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首相,馬周也還是很有自覺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哪怕如今實行這個內閣責任製,哪怕他可以直接不經皇帝而批示奏折,處理朝政。
但他不過是皇帝的大管家而已,還是有任期限製的。說是內閣宰相最多能兩任十年,但又有一個每五年改選三分之一的限製,因此有些宰相是做不到兩任的。
他也相當清楚,做出了政績,那是在皇帝的領導下,是皇帝的領導有功。若是出了責任,自然就是宰相辦事不力。
內閣首相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國家那麼大,疆域萬裡,百姓億萬。他這個首相,在內閣裡都還有另外八個宰相,說是群策群力,但也充滿競爭。而翰林院,又是專門盯著他們的。
內閣既決策,又執行。
可有時千辛萬苦想出來的決策計劃,翰林院卻可能找出理由否決不通過,他隻能拿著退回來的決策計劃,與內閣諸相們一起再商議修改計劃。
更彆說,還有禦史台整天盯著他們。
那更是一群完全不乾實事,就盯著辦事找麻煩的家夥。
他們不像翰林院,翰林院負責審議封駁,否決他們的計劃,總還能列出個一二三四五各種理由來,得很充足。
可禦史台那些人,他們彈劾人,哪裡需要什麼證據。
他們擁有風聞奏事的權力,就算是聽到點流言蜚語,都能因此彈劾。他們不需要自己找證據,讓你找證據來辯護。
甚至議會那裡還有兩院議員一堆人呢。
而首相最不自由的地方還在於上麵還有一個皇帝。
那才是真正的婆婆。
不管是提出五年計劃,還是各種其它方麵的重大決定,那肯定得先向皇帝請示彙報的。
尤其皇帝還是張超,這種威望無比的皇帝,哪怕有憲法限製皇權,但很多時候,皇帝的中旨,比朝廷正式的詔令還管用。
皇帝一句話,比誰都管用。
有時,馬周覺得遇到這樣的皇帝是好事。
因為大方向他拿了,他隻負責執行就好了,重大決策,皇帝會召開禦前會議,與重臣商議拿出決策,這讓他壓力小了許多。
而且皇帝在重大決策上,還從來沒出現過什麼大問題,跟著皇帝的指揮走,總是對的。
做為首相,有時也還得為皇帝背鍋。
明明是皇帝的意思,但皇帝不想出頭,他就得站出來。
上次太子采邑,事情辦的挺順,太子還記了他一個人情,這是好事。
可現在,皇帝采邑,卻很棘手了。
“無輔,陛下怎麼會突然提出這事來呢?這不是添亂嗎?這可不是太子采邑,隻怕一提出來,到時肯定就群情洶湧啊,咱們內閣若是出頭提議,到時可就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內閣會議上。
馬周把話題剛一提出,結果諸相就都炸了。
誰會不知道這事情是皇帝的意思啊。
問題是,這次的事情跟上次的事情性質不一樣啊。
太子隻是個儲君,實際上隻是學習政務,並不能直接掌握什麼國家權力,因此,皇帝說給他一塊地,讓他練練手,也給他點收益,大家覺得,這沒什麼不對。反正那地現在也不是朝廷的,離中原也遠,給了就給了。
可現在皇帝得寸進步了。
說皇帝也要一塊采邑,還一要就把南洋的諸島差不多都要過去了。
楊師度搖頭歎道。
“本來呂宋等封地原是張家的,但陛下登基後自己說要收回朝廷直轄,這才多久,半年不到,陛下又要將之設為皇帝采邑。這簡直就是朝令夕改啊。而且,上次朝廷收回這睦封地,可也是花了錢的,現在又要拿給皇帝做采邑,我怎麼感覺,這是一個套路啊,皇帝在坑朝廷的錢!”
褚遂良聽了哈哈大笑。
看起來確實像。
張超上次把張家的封地還給朝廷,打包賣兩億,是分期付款。可現在張超又要把其中好幾塊封地劃給皇帝做采邑,這確實有坑朝廷錢的嫌棄。
雖然說大家也知道這是個玩笑話,皇帝不缺錢。
而且張超就算要坑錢,也並不是就不能說的過去。畢竟那些領地原先是張家的,在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下,張超把封地給朝廷,然後賣錢,說的過去。
張家私產嘛,朝廷是公家的嘛。
而現在張超說把這幾塊封地再給皇帝做采邑,似乎也正常。皇帝采邑,這就跟皇帝的宮廷開支一樣,應當算是朝廷的開支。
公是公,私是私。
“我也想不明白,陛下要那點采邑做什麼呢?那麼遙遠,全是荒島和土著蠻夷,一年也收不了幾兩銀子稅收。”
“我覺得陛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那采邑私兵。”
“十萬,嘖嘖嘖。”岑文本也不斷嘖嘖有聲。
皇帝還真是敢說,開口就要十萬兵額。
一男爵不過一千兵額,一個親王也不過一萬,太子也不過一萬五。
皇帝卻要十萬。
簡直就是漫天要價啊。
最大的問題還是皇帝要兵乾嘛?
