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掠過海麵,吹得‘波’光瀲灩。-..-
天空一碧如洗,在大海的映襯下變成了蔚藍‘色’。
舉目向遠處眺望,海水共長天一‘色’,根本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海?
船隊從金陵沿江而下,一路順風順水,隻用了一天一夜便出了長江,進入了茫茫大海。
在體型巨大的鄭和寶船的帶領下,七十多艘大小不一的戰艦調轉船頭,揚帆向北。
雖然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際,但如此浩大的船隊行走在海麵上卻也蔚為壯觀,引得許多海鷗不時的跟在船隊上空鳴叫盤旋。
掐指算算,已經在海麵上行駛了十天,估計再有一兩日的時間便能抵達膠州岸邊。也不知道北海的戰況如何,劉辯一路上不停地催促船夫加快行船的速度,爭取早日登陸,以解北海之圍。
在這科技落後的年代,在海上行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辨認方向主要靠著觀察太陽與北極星確定方位,航線非常模糊。若是船隊中沒有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很容易在海上‘迷’路。
但鄭成功的存在卻讓劉辯信心十足,不管是他天生就有海上航行的天賦也好,或者是係統在他的腦海中植入了記憶也罷;反正鄭成功對海洋的熟悉,讓全軍一萬多將士以及兩千多船夫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
船隊從金陵一路行來,在大海上航行了兩千多裡。鄭成功對洋流、暗礁、風力、‘潮’汐等自然現象的準確判斷,讓人無不嘖嘖稱讚。一路順風順水,就連微不足道的意外都不曾發生。這讓劉辯堅信帶著鄭成功北上,實在是再英明不過的決定。
已是三月底的時節,迎麵吹來的‘春’風帶著融融暖意,吸入肺腑,讓人神清氣爽。
劉辯一襲戎裝,身披繡著飛龍在天圖案的金黃‘色’披風,佇立在寶船船頭。任憑海風拂麵而過。被鄭成功、趙匡胤、陸文龍、文鴦、衛疆等文武‘精’英簇擁在中間,如同眾星拱月。端的是意氣風發,躊躇滿誌。
船隊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前方忽然有一座海島映入了眼簾。
初始的時候隻是一個模糊的小黑點,隨著船隊一路劈‘波’斬‘浪’向前行駛。這座海島的體積越來越大,慢慢的變成了一座海上的龐然大物。
“哈哈……沒錯,這就是田橫島!就是當年偽齊王田橫在海上避難的地方,過了這座島嶼,再向前走一百多裡的海路,便可以安然無恙的抵達膠東岸邊了!”
鄭成功站在劉辯身邊,望著越來越近的田橫島,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對於自己這次隨著天子禦駕親征的表現感到滿意,能夠如此圓滿的完成統率船隊的任務。相信天子從今以後必然會更加器重自己。
現在的田橫島已經沒有了居民,但仍有廢棄的建築痕跡。島上植被茂密,鬱鬱青青。礁石聳立,如同鬼斧神工,氣勢非凡。整座島嶼僅有一個地方可以容納船隻停靠,隻要派兵守住,絕對是一座易守難攻的海上天險。
望著崔巍險峻的田橫島,劉辯忽然詩‘性’勃發。
遙想當年。曹阿瞞出征遼東,途徑海邊之時寫了一篇名垂千古的佳作。
而如今。自己已經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十幾天,所見所聞比孟德壯觀多了,再不盜詩一首,怎麼能對得住上蒼賜予的良機?
“這樣的景‘色’簡直是為阿瞞的觀滄海所生,此時不盜更待何時?”
劉辯在心裡略作沉‘吟’,便打定了竊詩的主意。
要想成為“上馬橫槊,下馬賦詩”的千古帝王,僅僅憑借曹丕的一首《燕歌行》還遠遠不夠!自己還要繼續將曆史上的詩詞歌賦源源不斷的搬到這個年代,使之發揚光大,如此才不負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諸位愛卿,這景‘色’如此壯觀,讓朕不由得詩興大發,決定賦詞一首,諸位可有興趣一聽?”
劉辯背負雙手,任憑海風吹得金黃‘色’的披風獵獵作響,英姿勃發的問道。
“陛下文韜武略,空前絕後!一首《燕歌行》傳誦大江南北,讓人擊掌稱絕,能夠親耳聽到陛下做詩,乃是我等的榮幸,微臣等願意洗耳恭聽!”
趙匡胤率先作揖拍馬屁,其他將校也不缺心眼,這時候誰敢說個不字?不被丟進海裡喂魚才怪!
數十名文武隨從齊齊跟著趙匡胤作揖附和:“臣等洗耳恭聽,願聞陛下神作!”
