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答道:“正是。”
孔敏行心中有些感動,知道今日之行是張瀚有意安排,為了叫自己足夠安心,當然也是要直觀的感覺一下,能屯墾的田畝有多少,占領的地盤有多大!
而且現在和裕升占據的地盤又不止東西朝向,南北朝向也有近二百裡地方,隻有東邊的興和堡和西邊的小黑河堡還算是戰區,按和裕升的戰備等級現在是二級戰備,隻有降到四級以下,才可以被劃為屯墾區,目前來說,還早的很。
就算現在的區域也是足夠大了,就今天策馬驅車,四五十裡地下來,全部是平原地方,向南有一百五六十裡,向北還有幾十裡,光是這一塊地方,良田百萬畝也差不離了。
孔敏行又道:“近水田是糧田,餘者皆為棉田?”
“正是。”張瀚正色道:“有人隱約和我提過,要在草原上屯墾個幾百萬畝糧田,用來授給有功將士,把草原弄成什麼‘塞上江南’,屯田是要搞,不過並不是糧田,而是以棉田為主了。”
孔敏行有些不解的道:“文瀾你不是向來說糧食才是重中之重?”
“是啊,不過棉花也要緊啊。”張瀚笑道:“李莊一帶的幾十萬畝地,全部是糧田,草原上最少也還有幾十萬畝近水的水田當糧田,加上我交代老周掌櫃他們,糧食是一年到頭的收,倉庫不夠就再蓋,這還不算以糧食為最重?”
“這倒也是。”孔敏行想起李莊情形,不覺微微點頭。
李莊那裡的糧車是一年到頭不見斷絕,遠到開封和懷慶府,西到府穀一帶,東到張家口,和裕升的糧食是有多少收多少。
以前,孔敏行以為張瀚收這些糧是為了和北虜還有東虜貿易,賺他們的銀子,這半年來貿易萎縮了不少,但糧食還是有多少收多少,各地的中小糧商都是知道李莊這裡一直持續收糧,價格也很公道,所以從年頭到年尾都有人送糧食來,和裕升自己的騾馬行在各處有分店,也順道收糧食,隔一陣就是一個大車隊帶著滿車隊的糧食回來,李莊,天成衛,新平堡,這三個地方都修了大倉來裝糧食,現在若論糧儲,全天下除了通州糧食多外,恐怕就得數和裕升的儲糧最多了。
“文瀾你很多事情就如未卜先知一樣。”孔敏行一臉深思之色的道:“看你現在的行止,就象是算準了這些年的天災不僅不會停歇,還會越演越烈。”
張瀚道:“其實凡事都按壞處去準備,就算遇上了也不會措手不及。我聽湯若望說過泰西人的一個理論,就是凡事有可能往壞處或好處發展的話,那麼多半會往壞處發展。我大明的天災已經持續了十幾年,這天啟二年比以往萬曆年間更加厲害,以前萬曆年間有人嘀咕說什麼天人感應,皇上不理政務所以老天降災,現在的皇上有什麼錯處?他十七歲還沒到,首輔次輔都是東林黨人,朝中都是所謂眾正盈朝,這天災是咋回事?按我的想頭就是多準備一些不壞,沒準再過十幾年天災還是不斷。”
“唉,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孔敏行一臉納悶的道:“近二十年了,天災不斷,特彆是北方,冬天冷死,大雪一場接一場,春夏過後就乾旱,一場雨也不下,到處都減產或是絕收,北方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難過。”
“我們沒有辦法左右老天,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順應老天,在老天給的條件之下,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改變身處的環境,儘量獲取更大的利益。”張瀚沉思著道:“以我今時今日的地位,要做的就是使和裕升更加壯大,收入更高,跟隨我的人可以過的更舒服,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多種棉田就是為了此事,不吃糧食人會餓死,沒有衣服穿人會凍死,糧食,布匹,這兩樣才是最要緊的物事,甚至比鐵器和藥材更重要幾分。”
孔敏行聞言動容道:“文瀾的心胸丘壑真不是我能妄自揣度的,我還以為你就是因為布匹利大而動了心呢。”
張瀚哈哈一笑,說道:“布匹利大也是事實啊,咱們的走私生意主要是麵對東虜,東虜手頭有的是銀子缺的是棉花布匹,五錢本錢的鬆江布現在在遼東那裡最少賣四兩,一兩五錢的賣八兩,十兩。還可能會更高,這銀子不賺,難道去給彆人賺?整個北方七八千萬人肯定有的,用的全是東昌布和江南布,當然更多的百姓是買棉花自己紡土布穿,棉花卻也是江南和東昌的,北方地麵自己能種植棉花的地方,沒了。這麼大的市場,不搶下來豈不是浪費!”
