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茶禪四問(1 / 1)

俠道行 造化齋主 1576 字 1個月前

第八章茶禪四問伴隨細細的注水聲,白庸以無可挑剔的動作泡好第一杯茶,向前遞出。摩柯識先是看了一眼茶sè,隨即閉目聞香,尚沒有親口品嘗,就lù出自信的笑容道:“這杯茶是武夷大紅袍。茶xìng和而不寒,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白庸點頭道:“上師認得很準,不知上師是否知曉大紅袍名字的由來呢?”摩柯識看了一眼,隨即lù出“這還難不倒”我的的表情,緩緩道:“傳聞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上師果真見多識廣,接下來是第二杯茶。”白庸拿出第二個杯子,重新注入茶水,許多喇嘛在看到第二杯茶的茶水顏sè後心下一驚,他們雖不懂茶道,可也能看出第二杯茶同第一杯茶並非同一種,但這兩杯茶分明出自同一個紫砂茶壺。這一會,摩柯識同樣是光靠聞香就判斷道:“此茶是méng頂山的羅漢沉香,兼有紅茶和白茶的優點,並有一股獨特的果香樟韻,滋味鮮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長濃鬱,香氣高雅持久。但相比此茶,施主能在一壺茶中泡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茶味,此等手法令人歎服。”這時,他又注意到白庸一開始拿出了四個茶杯,於是道:“看來施主一共能夠泡出來的是四種味道,這時當年的茶聖竟陵子發明的泡茶妙法,因為一壺茶通常隻能泡三到五杯茶,他能按照順序,使泡出來的每一杯茶截然不同,不知道施主與玄mén正宗是何關係?”“在下正是玄宗弟子。”“難怪。”聽聞玄宗chā手此事,所有喇嘛jiāo流眼神,各自盤算其中是否有其他變數。白庸不管他們內心的變化,再度泡好第三杯茶,這一回摩柯識沒有輕易下判斷,而是xiǎo心品嘗後,才開口道:“這是鐵觀音中的紅心觀音。”他沒有像之前那樣解說茶的味道如何,香氣怎樣,因為喝到第三杯茶,他已經察覺白庸所要問的問題了,再難分出心思來品茗。而除了他以外,也有其他一些人察覺到其中關竅,也是個個麵sè蒼白。白庸依舊沒有照顧他們的心情,他繼續泡出第四杯,也是最後一杯茶。摩柯識緩緩的伸出手捧起第四杯茶,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他的手竟是在微微的發抖,在輕輕泯了一口茶後,他低下頭,歎氣道:“這杯是永金佛手……”這下子,一些原本受限局中,還沒有看透的喇嘛也明白過來,紛紛lù出震驚之sè。白庸也在同一時刻,重新lù出一開始的笑容道:“還請諸位上師解huò。”在所有喇嘛眼中,白庸的笑容,在這一刻如同大自在魔王的微笑。這又是一道無題之題,沒有言語的提問,隻能意會不可言傳,而既然不能言傳,想要回答就變得非常困難。佛辯中之所以會出現回答比提問占便宜,那是因為言語的多變xìng,若有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將活的說成死的,將死的說成活的,可如何一開始就將“口述”給封印掉,那麼難度就會倒過來。大紅袍、羅漢沉香、紅心觀音、金佛手,加上摩柯識的解說,不難理解到這四杯茶實際暗喻了僧人、羅漢、菩薩以及佛陀。這道佛辯並不難懂,可以說題麵很粗淺,懂些佛學的人都能大致上明白這道題的意思,但這道題難就難在,理解歸理解,就是沒法用有條理的言語進行表述。連題麵都無法用言語歸納,回答則是難上艱難。而且不同於前麵幾問有提出明確方向,比如白庸“問佛”“問本心”“問這”,這一回白庸連問的內容都沒有說,全憑個人理解。