好的良田,有四分之一都屬於眼前這些人。

城中的商鋪,也有不少是這些人的產業。

而這些人家中幾代在大同經營,比他們更有錢的,也隻有代王府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