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也是老臣了(1 / 1)

柳明誌看著李曄誠懇的模樣,目光複雜了好一會,手中的酒杯也變得舉輕若重。

“陛下能夠拾遺補缺,防患未然,臣心中甚慰也!

陛下雖然年幼,已經頗具明君之風範,假以時日,定然是流芳千古的盛世明君也!

既然陛下有問,臣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不知陛下問的是哪一部的官員呢?”

李曄思索了一會,對著柳明誌輕輕舉了一下手中的酒杯:“自然是六部九卿所有官員!

姑父也知道,朕初登大寶,對於朝著老臣的秉性能力尚未太過了解,眼看著他們就該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了,朕心中憂慮萬千。

離了你們這些棟梁之臣,左膀右臂,朕當如何像祖父還有父皇一樣治理這偌大的江山。

故而,希望姑父能理解朕的苦心跟難處,為朕挑選一些後繼英才,肱骨之臣來輔佐朕再創瑞泰盛世。”

柳明誌舉起酒杯跟李曄碰了一下,一仰頭將杯中酒水痛飲下去。

“六部九卿!陛下這是已經做好了朝堂之上大換血的準備了啊。”

李曄神色複雜不已,默默的點點頭:“姑父果然慧眼如炬,朕雖然心有不忍,卻已經有了此等打算。

左右宰輔,左相魏永魏愛卿已經致仕,六部尚書戶部尚書薑遠明薑愛卿亦是如此,其餘五部上到侍郎,下到員外參差不齊。

九卿之中,漏缺甚多。

朕若是再不及時為朝廷補充人才,一旦你們這些棟梁老臣告老還鄉,大龍十萬裡偌大的山河豈是朕一個人能夠治理的了得。

朕左思右想,年後打算親赴左相,薑尚書他們府上,禮賢下士請他們入朝再為朝廷儘忠兩年。

等朝廷班底穩固,五年之內朕打算一代新人換舊人。

不過朕也明白,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要尋尋漸進,否則定然會引起朝野內外的恐慌。

朕打算一茬一茬的更換,挑選後繼英才來補充老大人們告老之後的空缺。

隻是朕執掌江山尚短,對於朝中的一些大才之人不甚了解,而姑父與他們朝夕相處數年乃是十餘年,自然能夠辨明其中扛頂之人。

所以今日朕才有此一問。

朕說句姑父不愛聽的話,姑父雖然正值當年,卻也三十有二矣,已經算是朝中老臣了。

還是輔佐睿宗,武宗以及朕的三朝元老。

若是沒有人及時來接你們的位置,朕真的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為好。”

柳明誌把玩著手中酒杯,似笑非笑的的嘴角揚起淡淡的苦澀之意。

“是啊,陛下說的不錯,臣已經三十有二了,算是朝堂上最老的那一批臣子之一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挺好,挺好的。

陛下高瞻遠矚,臣佩服。”

“姑父,朕沒有彆的意思,您乃是父皇親封的一字並肩王,需要世代鎮守北疆,為國戍邊,不能久居朝堂為朕排憂解難。

朕不止一次想把姑父調回朝堂之上,奈何朕又怕夏老愛卿上書抨擊朕枉顧祖宗禮製,不懂尊重先帝。

如今也隻能出此下策了。

再次希望姑父能夠理解朕的難處啊。”

“陛下多慮了,臣理解,當然理解。

陛下莫要忘了,臣教導.....上書給陛下治國策第三策裡麵陳述的一句話。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臣身為臣子,自當為陛下,為朝廷肝腦塗地,效犬馬之勞。

這是臣的榮幸,也是臣之本分也!”

李曄目光欣慰的點點頭,轉身拿過小德子手中的酒壺:“姑父,朕這個晚輩為你斟酒,謝謝你對朝廷不遺餘力的效忠,還有對朕的悉心教導。”

柳明誌雙手托著酒杯迎了上去,毫不掩飾自己的目光朝著小德子以及周圍的太監宮女掃視了幾眼。。

“多謝陛下,臣鬥膽了。”

李曄望著柳明誌的目光,似乎反應了過來,知道了柳大少的意思,放下酒壺給一邊的小德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殿外候著。

小德子恭敬的點點頭,急忙揮著拂塵招攬著周圍的小太監,小宮女們朝著殿外疾步而去。

小德子更是順勢帶上了殿門。

霎時間,禦書房中安靜了下來,隻剩下柳明誌,李曄兩人酒桌對坐。

柳明誌端起酒杯,將酒水一飲而儘,低頭沉吟了起來。

李曄見狀也不叨擾,動作輕盈的夾著下酒菜細嚼慢咽,等候姑父的答案。

當夕陽的第一道霞光射進窗縫之時,柳明誌緩緩的抬起了頭。

“六部九卿,各司其職,各有不同,盛世吏部為主,戰時兵,戶為主。

眼下一統天下雖然近在眼前,然而何時能真正天下一統,猶未可知,陛下需將重心放到兵部,戶部之上。

將來戶部尚書一位,戶部侍郎潘雲可堪大用。

然而此時尚需磨礪兩年,潘雲,大才也,眼下卻魄力不足,做事有些優柔寡斷,陛下既然有再請薑尚書入朝之意,可讓潘雲在薑尚書手下多多學習,等薑尚書告老還鄉之後,潘雲定然可為陛下在戶部獨當一麵!

至於總攬軍事的兵部嘛,護國公張狂之子張默可用之。

此人魄力,手段皆是上上之選,且久居西域節製西域諸國,與朝中諸位同僚並無深交。

戰事兵部尚書權威甚重,此人手段,人脈恰到好處,可接替宋煜尚書為陛下儘忠職責。

吏部,主百官升遷,貶謫,在朝中可謂是重中之重,任吏部尚書者需要剛正不阿,不會貪贓枉法,瀆職賣官,且懂得審時度勢避免剛愎自負。

現任潁州總督秦斌可以勝任吏部尚書。

此人自幼家貧,昔年書院進讀之時,因為出身緣故,對官場之上那一套便深惡痛絕,卻又不得不曲意逢迎。

故而,此人將來任職吏部尚書雖非獨一無二之人,卻也可以重點斟酌一二。

禮部尚書與宗人府,內務府職司天下教化,臣舉賢不避親,現禮部郎中齊良較為合適。

齊良與臣關係雖因為賤內齊韻的關係較為親近,然而自入朝以來,與臣時刻保持間隔,身具雅士之風,今禮部左右侍郎,年事已高,數年之後,齊良可任職禮部尚書一職,協同宗人府,內務府幫助陛下行教化天下之事也。

工部尚書............”

柳明誌滔滔不絕的講述著將來朝堂之上各司各部的合適人選,李曄不知何時已經取來了宣紙朱筆,埋頭記述起來。

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禦書房君臣奏對,柳明誌傳授李曄治國策,鎮國書的那一幕。

何等的君臣和睦。

何等的禮賢下士。

夜幕降臨,柳明誌最後一句話終於畫上了句號。

而李曄也停止了奮筆疾書,緩緩的將朱筆放置一旁,李曄感激的望著柳明誌。

“朕多謝姑父賜教。”

“陛下切莫如此,臣之所言,陛下可以為鑒,卻不可為本。

世事變遷,白駒過隙,誰也不會一成不變。

這些人眼下適合臣所說的位置,不代表以後也會適合!”

“朕明白了,朕會將這份名冊當成一份參考。”

“陛下聖明!”

柳明誌望著殿中不知何時點燃的數支蠟燭,朝著殿外望去。

隻見不知道什麼時候天色已經黯淡了下來。

“陛下,天色不早了,臣也該告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