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和先王之事,皇帝可以自說自話,然後逼著天下人接受這個設定。
就像當初劉邦立黑帝廟。
但接下來的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劉徹回到自己的禦座上,看向群臣。
“除此之外,朕詔諸卿前來,還有一事……”他招招手,對一直侍立在禦階之下的汲黯吩咐道:“尚書令,請將天下堪輿圖取來!”
“諾!”汲黯躬身一拜,趨身退入殿中一側的偏殿,不久後,他就與幾位尚書郎,合力捧著一副全新的紙質地圖,出現在了劉徹麵前:“陛下,堪輿地圖已到!”
“打開吧!”
“諾!”汲黯恭身,然後與那幾位尚書郎,一起捧著地圖的兩軸將之攤開。
這是一副全新繪製的漢室天下地圖。
與過去繪製在絲帛以及木板上的地圖相比,它更大也更詳細更具體。
劉徹也站起身來,凝視著這副地圖。
秦並天下,四十有八郡。
漢興,丟掉了其中七郡。
分彆是南海、桂林、象郡(南越)、閩中(閩越)、東海(東鷗)、雲中、九原。
時至今日,漢室通過或武力或外交,收回了其中五郡。
唯有閩中和九原,依然沒有回歸。
其中閩中郡的問題,預計不會動用軍事手段,在南越基本為中央控製後,閩越的回歸是自然的事情,是曆史的必然。
而九原郡,這個秦趙故郡,卻依然陷落在匈奴人手裡。
趙武靈王營造的高闕要塞和秦始皇下令建造的陰山防線,至今為匈奴所用。
這讓劉徹看了,也有些恨意。
當然了,除了這些不開心的事情。
自然也有喜事。
今日漢家疆域,比起秦朝,擴張了一大半!
主要疆域擴張,來自於安東都護府。
今天的安東都護府,下轄四郡三國,地方方圓三千裡,幾乎是半個中國了。
它的疆域包含了整個半島,以及後世****的遼寧省大部、黑龍江省的全部以及吉林省的一部分和烏蘇裡江流入遠東境內的部分領土。
這還隻是有漢人到達過的範圍。
劉徹地圖開疆畫的那條線,幾乎將整個後世的勘察加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流域統統劃到了自己的碗裡。
甚至很可能畫到了白令海峽裡麵去了……
保守估計,僅僅隻是勘探這些地區,派個漢軍過去插個旗子,立塊石碑,恐怕都要十幾二十年的功夫。
所以,劉徹也不敢真的將那些連半個人都沒有的地方,堂而皇之的畫進了自己與群臣們要閱覽的漢室堪輿圖裡。
不然,還不被人笑話死?
當然了,在太學和武苑裡,劉徹毫不客氣的將包含了那些地區的地圖掛在了太學和武苑的地圖室內。
哪怕,離開懷化郡,漢室就對外麵的一切,都茫然無知。
去懷化控製線以西,整個地圖,就是一片空白。
隻用了個大大的西瀚海作為名字。
但這就夠了。
不管是按照中國人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規則,還是後世歐羅巴的誰主張,誰發現,誰擁有的主權原則。
這些地方都是大漢帝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有本事來搶啊!
然而,即使劉徹沒有將目前還不知道到底包括了那些地方,是不是畫進了白令海峽或者太平洋的西瀚海也畫到這副地圖。
漢家今天的疆域,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了。
最起碼,今天的漢室實際控製地區,是北起雲中,南到交趾,西及巴蜀,東到朝鮮,幅員至少九百萬平方公裡的強大帝國!
任何看到這張地圖的人,都會為大漢帝國的偉大和輝煌,頂禮膜拜。
劉徹更是每看一次就爽一次。
在西元前,很少有人類能達成這樣的偉業。
以劉徹所知,當世,除了匈奴帝國外,並無第二個擁有這樣疆域的帝國。
但匈奴人已是手下敗將,不足為勇。
在劉徹眼中,匈奴人的土地和牧場,其實就跟當年晉獻公送給虞國的寶馬和良壁一樣,隻是暫時讓匈奴人幫忙保管而已。
三五年後,就要拿回來的。
其他群臣,看著這幅巨大的地圖,也是人人都麵露喜色,紛紛說道:“壯哉大漢,明哉陛下!”
劉徹卻揮揮手,說道:“今日,朕詔諸卿前來,也是想與諸卿先商議一下,本月朔望朝的政務!”
劉徹走下禦階,走到那副巨大的地圖前,指著地圖上的關中區域,雙手從函穀關開始,向前,一直推進數百裡,直到弘農郡的新安縣,才停下來。
“朕欲廣關以強本!”劉徹閃爍著興奮的神色,對著自己的大臣們說道:“遷函穀關於新安,並弘農為內史所屬!”
他抬起頭,告訴自己的大臣們:“此其一也!”
廣關,當然不會隻廣函穀關!
劉徹的手放在蕭關上,然後向前推移,將之一路推到常山腳下。
這裡在過去一直是代國的土地。
但是,今天,劉徹已經決意,要將這片土地納入大關中的範疇。
“朕意遷代王登王彭城,奉高帝廟,為徐王!”龐大的楚國,並不符合劉徹的心意,所以,他學習當年自己祖父的故智,將楚國一分為三。
彭城以東為徐國,彭城以北依舊為楚國,剩下的化為郡縣,以此保證,中央政府能管控這些地區。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舉措,關中同時向南北擴張了三百裡。
但這依然隻是個開始。
劉徹抬起頭,看向了地圖中巍峨的太行山。
假如,函穀關東移,蕭關北移。
那麼臨晉關豈能不動?
