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尊重知識(1 / 1)

瞬間讓他們覺得,他們好像在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呢!

但是仔細一想,他們確實是了不起的,他們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卻有幸參與了不平凡的大事件。

他們從1990年開始,開啟了中國民營造汽車的先河,寶馬汽車集團也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卡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成為中國汽車史上一個破天荒事件!

從選址規劃建廠,再到第一輛微卡試製成功,他們隻用了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

雖然這些都是在阿羅汽車、dartz汽車的遷移基礎上創造的奇跡,可是依然麵對許多問題,包括在汽車研發階段攻克了大量阿羅汽車和dartz都沒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發動機的液壓挺杆,比如液力自動變速器等核心技術,都被他們憑智慧一一攻破!

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早日建成投產,他們日以繼夜地與時間賽跑,沒日沒夜的輪班倒趕工。這麼短的時間能夠建成投產,也是讓國內的同行刮目相看,國際上的同行豎大拇指!

這就是無與倫比的中國速度!

其中的艱辛自是不必言說!

李和笑著道,“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設計和技術研發還很落後;與國外同類車型相比,在絕對質量指標上還有一定差距。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是有進步的。

成功是由一個個小小的目標達成,一次次小小的進步累積而成的。”

其他人都是放下酒杯,熱烈鼓掌。

但是齊華和仰勇等人看著李和這一副我讀書多,我不會騙你的模樣,卻是愣了一愣後才跟上鼓掌的節奏!

他們太了解李和了!

什麼時候肯說過這麼一本正經的灌雞湯!

向來隻會認真的胡扯八扯。

李和不灌雞湯的原因隻有一個,因為他李老二自己就是個大懶漢!

當他不求上進混吃等死的時候啥事兒都沒有,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一旦他覺得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進取,這一切就都變了。

冬天冷,夏天熱,春天困,秋天乏,全世界都在跟他作對,追求進步的阻力太大了!

齊華和仰勇對視一眼,很識相的閉了嘴,該說時說話才叫水平在蕭山的幾天,李和在各個車間、食堂、員工宿舍都一一看了一遍,看不過眼的就當場指出來,搞的仰勇很大,很多場合上都有點下不來台。

他已經暗暗發誓,沒事絕對不請這尊大佛出來!

你老隨口一說,這是問題,那是問題,這我們都知道啊!

可是做起來真的很難啊!

就像小說中打狗棒法,九陰白骨爪,辟邪劍法,葵花寶典,怎麼運功,什麼動作,誰都能說的頭頭是道!

可是現實中,能不能修煉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

他又不好再繼續回嘴,事實已經證明,凡是和李老二抬杠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和戀人講道理,是不想談了,同理和上級講道理,是不想乾了。

團結老板才能乾大事!

大度!

他仰勇就是這麼大度!

可是站在李和的角度上又是不一樣,在之前微卡項目上,為了成本考慮,他已經做出來了許多的讓步,隻要不是太過分就行。

但是這次的重卡項目他是不考慮妥協。

重卡和微卡是完全不同的,重卡通常都從事高出勤的貨運行業,幾乎每天都奔走在馬路上,對於零部件的消耗也是相當大的,有一點馬虎都不行!

既然選擇做重卡,就不能考慮成本!否則就是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斷,最終在市場上很難存活!

在正在施工的二期的工地上,李和遇到了總工程師陳祖滔,笑著道,“辛苦。”

“抱歉,李總,這幾天忙著項目的事情,也沒去迎接你。”陳祖滔表達了歉意,他不但沒去迎接,連招待李和的飯局都沒出席。

“我是不速之客,陳師傅不用太介意。”李和好奇的看了一眼陳祖滔身後的一行人,戴著安全帽,拿著圖紙,從著裝上來看就不是寶馬汽車集團的員工。

“我來介紹一下,這幾位是來自東方院的朋友,我們汽車廠從建成到投產,多虧了他們的協助。”陳祖滔向李和一個個介紹,“這是汪工,這是牛工,陝重汽,神龍汽車,江淮汽車,上饒客車,紅岩汽車等汽車項目都是他們做的。”

說完又指著李和道,“這位各位應該都是聽過,中國再生資源集團的李和先生,我們寶馬汽車集團正是李先生旗下的企業。”

“你好,李和。”李和先俯身握手,對於有技術傍身的人,他向來是很尊敬。

出於技術宅男的慣性,他對比他懂的多人,總是有一絲崇拜,而全然忘記了自己財富與地位。

“李總的大名簡直是如雷貫耳,要是沒聽過簡直顯得我們沒見識了。”被稱為牛工的中年人也是緊握著李和的手。

這可是亞洲首富啊!

人家跟主動和他握手,回去後都能吹上天的!

“想不到李總如此的年輕。”汪工同樣有點小激動。

李和笑著道,“感謝各位的努力與付出。”

“李總,你可不用客氣,我們可是拿錢辦事。”汪工開起來了玩笑,“我們可不能拿飯碗開玩笑,自然是要儘心儘力。”

他們主要的業務就是做大型機械行業項目的整體設計和工程總承包,寶馬汽車屬於他們的重點客戶。

這話自然是實誠的很。

“各位一起合個影吧。”李和指了指身後的廠辦攝影記者。

東方院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有了合影回去之後,人家自然不會再說他們瞎吹牛。

合完影,李和又再次同他們握手告彆,這讓仰勇等人目瞪口呆,他們從來就沒有見過李和這謙虛的一麵!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回去的路上,李和給仰勇解惑。

“李先生,謝謝你給我上了這麼寶貴的一課。”仰勇感慨道,“我記得韋爾奇說過這麼一句話,尊重人才,培養人才,是通用電器長久不敗的法寶。”

李和笑笑,不再言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