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李中易忽然聽見了一個熟悉的聲音,“無咎,瞧你這滿身灰頭土臉的樣兒,忙什麼呢?”
李中易扭頭一看,不由大喜,卻見,一身戎裝的慕容延釗,正含笑朝他走來。
嘿嘿,幫忙鼓風的勞動力,自動送上了門。
不用問,慕容延釗這個時候,又是這副裝扮,肯定是帶兵來換防的。
果然,慕容延釗走到李中易的跟前,拱了拱手說:“愚兄奉命帶人接管整個三司胄案的防禦,還請無咎多多照應啊。”
李中易也顧不得滿手都是黃泥黑灰,一把拉住慕容延釗的胳膊,急忙問他:“化龍兄,你帶了多少兵馬過來?”
慕容延釗笑嘻嘻的說:“足有五個指揮,近三千兵馬。不過,若要動用愚兄手下的禁軍,必須把你家裡的好酒菜取來,讓本將吃飽喝足了,再作考慮。”
李中易含笑一拳,輕輕的捶在慕容延釗的胸前,沒好氣的說:“先借三百身強力壯的軍漢給我,肉菜包在我的身上。”
反正,造箭坊的公帳上,還有一萬貫錢,就鎖在庫房裡邊,李中易本著不花白花,花了也白花的原則,索性拿出來改善禁軍的夥食。”
“成啊,老子就知道你不會虧待了弟兄們。”以慕容延釗和李中易的深厚交情,區區小事,根本不足掛齒。
鼓風純粹是體力活,有慕容延釗的幾百禁軍幫忙。李中易手頭可用的工匠又騰出了三十多個。
煉鐵爐內的坩堝內,裝滿了生鐵和木炭的混合物,從謝小三徹底點燃燃料開始。整個加熱熔化生鐵的過程,還是持續了三個多時辰。
謝小三用鐵鉤,勾破爐膛下部密封的黃泥,又勾開耐火石,就見火紅火紅的的鐵水,沿著耐火道,直接流入到了耐火的攪拌坑。
李中易隔了有兩丈多遠的距離。依然覺得熱浪滾滾,灼氣逼得他不得不後腿了好幾步。
“趕緊攪,用力攪拌。”隨著謝小三的一聲吆喝。七八個工匠,手裡捏著粗粗的木棍,在鐵水坑裡,用力的攪拌著。
李中易發覺。木棍伸進滾燙的鐵水之中。僅僅攪拌了一次,前端就被燒短了好幾寸。
就在眾人攪拌鐵水的時候,謝小三操起一隻小號的坩堝,在鐵水坑裡,舀起一勺子鐵汁。
李小七早就準備好了,他用幾塊浸透了的濕潤麻布,裹著鐵火鉗的末端,緊緊的夾住空心泥箭頭。並讓大口朝上。
謝小三緩緩的傾斜小坩堝,將鐵汁慢慢的倒進泥箭頭的空心部位。
李中易瞪大了兩眼。仔細的盯著整個過程,惟恐漏點絲毫有用的信息。
在謝小三的指揮下,趁鐵汁逐漸冷卻,卻未完全凝固的時候,用一根事先準備的,和木箭杆大致粗細的鐵棒,插進鐵汁之中,以便於後麵安裝箭杆。
李中易注意到,這個工序環節,異常之危險,稍有不慎,鐵汁濺到人身上,就要出大事。
嗯,這可不是一錘子買賣呀,而是要反複操作五萬次,出事的比例高得驚人。
李中易最終想了個辦法,建一座由磚石和黃土搭建而成的操作台,將操作人和鐵汁隔開。
由於是第一次配合,很沒有默契,謝小三和李小七,聯手合作,在鐵水坑裡的鐵汁冷卻前,僅僅灌了二十支泥箭頭。
李中易事後總結了一下,主要是挖的箭頭固定坑太少,如果一次準備三十個以上的坑,效率會高出許多倍。
李小七儘管很小心,用鐵筷子夾起箭頭的時候,依然夾破了好幾個箭頭,浪費了鐵水不說,還耽誤了工夫。
李中易仔細的琢磨了一番,發現問題出在鐵筷子上麵,粗圓的鐵筷子夾力太大,很容易弄破盛滿了鐵汁的乾泥。
既然是鐵筷子不行,那麼索性就用兩根截麵很寬的竹板去夾,經過實驗之後,還真沒被夾破。
難題一個接著一個解決,李中易忙過了頭,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當晚索性就住在了公事房內。
晚上雖然不能乾細活,卻可以點著火把,和稀黃泥,造空心泥箭頭,用手搖石磨打磨已經削成雛形的木箭杆。
李中易一邊到處晃悠,一邊心想,除了流水線作業之外,完全可以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的造箭,打磨、上箭頭。
據李中易自己的估算,按照三班倒的模式開展工作,造箭的效率,至少會提高50%以上。
彆的都還好說,熟練的鐵匠也就謝小三一個人,這就極大束縛了生產的效率。
腫麼辦呢?
