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我們一起摧毀大英帝國吧(第二更,(1 / 1)

第403章 我們一起摧毀大英帝國吧(第二更,求訂閱)

新年伊始,倫敦,依然是滿目的瘡痍,濃霧彌漫,宛如鬼境,

蕭條和陰冷,依然籠罩著英國。

在戰爭結束第四個,不,從亞洲那邊算的話,應該說是第三個年頭,英國的日子依然很難過。

其實,戰後的日子,沒有誰家的日子是好過的。

隻不過,大英帝國更難挨。

因為……印度正在鬨獨立。

無他,戰爭期間,英國政府曾答應戰後給予印度獨立。但實際上,英國並不肯放棄這一廣闊而重要的殖民地。不僅僅是曾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一貫反對印度獨立,但凡是稍有遠見的帝國精英都反對印度獨立。

為什麽戰前經濟大危機,英國和法國都能夠迅速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得到迅速恢複?而美國卻陷入長期蕭條之中,本質就是因為英法兩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作為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隻需要利用帝國特惠製和關稅保護,關起門來,靠著幾億人的大市場就能續一波血。

而沒有殖民地作為後盾的美國,則陷入「大蕭條」之中。這也是為什麽,美國一定要搞掉英法殖民帝國的原因,無他,利益使然。

在搞掉歐洲老列強殖民地上,美俄兩國的利益是一致的,前者為了商業,後者為了政治。

但是倫敦的帝國精英們,肯定不會坐以待斃,無論是戰爭期間,還是戰後,以邱吉爾為代表的帝國傳統精英,都在千方百計的確保印度不獨立。

然並卵,他們的努力在過去的三年中,都被艾德禮給毀掉了——為了消減國防開支,開始大規模裁軍,不僅將陸軍大規模裁撤,就連大英帝國賴以生存的海軍,也裁減了大量軍艦,包括龐大的戰列艦。曾經世界第二的皇家海軍,連當家的艦艇都不多剩,僅剩下2艘鷹級航母和1艘半人馬級競技神號航母。

從這一點上來說,艾德禮被有些議員稱為「俄國間諜」,是絕對不冤枉的。他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人民的福祉,可是事實上,在戰後的三年之中,他們壓根就沒有做過什麽事情——戰時的配給製依然沒有取消,民眾依然在物資匱乏中度日,艾德禮內閣唯一乾的事情,就是咬了咬牙,斥資5億英鎊,在倫敦建造了1500套簡易房,並開始修複在戰爭中受損的房子。

嗯,代價是皇軍海軍又少了幾條主力艦。

總之,按照邱吉爾的說法——「艾德禮那個混蛋在摧毀大英帝國的問題上,比希特勒還要厲害」。

……

唐寧街十號,被邱吉爾稱為「那是一位典型的平庸之輩」的帝國首相艾德禮,這會臉色陰鬱地正在等待著一位年青的海軍上將的到來。

緬甸子爵路易斯·弗朗西斯·艾伯特·維克托·尼古拉斯·蒙巴頓是維多利亞女皇的重孫。今年四十六歲的蒙巴頓,是英國名聲顯赫的人物之一。他軀高六英尺,體態勻稱。在過去的幾年裡,他雖然身負重任,但那張千百萬英國人從報紙上熟悉的麵孔,絲毫未留下勞累或緊張的痕跡。

現在,艾德禮召見他,是要他出任印度副王,也就是印度總督。首相決定把這項在印度至高無上的任務交給他,不是讓他去統治印度,而是讓他去安排英國撤出印度。

克萊門特·艾德禮及其工黨上台執政後,就開始開始推行大英帝國的非殖民化計劃。他們認為,這一曆史進程不可避免地將從印度開始。印度帝國宛如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廈,是大英帝國的基石和見證人,象徵大英帝國極其輝煌的業績,以及多年苦心經營的結晶。

「明智而體麵的撤出印度!」

這是艾德禮在國會上的演講,儘管當時響起了一片噓聲,但是他仍然讓所有人都相信——如果不體麵的撤出印度,那麽英國就會被趕出來,大英帝國現在沒有能力去繼續統治它的殖民地了。

前提是……如果他沒有大規模裁軍,沒有把皇家海軍的軍艦送上船台拆除的話,把軍艦的鋼板變成重建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