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節 雁過拔毛(2)(1 / 1)

“臣等參見陛下……”

因為不是正規的朝會,屬於皇帝忽然召見群臣,所以,群臣也沒有跟朝會時一樣,大禮參拜,隻是微微躬身致意。

“陛下詔臣等前來,可是有要務?”丞相周亞夫抬頭問道,露出了厚重的黑眼圈。

最近,漢家丞相府和禦史大夫衙門,是徹底忙成了狗。

去年秋八月,地方上報的去歲新增戶口和土地的數據,到了現在,已經到了必須確認和核實的時候了。

再不把這個事情搞定,再過三個月,就又到了確認戶口與土地增殖情況上報的時候了。

在秦漢兩代,戶籍與土地的管理,嚴格無比。

法律將天下的百姓,無論貴族官民奴婢,統統分為五個群體:王侯、官、民、市、奴。

編戶齊民的羅網之下,鮮有人能逃脫律法的管轄。

當年,秦朝時,秦始皇的親信,大宦官趙高犯罪,依然被依法除去官籍(史記。蒙恬列傳)。

到了漢室,對人口和土地的清查以及管理,比之秦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因為,漢室政權,比秦朝更依賴算賦。

老劉家的皇帝,隔三差五,就要宣布‘其除田租’‘除田半租’。

對土地田稅的征收,是能少就少。

於是,國家財政嚴重依賴於田稅之外的另一個大稅收入,也就是所謂口賦,實則就是人頭稅。

漢律規定,所有人,包括諸侯王和列侯,每年需要繳納一算(百二十錢)的稅賦,商人和奴婢倍之,另外,年十五還不嫁人的女性,也倍之。

到劉徹即位,宣布商人的人頭稅,加了一條,漢人奴婢以五倍之。

這筆人頭稅的收入,在整個漢室至今五六十年的曆史中,在多數時候,是超過了田稅,甚至是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漢室天子也借此政策,完成了其君權淩駕於一切之上的鋪墊。

道理很簡單。

自周以來,稅賦分開。

稅是國家開支,用來養官吏,以及應付平時開支。

而賦則是天下百姓和官民,供養天子,為其營造宮室、陵寢以及編組軍隊,抵禦外侮的。

當皇帝的小金庫裡的錢比國庫裡的錢多的時候。

丞相、百官,自然都要給皇帝跪下唱征服。

因此,漢室對戶籍的管理,實際上比土地嚴苛。

至少土地允許買賣。

而戶籍,卻禁止隨意脫籍。

依照漢律規定:諸脫戶籍,家長徒。

家族裡有一個人脫籍逃亡,戶口本上的戶主就要被叛徒刑。

太宗皇帝時,車騎將軍郅候薄昭也曾經寫信給淮南厲王劉長說:亡之諸侯,遊宦士人,及舍匿者,論皆有法。

而事實也是如此。

太宗皇帝十四年,河內郡守坐‘知亡人脫亡名數,以為保,免’。

一位相當於********的巨頭,因為企圖亡匿一個脫籍者,被摘掉了烏紗帽。

但在目前,漢室的情況,卻並非是逃亡百姓過多,以至於朝廷不得不收緊律法,嚴苛打擊逃亡士民。

目前,漢室國家總體上輕徭薄賦。

皇帝慷慨大方,揮揮手,就是田稅三十稅一,賦稅永不加賦。

在實際上,普通自耕農和小地主甚至佃戶,並不需要逃亡和隱匿。

因為,假如他們逃亡和隱匿在那些豪強地主名下,在實際上,他們要遭受更嚴重的剝削。

就像齊魯地主那樣,地主豪強不把自己的奴婢的最後一滴血榨乾是不會罷休的。

更何況,著籍對普通百姓的好處,遠遠大於壞處。

首先,就是可以合法的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

依照漢律規定,被登記在冊的土地和家宅以及個人財產,受到國家保護。

土地買賣需要由官府作保,並登記在冊。

沒有人敢隨意侵害和傷害他們的合法權益。

記載在石渠閣檔案裡的那一個個各種坐‘傷人’‘侵人民田’‘不償人責’‘役使過律’而被一擼到底的列侯,足以驚醒大多數貴族。

至於地方上的豪強要是敢隨意橫行不法,那麼,地方郡守一定很樂意在給自己增添一筆政績。

當然,這並不一定。

畢竟,法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地主權貴和官僚有太多辦法對抗法律了。

但總體而言,當前天下,大體平穩,小老百姓即使活不下去了,也還有路可走,無論是南下去東海郡拓荒還是北上安東,都是一條路。

官府還會統一組織,安排路上食宿呢!