既命臨晉,當然要名副其實!
劉徹大手一推,將它越過黃河,直接推到了上黨郡的東南方,太行山腳下!
這樣,漢家關中的地盤,就大大增加了。
從此,關中中部,向東方擴張到新安,中部地區的北部,直抵太行山,與井徑古道相依從,北部擴充到代國,循著常山(恒山)山脈,越過太原,抵達了常山腳下。
關中麵積因此擴大了一倍多!
縣治從原先的六十八個,變成了一百五十一個。
下轄人口,從五十萬戶,變成了一百餘萬戶。
關中可動員的兵力上限,從最多三十萬,變成了閉著眼睛也能拉出五十萬。
更重要的是,廣關之後,關中將擁有一個龐大的可以養馬的地方太原和附近的地區,非常適合養馬。
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以當地為基地的。
而且,漢家的苜蓿草種植基地也在那裡。
群臣看著都是目瞪口呆。
唯有丞相周亞夫和禦史大夫晁錯能稍微鎮定一些。
因為,在事實上,過去四年,他們不止一次與天子、尚書們商討過廣關一事。
漢家國策,強本弱末!
在實際上來說,曆代天子都曾經做過廣關的美夢。
將函穀關東移,蕭關北移,臨晉東移,這都有過設想。
但,此事的難度,卻非同小可。
假如放棄函穀關,沒有了函穀關天險,萬一關東出了亂子怎麼辦?
就像吳楚之亂時,若無函穀關之險,吳楚亂兵就可能會去雒陽了,沒必要渡過黃河去跟梁國死磕。
另外,移關這種事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新起關隘,想要修成要塞,花費可不是一般大!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終於,周亞夫不得不問道:“陛下欲廣關,強本弱末,以實社稷,臣等皆拜服,唯陛下高瞻遠矚……隻是……”
周亞夫咬著嘴唇問道:“若函穀關天險不在,一旦東方有事,國家如何?”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唱雙簧了。
因為,周亞夫與劉徹早就研究過了函穀關東移後的問題了。
事實上,當年河東之行後,回來,再到登基,劉徹一直沒有放鬆過對函穀關東移的調查和仔細取證。
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先後派遣使者和官員數百人次。
終於,被劉徹找到了解決辦法。
函穀關東移,新安之險,顯然不足以為憑據。
當然,劉徹可以說,我可以在關內起潼關,鎮鑰關中!
但,關中人和大臣們並不這麼看。
因為,比起在關內的潼關,關外的關隘顯然更重要。
幾百年了,關中人習慣了函穀關保護自己。
要是一下子沒了,哪怕你拿出比函穀關更堅固和更險要的潼關,人家也未必買單。
畢竟,長久以來,函穀關就是人們心中的信仰和底線。
函穀關不失,哪怕關東打的再厲害,大家也權當看戲。
但函穀關一失,關中人馬上就會人心惶惶。
所以,需要給關中百姓和士民吃顆定心丸。
讓他們知道,雖然函穀關東移,但其依舊是保護關中的門神。
怎麼辦?
劉徹將手指在地圖上的新安縣以東,大概在弘農郡的東界上一點:“朕將在此設一關隘,為函穀關之犄角!”
群臣定睛一看,此地,正是弘農郡的陸渾縣,與新安縣恰巧就在一條直線上的南北兩端。
假如控製了此地,並且建立起要塞。
那麼,它就將與新函穀關,一道成為了全新的路上門神。
任何從東方來的敵人,都必須要麵對是打函穀關還是陸渾關的考慮。
他們甚至不得不分兵。
因為假如隻攻擊一個地方,那麼,關內的漢軍就可以從另外一側進行增援。
所有將軍都知道,假如在攻擊堅城時,被敵人援軍打擾,會有多麼尷尬。
自古以來,想要攻克堅城,必先解決其援軍。
但問題是,關中大本營就在後方,想要攻克這兩個關隘,並不會比原先的函穀關更輕鬆。
但,群臣們還是不放心。
“陛下所慮,確是詳細,隻是臣恐百姓擔憂……”有人弱弱的說道。
劉徹也點點頭,知道,這是民心民意的問題。
這就好比後世,忽然有一天,****領導說:東風快遞不合時代發展了,俺們將推出全新的西風係列快遞業務,保證比東風快遞更好更安全。
但人民群眾已經習慣被東風快遞的真理保護,恐怕一時半會也很難接受所謂西風快遞。
倘若****領導還告訴大家夥,大蘑菇也不合適了,西風快遞將使用噸位更大更強的殲星蛋,保證一發糜爛數萬裡。
但人民群眾恐怕會更加難以接受。
大部分都會在看到了實際爆炸效果後,才會選擇接納這個西風快遞。
現在也是這麼個道理。
而且與後世不同。
此時大部分百姓,基本上都活動在自己家鄉,很少離鄉。
想要讓他們知道地理概念和軍事發展變化,難於上青天。
他們已經認準和信賴了函穀關幾百年。
皇帝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要讓他們接受。
有些難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