宰相們都是聰明人,想的到朝廷兵和私兵的區彆,可是皇帝為什麼需要一支這麼多的私兵呢?
難道皇帝要重走承乾走過的老路?
“我覺得不像,估計陛下也隻是想多幾分保障而已。就算擁有采邑和私兵,也不代表陛下就會做什麼。”
褚遂良道,“但卻代表著能做什麼。”
一把劍,懸在頭頂的利劍,他能落下,但還沒落下,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
“我覺得這實無必要。”褚遂良很不客氣的道。
皇帝已經是天下之主,如果說皇帝想要增加點收入,弄塊采邑收稅什麼的倒也尋常。可如果皇帝是衝著那私兵去的,這就有些危險的苗頭了。
大家當然相信張超不是瘋子。
可大家擔心的是,現在開這個一個頭,那以後的皇帝也繼承采邑和私兵,那今後的皇帝能保證跟張超一樣英明?
若是以後出了一個昏庸的君王,或者說如承乾如李世民一樣的那種想有所作為又有能力的君王,到時他們要收權,要重振皇綱,這怎麼辦?
如果大家不同意,他們是不是就要組織自己的私軍入京勤王?
頭痛啊。
馬周捏著下巴。
“陛下漫天要價,那我們就落地還錢,買東西不也還有討價還價嘛。皇帝采邑,我看可以設立,這個沒有什麼問題。反正陛下又沒要求在中原設立皇帝采邑,呂宋等幾島,都還是荒的。相信也沒多少人會在意的,關鍵是這個私兵額的問題,十萬太多。”
“要不兩萬吧!”岑文本道。
太子是一萬五,皇帝兩萬,也不少了。
“要我說,采邑地方也太大了。不如就劃一個呂宋群島吧,真給那麼多地,陛下肯定也開發不了。”
內閣裡。
九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語,反正大家都覺得皇帝開的條件挺離譜的,你說你要三萬多個島乾嗎?
那麼多島,你開發的過來嗎?
就算要圈地弄自留地,可也用不了啊。
以呂宋群島為皇帝采邑,采邑兵額兩萬。
呂宋群島其實島也挺多,大小八千餘島,不過反正都是些荒島,又不是琉求、海南,甚至連耽羅島都不如。
商議許久,算是得出了一個討價還價的條件。
“那我去跟陛下請示一下。”馬周道。
禦書房。
張超早料到馬周會來。
“怎麼樣,內閣談出一個什麼結果來?”
“呂宋群島為皇帝采邑,采邑兵額兩萬。”
張超笑笑。
“老馬啊,過來坐。”
“你明白朕為何要這個采邑嗎?”
“似乎明白一點。”
張超點頭,“朕有時也很猶豫,也是想著如何讓這大華朝長久延續下去,也長久的安穩下去。你熟讀曆史,也應當知道,長治久安是繁華富庶的根本,而要長治久安,關鍵是什麼?是穩定,沒有穩定就沒有一切的基礎。”
“什麼最穩?三足鼎立最穩,比什麼四隻腳五隻腳都立的穩。朝廷、諸侯,還有皇帝,朕以為這就是大華帝國的三隻腳。”
張超以三足鼎做比喻。
皇權、責任內閣製以及議會。
這三者其實代表的正是皇帝、朝廷和諸侯。
現在皇帝和朝廷的關係有些太模糊,尤其是憲法之後,皇帝將大權交給內閣,確實變的較虛。現在他是開國之君,當然不虛,但以後,可能皇權就會很虛。
皇權太盛不是好事,但太虛肯定也不行。
需要平衡。
平衡如果被打破,就會危險。
所以現在張超尋求的還是讓這個結構更加穩固。
太子采邑,是為了讓太子地位更安穩,也是給太子更多鍛煉的機會,同時也是增強皇權保證。
現在他又提出皇帝采邑,其實出發點也是一樣的。
“老馬,就以呂宋做為皇帝采邑,另外兵額改為一萬八吧。”張超出人意料的主動退了一步。
直接答應了四群島減為一個群島,並連兵額也減到了一萬八。
“老馬,朕的誠意也拿出來了,朕的出發點你也明白,所以呢,這就是底限了,你想辦法去談,並且談成。”
馬周點了點頭,“臣一定儘力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