至於關中就更簡單了。

地主稍微苛責一些,人家就跑去上林苑了。

隻要勤勞肯乾,是餓不死人的!

其次,著籍還可以獲得賜爵,漢家的爵位是可以變成錢的,皇帝隔三差五的賜爵,其實就是在發放福利,百姓可以在自己日子過的艱難的時候,賣掉自己的爵位,而買主通常是商人和地主。

所以,當前天下戶籍工作的重點其實並不是瞞報和漏報,隱匿人口。

因為地主和豪強們,早就被酷吏們‘調、教’好了,沒有人敢在沒有收買好地方官前就能安全無虞的瞞報和隱匿人口。

何況,現在瞞報和隱匿人口在經濟上並不劃算。

所以,現在漢室的戶籍問題,實則是地方官虛報和亂報人口與土地數量。

為了升官,下麵的官員,尤其是關東的地方官,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敢做的。

區區捏造戶口和田畝數量,又算個什麼?

有良心的,虛報個一成,沒良心的,虛報三五成。

這樣,就能將自己的政績做的漂漂亮亮。

反正山高皇帝遠,朝廷也很難發現自己的詭計。

許多的官僚,都是通過這樣的手段,得以升遷。

直到劉徹即位,考舉盛行,才開始讓這個問題浮出水麵。

下到關中地方亭裡的考舉士子們,不止一次向丞相府以及禦史大夫衙門,甚至直接上書劉徹,指出他們在地方看到了很多‘不存在’的戶口和土地。

明明他的官署的檔案裡,在某地有幾戶人家,還有土地,但跑過去一看,啥都沒有,光禿禿的,不是山林就是荒坡。

此事,引起了劉徹的注意。

雖然講道理的話,這些家夥這麼玩,在短期內,是雙贏的。

他們贏了政績,而劉徹拿了實惠捏造的土地和戶籍,照樣是要交稅服役的,但他們並不存在,於是,就隻好讓其他存在的人,幫他們買單。而這些稅賦,最終都會繳納到劉徹的口袋裡。

然而,劉徹知道,長此以往,肯定要出事。

於是,借著馬邑之戰的大勝之威。

劉徹下令,首先徹查和全麵清點關中戶籍和田畝。

自然,負責這個工作的是丞相周亞夫和禦史大夫晁錯。

這些天來,周亞夫單單是看公文,每天都要看十幾萬字!

常常工作到深夜,哪怕是休沐日,都要處理公務。

可謂是忙成狗了。

直到不久前,才把這個工作搞定,初步清理出了被虛報和捏造不存在的戶口和土地。

在這次劉徹傳召前,周亞夫正在晁錯的禦史大夫官邸做客,兩位三公關起門來,正在商量著該怎麼彙報。

實在是清查出來的真相,觸目驚心。

整個關中,六十八縣,有三十五縣有虛報和捏造的戶籍、土地情況。

總共有三千多戶和十幾萬畝不存在的戶口和土地。

這還是關中!

天子腳下!

出了函穀關和蕭關,天知道,關東和關北亂成什麼樣子了!

以天子的脾氣,若是知道了,必然又是雷霆大怒。

但這個事情,卻不是那麼好處理了。

因為,很可能會涉及整個天下的大半官僚,稍有不慎,就是大動蕩。

但不報告不行。

正發愁呢,天子的傳召到了。

此刻,周亞夫與晁錯的內心都是惶恐的。

因為,這個事情,雖然不清楚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可能是太宗,也可能是先帝時期。

但,卻是在他們任內被捅出來。

無疑,兩人都要擔責任,誰也跑不掉。

雖然周亞夫和晁錯,都不是那種擔不起責任,或者不敢擔責任的人。

但這個事情上麵,他們太冤枉了!

……………………………………

劉徹看著周亞夫和晁錯的模樣,自然也能腦補出一些問題來。

實際上,周亞夫和晁錯的工作進度瞞不過他。

按照製度,丞相和禦史大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報告他們的簡牘。

通過簡牘,劉徹很輕易就能知道,這兩人在乾嘛,工作進度如何。

更何況,還有繡衣衛作為耳目。

這個膿包捅的有點大。

但捅的好!

不把濃汁擠出來,遲早要出大問題!

