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妖星救宋(1 / 1)

調教大宋 蒼山月 1363 字 25天前

“範卿是說,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經營一間瀕臨倒閉的果酒作坊,短短兩月就營收萬貫?”

隨著範仲淹的講述,本來還有些氣結的趙禎逐漸平靜下來,竟對範仲淹嘴裡的“故事”入迷起來。

“正是。”

“可若如卿之言,這酒坊雖經營有道,卻致使鄧州豬油價格騰貴,也不值得誇耀吧?”

“回陛下,鄧州油貴不假,臣與尹洙當初也有此擔心,但是那少年卻給我等算了一筆賬。”

“哦?”趙禎來了興致,一個蒙童能算出什麼賬?

“現在的嚴河坊,傭工不足百人,年產新酒不足五萬斤,但是,今秋鄧州果農收入卻翻了近一倍!”

趙禎一震。

但馬上也就釋然了,這種名為醉仙的果酒銷路好,果農自然最先受益。

範仲淹繼續道:“而且為了擴大產量,嚴河坊實行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手段。”

“什麼手段?”

“嚴河坊與果農提前簽訂供果契約,今後幾年的果產,果農根本不用擔心銷路。”

“對於那些想開山種果樹,又無本錢的佃戶,嚴河坊還以極低的利息放貸農戶,鼓勵果品種植。初步估計,明年鄧州一地可新種果樹萬餘畝;三年之後,新樹結果之時,嚴河坊的產能將達到七十萬斤;五年之後,可超一百五十萬斤。”

“一百五十萬斤!”趙禎有點沒反應過來。如果這家私營酒坊可產酒百萬之巨,那得多大的場麵啊?

“是的,一百五十萬斤!”範仲淹鄭重地重複著這個數字。當初,他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也著實受驚不小。

“一百五十萬斤果酒,需果林最少兩萬畝,解決了七千戶佃農的生計。”

“七千戶?”趙禎的神情凝重了起來。

按戶部統計,大宋現有在冊治民一千萬戶,人口兩千餘萬。七千戶就是一萬五千多人,這絕非一個小數字。

“除了果農,還還有養-豬戶,按嚴河坊現在收購豬油的價格,養-豬戶每頭活豬就要多收近一貫錢。巨大的利潤致使更多的農戶開始飼養活豬,以圖暴利。五年之後,單單一個嚴河坊對生豬的需求量就高達每年七千五百頭。按平均每戶每年出欄三頭活豬來算,可養民二千五百戶。”

二千五百戶,又是五千多的百姓有了飯吃,加在一塊就是兩萬人口。

這還不算完,範仲淹繼續羅列道:

“還需酒工二千人。陛下知道,酒工不論在哪兒都是稀缺人才,傭資比平常傭工高上不少。一個酒工就可以養活一家子人,這兩千酒工就是二千餘戶百姓的生活支柱。”

“....”

“需煉油、裝壇、搬運雜工五百人。”

“....”

“另漕運平船運輸各地,此數難計....”

“從果品種植到酒品的運輸銷售,林林種種加在一起,一個酒坊就可帶活數萬宋民。”

這裡,唐奕玩的是一個後世的農村合作社製度。

酒坊貸款給農戶,讓農民種果樹。一來保證了原材料供應;二來也為那些無地無產的佃農謀了一個出路,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集中化作業的製酒模式,也吸引大批自產個體向其靠攏,進而形成更大的規模。

這一套東西,至少超越這個時代幾百年的時間,今天的大宋就算有人懂,有人也這麼乾,但也絕對沒唐奕玩得大,玩得精。

.....

“臣仔細地算過了,五年之後,單一個嚴河坊及圍繞它而衍生出的產業,鄧州每年在酒稅、農稅、商稅,還有槽稅上,就可增錢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趙禎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他被徹底震驚了。

朝庭一年的財收不過六千萬貫,一個酒坊就能帶來三十萬的財稅,讓他怎能不驚!?這已經抵得上每年賜與遼國的歲幣了。

“如卿所言,那個叫唐奕的少年還當真是個天才.。”

範仲淹苦笑道:“何止天才,尹洙給他起了個貼切的綽號——妖孽!”