這時李慎明和孫敬亭等人都圍攏過來,聽了張瀚的話,所有人都大點其頭。
衣服不比鐵器,鐵器用省點,一把鐵鍬可以用好幾年,鐵犁鐵鍋等物也可以一用多年,特彆是和裕升的鐵器質量比以前要好很多,更是增加了使用時間。
張瀚知道鐵器出售從增長到下滑,最終穩定在一個接近鐵器使用淘汰率的水準上麵,除非開拓新的市場,比如南方和西南市場,不然的話鐵器利潤的下滑也是必然之事。
衣服布匹卻不同,穿的再儉省,一件夏布衣裳也最多穿一兩季,然後磨損毀壞,不是窮困到家的人就會選擇做新衣服了,窮人家縫縫補補的將就,但每年也得做一兩身新衣服過年,布料棉花,每年的銷售量十分穩定,加上有東虜這個新興的有銀子沒衣服的大市場,未來的利潤點就十分可觀了。
“現在的唯一問題似乎就著落在我身上了?”所有的人都是目光灼灼的看向孔敏行,而孔敏行攤著手,不動聲色的道:“這就算賴上我了?”
“不賴上你,找誰?”李慎明獰聲一笑,說道:“誰叫你上了賊船來著?”
孫敬亭也笑道:“這事我們倒是想做,畢竟對我和裕升的未來發展十分要緊,除了北方市場,布匹還可根據等級大量出海貿易,銷量也是很大,不過我們在這等事上遠不及至之兄你在行,隻能勞煩大才了。”
孔敏行也並不謙虛,他從李莊匆忙趕來就有預感,張瀚叫他來絕不會是隻勘察屯田這麼簡單,現在果然也是給他出了一個極大的難題。
孔敏行思索再三,終於道:“草原上種棉花,還真沒有人想過這等事。北方其餘各地也有試種棉花的,不過規模始終不大,因為北方冷的早,在江南十月采棉正當其時,在北方已經落雪,棉花凍也凍死了。適才大家說棉花隻在東昌府和江南種植,其實不對,從東昌府往南,兩淮一帶也有不少人種植棉花,往江西湖北等地,也有種植的了。北方確實是少,隻因天氣酷寒,不宜種植罷了。”
孫敬亭有些擔心的道:“草原這原本韃子地界,就是冬天酷寒,不宜種植,他們才會放牧,我們屯田也罷了,最多一年收一季,再種些蔬菜和豆類,近水良田,收成不會差。棉花種植,我目前隻聽說這東西不喜雨水過多,喜旱,倒是沒想過咱們這裡下雪下的早。”
張瀚笑道:“有至之兄這樣的大才在,這些都不算什麼事。”
孔敏行笑罵道:“你這是把我當跳大神的了啊……”
眾人聞言都笑將起來,不過看著孔敏行的眼光,還是充滿期盼。
這個年頭,全天下也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主持這邊棉田大計的人了。
孔敏行也不謙虛,直接道:“不管怎樣,既然是勢在必行,總得先開墾一些試驗的田畝,容我再派人到山東甚至遠到兩湖,多選取棉花良種,然後試種雜選,找到最合適的種子。”
李慎明道:“何謂最合適?”
張瀚與孔敏行對視一眼,一起道:“早種早熟,這就是最合適!”
“原來如此!”
李慎明恍然大悟,說道:“既然落雪的早,就選早熟的品種好了。”
“你道這麼簡單?”孔敏行翻眼道:“最好還得是一次采摘,生長周期要較普通棉種最少短半個月,一旦掛霜或是下雪就完了,若是給我十年八年時間,慢慢兒來,問題倒不是很大,可你們有這份耐心嗎?”
李慎明嘿嘿一笑,說道:“我巴不得你明年就試種成功。”
“明年肯定不行,再說開墾的新田最少要套種兩年苜蓿和豆類,用來肥田除草。”
眾人都感覺有些失望,這樣看來,棉花從試種到大規模種植,最少要三年,甚至更久一些才能大規模種值合適的種子,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恐怕試種成功遙遙無期,畢竟在此之前,不要說在草原上了,連整個北方種值棉花的區域也是極少的。
“你們也不必失望。”孔敏行笑了一下,說道:“給諸位提一下氣吧,我知道草原上種棉是有一樣好處。”
張瀚也是精神一振,笑道:“至之兄不必賣關子,有話直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