長痛不如短痛。

拖延下去,二三十年,這個膿包恐怕就要變成癌症了!

但怎麼擠膿包,也是個技術活。

劉徹從沒想過能一口吃個胖子。

這個事情,隻能慢慢來,一步步,先關中,再三河,最後天下。

要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措。

想方設法,將這些官僚變成一小撮企圖危害國家社稷和天下安危的賊子!

現在,劉徹還不急。

“今天,召集諸卿前來,是因為朕剛剛接到了安東都督的奏報……”劉徹站起身說道。

周亞夫與晁錯頓時長出一口氣。

心頭一塊大石落下。

安東的事情,再大也就那樣了。

至少無法威脅到國家存亡和天下穩定。

“安東都督,在去懷化數百裡外的饒樂水,有了大發現……”劉徹拍拍手,身旁的王道立刻就讓人捧出了去年薄世獻來的玉龍和玉龜:“諸卿請看,此乃安東都督所獻之玉器,皆為饒樂水附近所發現的……”

玉龍和玉龜,被宦官們捧著,放到了群臣眼前,讓他們逐一審視。

“安東都督,在日前親自前往饒樂水巡查,發現了更多的玉器和器皿,皆確認無誤,為伏羲氏、有熊氏以及有虞氏之遺物,最晚的也能追溯到春秋之時的孤竹國了……”劉徹繼續說道。

群臣聽了,都是渾身一戰。

伏羲氏,是公認的聖王。

至於有熊氏,軒轅氏是也!

有虞氏,舜帝!

這三大氏族,是諸夏民族公認的始祖和源頭。

他們怎麼會出現在安東之外?

無數人心頭疑慮不絕。

卻聽得劉徹說道:“朕已經知道,哪裡是誰的道場了!”

“伏羲之同產妹,女媧之道場是也!”

這個宣告,如同一個雷霆,炸響在群臣之中。

倘若彆人這麼說,可能大家或許會以為這個人是瘋了。

但假如是皇帝的話,那就又另當彆論了。

理論上來說,皇帝可以決定天地星辰,日月運轉,讓物理規則和化學反應隨心所欲。

他擁有僅次太一神的權力,可以隨意決定妖魔神鬼的誕生和毀滅。

更何況,劉徹還自證了自己的天命。

他已經與上古的三王一般,獲得與天對話,解釋和修改天命的權柄。

就像劉徹,在宣室殿裡掛起‘四海窮困、天祿永終’的牌匾,天下人唯有遵從和頌揚天子的偉業與神聖,沒有一個人敢異議和反對。

劉徹卻是拿著天子劍,繼續說道:“此地,本該合當兩千載後,有聖人出,現世,存亡斷續,接續過往!”

兩千年後,紅山文化,橫空出世,改寫了中國的文明譜係,將諸夏文明的各個支流的脈絡和交融過程展示在後人麵前。

其發現的女媧神廟,更是印證了神話傳說的一些跟腳。

現在,它的出世確實有些早了。

劉徹也很擔心,假如不給它披上一層神聖外衣,可能會被無知子孫毀壞。

所以,他提起天子劍,正色的道:“朕已知天意,此地出現的過早,不當啟封!”

“然祖宗神廟,先王之道場,神聖不可輕侮!敬天法祖,朕之所願也!”

“其令:丞相請命有司,以宗室列侯勳貴大臣及兩千石子嗣並功臣後裔、有功士卒,遴選年二十三以上,有德行,能奉宗廟者,為祖陵衛隊,為天下先王陵寢守陵,各以一載至三歲不定……”劉徹舉起天子劍,下達命令。

“諾!”周亞夫和群臣們對此都沒有意見。

派遣自己家的世子,去給祖宗先王守陵,這是榮譽,也是責任!

劉徹看了,也是點點頭。

守陵並保護先王陵墓和文物不受盜墓賊和盜匪侵襲,這隻是其一。

更重要的目的,還是要培養這些貴族功臣的下一代,將他們培養成諸夏民族主義者。

並且將國家、民族的概念灌輸給他們。

想想看,一旦唯有給先王守陵後才能有資格繼承家業和爵位的下一代登場,他們勢必會比他們的父輩更加重視國家和民族的概念,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什麼人。

這一點很重要。

尤其是,未來分封製將複活。

沒有這個前提條件打埋伏,分封出去的王侯,很容易就會被當地同化。

而有了這個製度,最起碼,哪怕這些人遠離中國本土,他們也依舊會記得自己來自哪裡。(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