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寧遠之戰(1 / 1)

崇禎 青椒炒茄子 1197 字 27天前

柳河之戰敗後,朝廷以及遼東經略高第要求儘撤錦右諸堡的軍民和物資,由於袁崇煥抗命不行,高第新官上任,又沒有給遼東帶來一兩銀子,錦右諸堡的軍民認得他算老幾?

雖然高第是遼東經略,而袁崇煥隻是他手下的寧前兵備道。但是隻要袁崇煥不聽高第的,那麼遼東經略實際上隻能管一個山海關,而遼東經略下轄的寧前兵備道反而管著從寧遠到錦州的大片地區。也就是相當於遼東除了經略所在的山海關外,其餘地方全都在袁崇煥的管轄範圍。

高第想要用斷糧來威脅袁崇煥儘撤錦右,沒想到這一招對武將很有用的招式麵對文官會失效,袁崇煥直接向朝廷提出辭職不乾了,可是這會兒寧前正麵臨戰爭,朝廷上哪裡去再找個“傻瓜”來守寧遠?,隻好給袁崇煥加山東按察使的虛銜,安撫一番,仍然是寧前兵備道守寧遠。

現在,袁崇煥不聽高第的命令行事,高第對袁崇煥卻無可奈何、無論為力。儘撤錦右之事也就這麼不了了之的拖下來了,幾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天啟六年正月十四,三岔河封凍,奴兒哈赤帶領大軍從十方堡出邊揮師出征。

接到夜不收的諜報,高第知道情勢危急,於是再次向袁崇煥下令,錦右諸堡諸堡撤不撤都管不了你了,但是右屯儲糧三十萬石,這三十萬石糧草一定要搬回寧遠城中。

然而,不管袁崇煥聽不聽令,高第的命令還是下遲了。此時不要說是糧食,就連各堡中的軍民都已經很難撤回來了。

奴兒哈赤統兵十七日渡遼河的時候,隻見前後如流,首尾不能相見,旌旗劍戟如林。這時前鋒到達西平堡,並抓了一批俘虜,一番審問下來得知大明在右屯衛附近存有大量糧料,奴兒哈赤大喜,當即發布軍令:“大軍丟棄糧料,全軍直撲右屯。”

由於袁崇煥對高第的軍令不聞不問,根本沒有傳達下去,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錦右大片地區的士兵都分散在各處。受到突然襲擊之下,又聽聞虜酋親自帶大兵來攻,各處軍民倉促之間那是驚慌失措,沒頭沒腦的一陣奔逃,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作為直麵建虜的一線據點,奴兒哈赤大兵還沒到右屯衛,守城參將周守廉早就逃了,主將都逃了,難道還指望普通的士兵來為國儘忠?當然是大家也一起跑啊。至於右屯衛中存放的巨量糧秣早就沒人記得有這麼回事了。

西平堡距離右屯衛不到七十裡,奴兒哈赤一路急行軍,急急忙忙趕到右屯衛一看,堡中炊煙未儘,但已經是完完整整一座空堡。又有手下來報,已經找到了右屯衛附近的糧草倉庫,就在堡外海岸邊上。奴兒哈赤吩咐手下趕快接手糧料,將其運到右屯堡中,謹防有失。

奴兒哈赤大軍,在右屯衛一邊搬運糧料,一邊修整,同時派出小隊四處抓普俘虜。右屯衛軍民聽到建虜來襲,當即聞風而逃,但是倉促之間又能逃島哪裡去呢?奴兒哈赤的捕奴隊不多時就抓回來了大批的俘虜。

這些俘虜名為軍,實際上就是在右屯衛附近屯田的民夫,大明朝廷派禦史下來核查的時候就是關寧精銳,而奴兒哈赤大軍到來的時候就全都變成了一個個遼東平民。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不需要建虜多花心思審問,就有人搶著立功,為大軍貢獻錦右地區的軍民情報。

“大明兵右屯衛一千,大淩河五百,錦州三千,以外人民,隨處而居。”

得到錦右地區大明軍事布置,又得知大明對於後金大軍來襲毫無準備,奴兒哈赤當即遣將分路進攻大淩河、十三山、義州等地,而自己親率大軍直撲小淩河、錦州而去。

大軍還未行到小淩河,隻見前鋒探馬來報,小淩河城中烽煙四起,估計駐軍已經逃了。

“再探。”奴兒哈赤下達軍令,大軍繼續前行。

不多時,前鋒再次派出探馬來報錦州、小淩河城均已被明軍棄守,城中糧草房屋已被焚燒大半。

既然錦州已經被少了,再往那邊去就沒什麼便宜好戰的了,奴兒哈赤隻好安排全軍過河,直撲寧遠。

大軍一路前行,隻見沿途鬆山、杏山、塔山、連山等城堡中全都烽煙四起,守軍早已逃離。

正月二十三,奴兒哈赤率軍抵達寧遠,在寧遠城西北方五裡安營紮寨。

……

聽聞奴兒哈赤大軍來犯,袁崇煥慌忙命令錦右地區撤軍,一時間各軍堡但見虜兵將至,求生心切,紛紛棄城而逃,但由於撤得太晚,以致委棄米粟十餘萬,而死亡載途,哭聲震野,民怨而軍益不振。

在奴兒哈赤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袁兵備終於執行了高經略的方略,儘撤錦右。錦右即撤,寧遠一時成為前線核心。

這裡要說下關寧軍的兵製。孫承宗督師遼東以後,所采用的治軍方略是“主兵屯田”,而一旦實行“主兵屯田”,那就得人隨地走,屯田嘛,耕地、犁地、收割、晾曬的,什麼都要圖個就近,所以駐防的城池、台、堡都比較分散。

而這次奴兒哈赤來襲,由於匆忙迎戰,關寧軍都沒有做好準備。大量的軍戶還在自家地裡,一時間寧遠城竟然兵力不夠,寧遠城守軍和從錦右各地撤回來的軍兵加起來隻有兩萬出頭。

大明朝和建虜作戰從來都是以兩倍、三倍的兵力應戰,然後輸的一敗塗地。這次建虜兵力數量居然反過來比我大明兵力還多,寧遠城中眾將一時間惶惶不安。想著山海關還有三萬兵力,大家是不是再往後麵退一退,到了山海關加一起有五萬兵力,大家就安全有保障了。

這時候寧前兵備道袁崇煥站了出來,批評大家的逃跑主意傾向,所謂寧遠不守,諸城堡如中右、中後必不能存,那麼就隻有一道山海關可守了,可若是山海關沒守住怎麼辦,大家一起退保北京城嗎?

袁崇煥說的義正言辭,眾將領聽的那是羞愧難當,當場表態大家一起堅守寧遠,絕不讓建虜越過寧遠城一步。

當然,守寧遠也有他的必要性。寧遠城地位與錦右是不一樣的,錦右屬於前鋒哨探地區,可以隨時撤退,但寧遠不行,寧遠是信地,寧遠若是撤了,寧前兵備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而且,從寧遠撤退回去守山海關,這不是當年王在晉的方略嗎,孫閣老帶著袁兵備在這關外冰天雪地苦修了4年,靡費幾千萬銀子,這一撤不就說明孫閣老的方略錯誤?反襯王在晉當年的英明果斷?

再說,孫閣老的方略就算是錯的,這麼多年下來,牽扯到多少人,多少事?誰敢說自己屁股下麵是乾淨的,誰能從裡麵摘出來?這可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所以無論如何,寧遠都必須守,袁崇煥不能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