想當年曹子建七步成詩,成為了才華橫溢的代名詞,與潘安齊名,流芳後世。劉辯知道這種拉風的事情自己是做不來的,但七步盜詩卻是能夠做到。
當下背負雙手,裝模作樣的在船頭上來回走了六七步,然後開始高聲朗誦。
“東臨田橫,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春’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陛下文韜武略,空前絕後!如此佳作,氣勢如虹,雖秦皇漢武皆不及也!”
這首詞賦寫得大氣磅礴,更何況出自皇帝口中。站在劉辯身後的文武群臣頓時不明覺厲,齊齊躬身作揖,連聲叫好。
在文武百官的齊聲歌頌下,劉辯更加興奮,決定乘勝追擊,再賦詩一曲。
化源遠流長,描寫大海的詩詞歌賦何止萬千,難得今天在海上遇到這般壯觀的景‘色’,不趁此機會奠立自己文豪的地位,更待何時?
劉辯揮揮手,示意身後的文武隨從稍安勿躁:“看到了這田橫島,朕就想到了從前跟隨先帝登泰山的情景,泰山巍峨,滄海廣闊,天地間的景‘色’竟然如此壯觀,朕決定再賦詩一首!”
自從秦始皇開啟了登泰山封禪的序幕之後,漢朝的曆代皇帝也多有效仿,漢靈帝就曾經去過幾次。此刻劉辯信口胡謅,其他人也不辨真假,隻能洗耳恭聽!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
鬥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台。”
劉辯在寶船巨大的甲板上來回走了幾步,再次慷慨‘激’昂的賦詩一曲。引得上至將校,下至兵卒,無不擊節叫好,撫掌稱讚。
這個年代能識幾個字就是彆人眼裡的文化人,更彆說能寫出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很多將校根本不知道天子‘吟’誦的這首詩描述的什麼,隻是看到身邊的其他人俱都擊掌叫好,紛紛跟著濫竽充數罷了。
船隊繼續前行,不多時便將田橫島甩在了身後。
鄭成功向東眺望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海麵上漂浮著一艘小船,初始的時候是向西行駛,突然間又掉頭向東加速逃離。
“這條民船如此奇怪,莫不是袁軍的探子?當派遣船隻捉拿回來問個明白!”鄭成功手按佩劍,向天子建議道。
這一路行來,浩浩‘蕩’‘蕩’的船隊也遇到了不少民船。但他們知道這是軍隊的船隻,應該不會為難普通的漁民,因此也就不慌不忙的繼續向前行駛。掉頭逃跑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見,由不得鄭成功不小心翼翼!
“嗯,朕也看到這條小船了,行蹤的確可疑!鄭卿便親自帶人把這條船隻追回來!”
劉辯順著鄭成功指的方向極目眺望,果然發現了這艘可疑的船隻。當即命令鄭成功親自率隊去捉拿。
得了天子一聲吩咐,鄭成功跳下寶船,帶了三艘艨艟快速的向西追去。過了半天的功夫之後,果然把這艘行蹤可疑的漁船押解著,從後麵追上了船隊主力大軍。
當艨艟靠近寶船的時候,鄭成功一躍上岸,大聲下令道:“把這船上的男‘女’老少全部押解上寶船,讓陛下親自審問!”
艨艟與寶船同時並肩行駛,不大會功夫,漁船上的百姓便被全部驅趕到了大船上。
隻見這些人服裝奇特,與中土大為不同。大約四十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操’著“咿咿呀呀”的奇怪語言。一個個滿臉驚恐之‘色’,用手使勁的比劃著,想要解釋什麼,奈何言語無法溝通,說了半天,也是徒勞無功。
向東幾百海裡便是朝鮮半島,劉辯突然意識到這幫人很可能是來自高句麗的‘棒’子,便傳令下去:“傳朕命令,詢問下船隊中可有略通高句麗語言的士卒?命他到船上來替朕翻譯幾句,必有重賞!”
一番折騰之後,果然從兩千船夫中找來了一個略通高句麗語言的漢子。先是登上寶船參拜了天子,然後去和這幫俘虜‘交’流了一會,接著回來向皇帝稟報。
“啟稟陛下,這幫人自稱來自東方的新羅國,為了躲避戰火才向西避難,並非斥候探子。據他們自稱,龍城國國君於去年因病辭世,儲君李淵即位。今年剛剛開‘春’,李淵便派遣了長子李世民、次子李元霸,以及大臣李績,率領了數萬龍城國士兵向南進攻,一路上勢如破竹,已經占領了半個新羅國。”
“李世民?李元霸?李績?”劉辯頓時有些思密達了,“嘖嘖……李家父子也不甘心寂寞呢!這是要和朕比試誰統一的更快嗎?”q--94493+aahhh+272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