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念稿(1 / 1)

於德華在草稿紙上打了好幾遍稿子,怎麼都是不如意,他在想他幾句空話哪裡能叫投名狀?

經過李和的提點,他越想越覺得不對,想到一些香港富豪在內地的手段,一股懊悔的情緒在心裡蔓延開來。

包家在1980年與中國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外貿部簽約,合資創建了國際聯合船舶投資有限公司,這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的首家中外合資公司。1981年捐資1000萬美元,在首都建立中國內地首個五星級國際飯店,命名為兆龍飯店。

飯店由首長親自題寫店名,這個牛的不要不要的。

霍家也曾獲首長賞識。1979年,霍家投資興建中山溫泉賓館,1983年白天鵝賓館正式在花都開業,成為改革“樣板”,開業初造成轟動,連首長也被吸引。霍英東自稱是“第一批響應返回祖國發展旅遊事業興建賓館”。這個人牛氣的他於德華也比不得。

邵老六早就在內地持續捐資辦學,逸夫樓一座接著一座,財大氣粗,他更加沒法比不了。

就連李超人都捐建了汕頭大學!

他還是沒有這些人精明啊!

他越想越覺得喪氣,他來內地的時間一點也不比這些人晚啊!

他現在才明白為什麼李和說他是傻蛋了,開始後悔沒有早些聽李和的,他不應該這麼保守的!

“要不我也捐?你看李超人也捐了,霍家也捐了”,於德華試探性的問道。

“你才多少錢?咱這點錢就是笑話,有錢之後再捐吧。先把你稿子寫好,輕工業聯合會這件事做好,你不會比李超人差”。

李和沒有同意於德華再做其他動作,第一個吃螃蟹的總讓人印象深刻,第二個第三個,就不一定讓人記得住了,其實也是多此一舉。他說讓於德華蓋過李超人也不是假話,就是地產買買買,能出一個李超人,未必就不能出一個於超人。最關鍵的是李超人現在已經近60歲了,於超人才40多,還有機會追趕。

不過老一代的香港人還是很難超越的,他們大多在內地出生長大,很多抱個輪胎冒死渡到香港,赴港之後仍然能在人地生疏的情況下白手起家,起早貪黑的打拚做到億萬富翁,坐擁一片基業,哪裡能是簡單的,所謂的香港精神,應該是指這老一輩的香港人,他們繁榮了整個香港的七八十年代。

於德華想明白以後,就決定以後什麼都聽李和的,不會再做反對了,這些猶豫和武斷,已經讓他喪失了很多機會。

他一邊寫稿一邊念稿子,“作為一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香港人,我”。

“停!”,李和忍不住笑了,“故意的是吧,重寫”。

於德華也笑了,繼續念道,“好了,認真聽我念。香港的全麵發展與國家的繁榮休戚相關,作為一名香港人同時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有責任有義務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為四個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我們要努力推進科技進步,發展製造業,特彆是因地製宜的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做到產業集聚和專業化,提高產出效率,使中國能夠以相當強的競爭力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世界工廠”這四個詞從他嘴裡出來不是那麼的自信。

“這句話又紅又專,不錯,在內地沒白待著”。

“紅”就是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專”就是學習和掌握現代化建設的專業知識,成為本職工作的內行和能手。腦袋要清醒,屁股也要對。

“要發展外向型經濟,一定是要多出口,通過近幾年的實踐表明,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已經有實力、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我們一定要勇敢的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告訴他們:中國人來了!在國際市場上我們拚技術拚不過,拚資金我們拚不過,那麼我們就拚力氣,我們拚價格!如果我們連拚力氣的活都做不好,我們如何屹立於民族之林,如何能做到製造業強國!”。

這是李和的原話,於德華念的非常有氣勢,王八之氣特彆大,至少五六米!

嗯,中國人來了,帶著俺們的真誠,友善,勤勞和智慧來了。世界人民,親,打折了,白菜價,好麼!

勞動密集型產業真的過時了嗎?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整個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0%。況且,勞動密集型產業本身也有較大升級空間。

無論任何生意,隻要被中國人那雙小眼睛瞄上,隻要他能乾的,其他國家的人就彆想再乾了。

可惜,當外國人發現這一真理時,已經晚了。

他們時至今日還是不能理解這群瘋狂的拜金教徒,勤勞還能吃苦,掙錢還會存錢。

李和仔細聽了一會,就笑著道,“差不多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法律專家一定要請教到位,不然你們搞這麼大動靜,不小心就跌陰溝裡去了”。

於德華道,“這些我都曉得了,這次參會的有一些法學專家,我們公司也有專業的法律人士“。

”還有,要有民營經濟的參與,而且要給予一定的比例,非公有製經濟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和還是有點擔心國企的那種官僚習氣。

”這個我聽你的,實際上我們的代工廠好幾家都是私營的作坊。如果沒事我先走了”。

“等一下“,李和從抽屜拿出一本厚厚的通訊錄遞給於德華,”這是之前沈道如過來聯係過來的一些研究所,你再聯係一遍,看看有沒有能合資的可能“。

這些本子都是一些研究所的通訊方式,五花八門的什麼亂七八糟的行業都有,搞搪瓷缸的,研究暖水瓶的,生產膠鞋的,各種各樣。

”這個我真的用的上“。

”聯係好了,本子再還給我,不準弄丟了“,這些寶貴的通訊資源丟了,可沒地方找,李和把他送了出去,黑色的大奔停在了街口,黝黑敞亮,果然由儉入奢易。

門口的司機見老板出來,慌忙給開了車門,於德華轉身道,“要不留給你了?你辦事也方便”。

李和擺擺手,“我一個老師,開這種車像什麼樣子”。

“也對,那我先走了”,於德華最終還是忍住了讓李和辭去老師的話語,說了也是白說,他知道李和現階段是不會離職的。雖然他也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家裡又一個人沒了,李和也是無所謂了,反正天天下館子,革命小酒天天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