“妖孽......”

趙禎心道,要是這樣的妖孽再多幾個,那他也就不用為財稅之事發愁了。若不是朝庭這幾年收支難平,他也不至於要硬著頭皮改革了。

想到這裡,趙禎不由問道:“此事雖是利民好事,但與卿一心請辭又有何乾?”

“關係很大!”範仲淹沉聲道:“臣與陛下一樣,當第一次聽說嚴河坊之事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此事不妥!’有違民生。”

趙禎點了點頭。確實,若不是範希文算了那筆賬,他的第一反應也是油價騰高,不利百姓。

“我們隻看到了最表麵的東西,而那個妖孽確比我們多算了一筆大賬,單就財商之道,臣還沒見過比唐大郎看得更遠的。”

趙禎慚愧一笑,“卿不是說了嗎,那是個妖孽。”

範仲淹抿然一笑,“陛下知道臣是怎麼注意到這個少年的嗎?”

“臣第一次與之相遇,就被這小子罵了一頓....”

“哦?”趙禎心說有趣,大宋敢罵範希文的,可是不多。

“用他的話說,慶曆新政,狗屁不通,早點收場,對誰都是好事。”

本來還一心期待,想要聽聽的趙禎臉都綠了。這哪是罵範希文,這是在罵他啊,慶曆新政可是他一手促成的。

範仲淹看趙禎的臉色不對,急忙道:“陛下息怒,待臣細細道來。”

於是,範仲淹就把當日唐奕的那套階級理論和趙禎細述了一遍。聽得趙禎後背一陣陣的冒涼風,這樣的言論怎麼可能是一個十四歲的蒙童說得出來的?這哪裡是什麼妖孽,簡直是妖星。

“真正讓臣動容的,是他後來說的一段話。”

“什麼話?”

“他說,宋之疾已痼,朝堂之上靠幾人之言,難愈也。”

“不在朝堂之上?那在哪裡?”

範仲淹搖搖頭,“起初臣也不知道,但是親眼見識了嚴河坊的崛起,臣似乎有了一點模糊的認識..”

“陛下想想,一個果酒作坊就把一州之地聯通起來,帶動數萬百姓的生計,那要是彆的呢?”

“唐大郎還說過這樣一句話,當大宋南貨北通,東西串聯之時,當我們從先民的原始經濟體製裡跳出來的時候,那大宋也就有了一個比百萬雄兵更加可怕的武器。”

“什麼武器?!”

“錢!”

“錢?”

“對,錢!”範仲淹重重地點頭“按唐大郎的說辭,那是一把覬覦天下的絕世之劍,殺人不見血的妖刀。”

“何意?”

“臣想不通,就算是唐大郎也隻有一個概念。所以臣要盯著他,一麵找到朝堂之外的救宋之路,一麵把這個孩子扶正,讓他不要誤入奇途。”

“....”

趙禎直到此刻才算明白,範希文真的不是在要挾他,也不是要棄他而去。他的心還未死,血還未冷,隻不過想走另外一條報國之路罷了。

“聖恩之隆,臣不敢忘,國之憂患,臣亦不敢辭。但是,臣想換一個方式報國,這一次我們敗了,但早晚有一天,陛下要重談改革之道,臣想幫著陛下把更多的種子播種到後人心中!”

.....

送走了範仲淹,趙禎正襟坐於案前,久久未動。

一方麵,範仲淹忠心不改讓他心懷大慰,另一方麵,他是真舍不得把範仲淹放回家鄉。就像他一開始的時候說的,幾十年為君為臣,除了主從之誼,亦有師友之情。

“陛下...”李秉臣陪站了良久,終還是忍不住輕喚皇帝。

“嗯?”趙禎回過神來。

“皇後與其長弟在殿後求見,您看,見,還是不見?”

“皇後來了?”趙禎一愣,頓了頓才反應過來,“那還不讓她們進來,豈有不見之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