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京。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禦河畔,柳樹已經垂下綠絲絛,遠處的田野也是一片綠意。
複興三年的春天,是一個寒冷的春天。
但對於大華的百姓來說,這個春天卻又很火熱。
大華皇太子今年春節沒回京朝集,但他卻為朝廷獻上了一份極特彆的珍貴賀禮。皇太子張璟在春節期間向倭國發動了春季攻勢,原計劃三月踏平倭國。結果實際上,僅用了一個月,就連平倭國山陰山南兩道,然後錦衣衛扶桑局更是大發神威,他們一個軍事情報部門的扶桑分部,居然在難波弄起了上萬人的第五縱隊。
皇太子的民兵還沒打過去,錦衣衛的第五縱隊已經把倭都拿下了,錦衣衛的行動隊更是直接斬首了倭國女皇。
海軍副司令劉仁軌隨後登陸難波,將大華軍旗插在了倭國宮殿。
女皇被斬首,國都被攻破,剩下幾道的幾十個令製國的守護大名們再無戰意,幾乎是一夜間就全都上表臣服。
一夜之間,倭國平定。
這距離皇太子張璟的三月平定倭國計劃,才剛過了一半時間。而距離劉仁軌對馬擊敗倭軍,反擊登陸唐津也才剛剛三個月時間而已。
平定倭國,大華東征也順利完成。
新羅、百濟、倭國三國滅,大華拓地數千裡,新增人口一千餘萬。
大華帝國的人口總數,也正式突破了一億大關。
戶部尚書興奮的向內閣上報,內閣同樣是一片歡欣鼓舞,內閣第一個五年計劃裡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人口破億。而現在才是複興三年的年初,第一個五年還沒有過一半,他們就提前完成了人口破億這個重要目標。
今年春天的好消息並不止這一個。
剛剛結束的大華複興三年科舉大比,朝廷一次性錄取了一千八百名進士,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以往每年錄取五百名進士,隻有複興三年的特科錄取了一千名,而今年居然一次性錄取了一千八百名進士。
簡直是喜大普奔。
這讓今年榜下捉婿的貴族高門,都大大增加了選擇機會。
另一個好消息,則是漠北的歸附。
漠北納入大華帝國,成為分封國,貴族院已經通過決議,一次性在漠北分封八百個諸侯。
雖然中間發生了回紇可汗與黠戛斯酋長的私怨仇殺一事,導致吐迷度父子被殺,但這隻是一個小插曲。
沒有人在意這個吐迷度,雖然他曾是回紇可汗,曾經擁有一半漠北之地,麾下有控弦之士二十萬。
但大家很快遺忘了他。
回紇很快選了一位新的汗王,這是出自回紇另一強部的酋長。他很高興的接受了大華皇帝的冊封,成為了回紇國公。
至於藥葛羅家族,馬上被回紇其它諸部撕的粉碎並被瓜分。
“陛下,貴族院已經通過了八百諸侯分封的決議。內閣也準備好了對漠北諸侯的冊封儀式。”
內閣首相馬周和貴族院長魏征在早朝時,向皇帝稟報。
漠北分封之事,對於朝廷來說意義重大。雖然漠北是個許多人瞧不上眼的地方,漠北有的,漠南燕北西域甚至是青藏都有,但對於大華朝廷來說,漠北就跟吐蕃是一樣的。
這地方雖說很一般,占了也不會增加多少收入什麼的,但若是不將之納入大華,那這地方就會是個瘟疫之源,混亂之源。
不對他們加以管製,以遊牧民族的天性,早晚還是會對中原形成威脅,哪怕他們隻是騷擾襲邊,這也是讓人討厭的。
現在終於達成了分封協議,這當然是好的,哪怕大華在這次分封裡,其實也是有所保留,畢竟給了鐵勒諸部五百多爵位和封地,但總體來說,大華也一下子分封過去了二百多個諸侯。
而且有了這次分封之後,漠北就算徹底的進入了大華的管控了。
一塊塊封地劃分之後,就不再允許輕易越界,各部的汗王、酋長們,實際上也被架空了,各封地互不統屬,漠北的鐵勒九部變成五百多個封國,使的成為一盤散沙,難以再對大華形成威脅。
張超和朝廷對於這次分封儀式都很重視。
一定要大加操辦,一次冊封漠北八百諸侯,要弄一個很隆重盛大的儀式。
這次儀式過後,漠北就不再是威脅了。
“明日則天門授封諸侯,百官觀禮!”