李中易暫時沒有彆的好辦法,隻能自己親自上陣,亦步亦趨的跟著謝小三學習炒鋼之法。
經過一天的暴曬,一夜的烘烤,可使用的空心泥箭頭,已經有一千多隻。
謝小三炒鋼的時候,李中易就手拿炭筆,和一疊白麻紙,站在他的身旁,仔細的盯著他的每一個動作,有不清楚的,就反複的詢問,直到搞懂為止。
經過仔細的觀察,李中易發覺,謝小三很多時候也僅僅是憑經驗推斷而已,並沒有精確的操作指南。
李中易覺得,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生鐵和木炭的混合比例,一是鐵水熔化後,有什麼反應?
第一個問題,謝小三用一把不太準的杆秤,給予了回答,四斤生鐵塊砸碎之後,搭配八斤木炭。
李中易也不知道謝小三的這個比例是從哪裡來,目前為了應急,隻要頂用,也就足夠了。
至於攀登科技樹的事,以後有的是時間去實驗。根本就是急不來的事。
謝小三告訴李中易,出鐵水的密封口的溫度,如果隔著三尺遠。都能夠感覺到驚人的燙度,這就說明鐵水化了。
李中易一陣無語,不過,好歹他有了個參照物,寥勝於無罷了。
早上第一爐鐵水出爐的時候,李中易全程觀摩了一遍,他發現。謝小三確實時不時的就伸手,隔著空氣試探密封門的燙手程度。
嗯,儒門士大夫根本瞧不上低賤的工匠。很手留下文字的記載,導致很多工匠的獨門絕技,隻要經過戰亂或是火災,就會失傳。
這一次出鐵水。由於李中易事先安排好了幾十個工匠。擺布好空心泥箭頭,謝小三倒鐵水的進度,倒是加快了許多。
這一爐鐵水,一共灌注了三百支隻泥箭頭,李中易琢磨著,除了謝小三之外,如果再多做幾隻耐火的坩堝,速度還要加倍。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一直懸在李中易心頭的大石頭,終於舒了口氣。
望著正往煉鐵爐內加料的謝小三。李中易的腦子裡忽然冒出一個念頭,能不能新建一座小型的煉鐵爐呢?
據李中易的觀察,謝小三操作的這座煉鐵爐,一次出鐵水,也不過是三百餘斤罷了。
由於帶兵駐守造箭坊的換成了慕容延釗,李中易已經不缺鼓風的壯漢,頂多每天搞來一頭豬罷了。
豬肉便宜,即使有些腥騷味,作菜的時候,隻要多加一些茱萸和香料,倒是可以遮掩一部分膻腥。
聽了李中易的問題後,謝小三摸著腦袋說,造這樣一座煉鐵爐,至少需要十天左右,而且還需要耐火的粘土之類的東西都齊全。
李中易一聽,心裡就滿意了,有慕容延釗的軍漢打下手,隻要他搞齊了耐火材料,甚至可以同時造三五座煉鐵爐出來。
李中易是中醫大家,對於煉鐵很陌生,可是,做實驗用的坩堝,他卻是知道一些主要材料,比如說,粘土,石墨、石英等熔點高的物質。
李中易在後蜀國,煉仙丹忽悠孟昶的時候,所造的丹爐內壁,就加了粘土和石墨。
超級耐高溫的坩堝,其主要成分,李中易是知道的,也就是氧化鋁,或是剛玉。
以現在的條件,短期內肯定沒辦法用實驗室的方法,提純氧化鋁。不過,李中易可以通過將含矽很多的粘土,製作出非常耐高溫的坩堝。
由於隻需要從攪拌的鐵水坑中舀出鐵水,李中易覺得將小坩堝做成舀水的木勺子大小即可,反而方便了操作的便利性。
煉鐵爐旁邊,到處都是用剩下的粘土,李中易看了之後頻頻點頭,黑色的石墨和石英倒是不常見。
不過,這不要緊,鐵水出爐經過攪拌之後,其溫度已經隻有幾百度而已。李中易粗略製作出來的小坩堝,應該至少抗得住一千度的高溫灼燒。
動手製作的時候,李中易考慮到還是需要大一點坩堝,索性就一起做了。
李中易在粘土的中間,挖了個大洞,然後不斷的加水,水多加粘土。等這些粘土半乾半濕的時候,李中易索性親自動手,捏出十隻小號的帶柄坩堝,又做了五隻和謝小三所用的坩堝,大致差不多的形狀。
趁一窯鐵水出爐的時候,李中易讓謝小三順便把他做的坩堝以及作為燃料的木炭,一股腦的都塞進了不大的爐內,然後用粘土將窯門封死。
五十名軍漢,光著膀子,揮汗如雨的輪流推拉著鼓風的囊,爐溫一下子就上去了。
一個多時辰後,李中易感覺到差不多了,就讓謝小三捅開密封的粘土,用火鉗將大大小小的坩堝,一一取出。
李中易仔細的檢查了一番,小坩堝的長柄壞了兩隻,大坩堝倒是都完好無損。
大功告成!(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現在是325票,如果晚上能夠超過345張月票,司空一定在淩晨加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