正好各地朝集使和各地諸侯們也還沒開始返京,正好共同觀禮見證這一刻。
大華帝國又增添八百諸侯,可謂是更加強大。
時至如今,大華在漠南、漠北、遼北,在信度在河中在大夏在西海在山北,擁有了八個分封諸侯領。
每個領少則五百,多則一千多,擁有了總共七千多個實封諸侯。小的男爵隻擁地十裡,大的國王連地五六百裡。
這麼多大大小小的諸侯,遍布大華的各方邊疆,封地犬牙交錯,相互牽製。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分封貴族集團。
而大華朝廷這些年,也同樣是不斷的擴張。
朝廷直轄的領地擴張了許多,遼西、遼東、朝鮮、樂浪、帶方、扶桑、呂宋、林邑、扶南、安南、越南、西域、青海、燕北、饒樂、鬆漠、嶺東、綏遠,另外還有不少朝廷直接控製的海外領地。
“漠北平定後,大華的北方從此可高枕無憂。而平定東海後,大華的東方也從此無患。現在的大華,算是徹底的從北邊和東方騰出手來,可以全力著手南方和西邊了。”
早朝結束後。
張超召開禦前會議,大華最核心的重臣們參與。
北邊和東邊平定,這超出了此前預定的時間。現在朝廷也要適當的調整下戰略布局。
雖然北邊也還有室韋、靺鞨以及流鬼、夜叉等許多大大小小的部族,但現在這些遙遠的北方部落,也都已經是名義上臣服大華,成為了大華的分封諸侯國。在大華把漠北以及遼北等地穩固之前,其實大華已經不需要再向更遠的北方進軍了。
打室韋、靺鞨人,還不夠軍費開支。
既然他們臣服了,那就省了這個事了。
東邊,也已經沒有敵手了。再往東,還有美洲,但隔著好幾萬裡,根本算不上。
“帝國下一階段,我認為還是應當重點用兵中南半島,同時兼顧開發南洋。至於西邊,咱們現在是中立態度,隻要羅馬和阿拉伯人都能夠遵守與我們的約定,那我們就跟他們繼續貿易好了,賣賣軍械還能大發其財,沒必要去趟那渾水。”
首相馬周的對外策略,並不保守,他是支持朝廷對外擴張的。但他的擴張策略,又還比較穩。他向來主張朝廷應當對周邊用兵,加強征服開拓,將之變夷為夏。
至於什麼太遙遠的西方,那裡就算富裕就算地大又如何,距離就是最大的困難。所以隻要能夠保持貿易就好了,隻要羅馬和阿拉伯這兩大帝國,願意一直承認與大華議定的邊界協議,不主動來犯,那大華就一直坐山觀虎鬥好了。
反倒是在大華的南麵,這才應當是大華全力經營的方向。
黔中、劍南、雲南、青海、廣西、安南這些地方,還有待加強開發,特彆是許多蠻夷部族還不服王化,大華要加強推進改土歸流,把這些地方納入真正的統治,不能再讓那些土著逍遙自在了。
而更南邊的中南半島,什麼水陸真臘什麼驃國等等,不推平他們還留著給兒孫們來做嗎?
趁著現在半島沒什麼真正強大的勢力時,正好把中南半島踏平,讓這片土地徹底成為中原帝國的一部份,從此北及凍土,南至大海,都是帝國本土。
這樣一來,朝廷對信度那片沃土的控製力,也能大大加強。
馬周的這種想法,其實還是中原本位製度,是中央集權的體現。朝廷可以分封諸侯,但這並不能影響中央集權,並不能讓朝廷更強大。
把中南半島納入大華朝廷直轄之地,這正是中央集權的體現。
房玄齡對此則是持有些保留態度的。
在他看來,中南半島其實沒有什麼可稀罕的。
那裡除了高山峻嶺,到處叢林,還有什麼?螞蝗和瘧疾嗎?
水陸真臘和驃國、狼牙修什麼的,遠不如百濟新羅和倭國有價值,要是按他的想法,那些地方其實直接分封掉好了。讓諸侯們去征服開拓,朝廷還能省心省力。
朝廷管轄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把雲貴川這些地方改土歸流,真正納入統治就已經足夠了。
當然,皇帝要堅持把中南半島列入征服計劃,將來征服之後還要由朝廷直轄,房玄齡也並不反對。
談到後麵,禦史台的鄭元璹提出一個問題。
“如今倭國已經平定,東征行營也可以罷撤。現在扶桑擁有三個民兵師和一個朝廷正規軍,兵力超限,請問是否削減撤除一些?”
倭國平滅,如今改名扶桑道,為朝廷直轄領地,但又劃為太子采邑。朝廷派出宣撫使等官吏,但又受太子的節製。太子親自坐鎮扶桑,管理這片地區。
太子的采邑私兵額為一萬五,而他的民兵上限為兩萬,這些都是寫入憲法的。而如今,扶桑卻有正規軍兩萬,民兵三師六萬,這還沒算上朝廷的朝鮮艦隊。
“陸軍的那個軍暫時先留在扶桑,等那邊局勢更穩一些再調回。至於扶桑的三個民兵師,第一零三師,再過兩月也要調回遼東遼北等地。剩下兩個扶桑民兵師,一萬五改編為太子的采邑警衛隊,兩萬則保留為太子采邑民兵。”
“還剩下五千,則改編為稅警部隊。”
張超思考了一下後說道。
禦史大夫鄭元璹有些疑惑的問,“五千稅警部隊?專用於征稅的?”他還是頭一次聽到稅警部隊。
“關於稅警,這是朕的一個新打算,今天正好跟大家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