用同一壺茶倒出四杯茶,而且依次是僧人、羅漢、菩薩、佛陀,其中的隱喻就已經是玄之又玄,指代果位嗎?顯然不僅僅如此。四杯茶各自不同,明明是分彆僧人、羅漢、菩薩、佛陀,卻同出一源,表示眾生平等嗎?顯然不隻是如此。一壺茶,相同,卻各有造化,最後成就不同,其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若非此刻是作為問題而來,恐怕很多人都會因為感受到此題中的奧妙而有所領悟。可眼下偏偏是作為問題而來,這就令人苦惱萬分了。一些關於佛理的xiǎo故事常常令人津津樂道,因為其中的回答十分巧妙,出乎常人意料,可一旦親身體驗,成為其中的被問者,那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佛祖拈huā,迦葉微笑。這個故事人人傳頌,可若換成你是迦葉,你能做出同樣神妙的回答嗎?玄伽羅與雲何不思議再一次眼神jiāo流,比起前一回的苦惱,這一次換成了無奈。唯一令兩人稍稍覺得安心的,法尊依舊是那副淡然以對的模樣,有著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sè的平靜,這令眾僧覺得主心骨還在,尚沒有到無可回轉的地步。然而在眾僧都看不見的地方,薩迦班禪一握手心,儘然全是汗水。在平靜如常的麵容下,有的是翻騰如海的心緒,他也不曾料到,眼前的年輕人竟會如此來勢洶洶。很可惜,在場的喇嘛,包括薩迦班禪在內,都沒能準確把握到白庸的心思,他的攻勢才剛剛發起,這不過是第一bō巨*。成為目光焦點的白庸,稍有動作就會被人注意,便見他拿起那隻茶壺,輕輕搖晃了一下,發出了輕微振dàng的水聲。“敢問上師,這剩下的又是什麼呢?”他這一問,總算是有了詢問方向,然後在場諸僧一點也不覺得這一問有多麼容易回答。因為這一題同樣蘊含雙關,一種問的是茶類,繼大紅袍、羅漢沉香、紅心觀音、金佛手之後,第五種茶應該是什麼?另一種問的才是佛理,繼僧人、羅漢、菩薩、佛陀之後,又應該是什麼呢?當然,剩下的也可能是茶渣,而非第五杯茶。然而若是茶渣,又該如何回答呢?就在眾僧眉頭緊閉之際,白庸再出第三問。“請問上師,這茶壺還有這些茶杯又是什麼?”這一問較上一問來的簡單,既有方向,也不是雙關,問的並非茶器的種類,而是指在佛理上指代的意義。然而這種簡單也是相對而言,要回答依舊十分困難。接連三問,所有喇嘛無不是麵如灰土,如喪考妣,剩下幾名如玄伽羅等尚沒有死心的,也在苦苦思考第三問,相比前麵兩問,第三問還算有跡可循,就算不能回答出全部問題,可至少也要扳回一些麵子,不能全軍陣亡。然而第三問的答案他們尚沒有想出,白庸又有了動作。隻見他運氣汲取空氣中的水分,包裹住四個杯子,然後循環往複的振dàng洗滌,最後擦洗乾淨後並排放下。“敢問上師,能否分辨出哪杯曾經是大紅袍,哪杯是羅漢沉香,哪杯是鐵觀音,哪杯是永佛手?”第四問出現,連玄伽羅也徹底死心,懶得再去思考第三問。他明白,此番是真正的一敗塗地,能否挽回一塊遮羞布,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坦dàngdàng的承認失敗,至少比死鴨子嘴硬來得更為灑脫。他們都不預料到,一開始表現得溫文爾雅,至少行事偏於溫和的白庸,怎麼一下子變得咄咄bī人,發起攻擊毫不留手,如雷霆閃電般猛烈。對此隻能說白庸名氣太xiǎo,沒能讓天下人認識到他的風格。他的行事謹慎,而非保守,謹慎體現在細節而非大局觀。因為謹慎,所以在真正出擊前總要進行試探,做到知己知彼,絕不再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冒險求生。而在完成試探後,到了真正決勝負的時候,他就能做出大膽而致命的布局,像胡疆之戰中,若非有意要放人離開,恐怕捏古斯與啟顏兩個部落的族民一個也回不去。這種一捋到底的做法雖然過於強勢,可帶來的效果很不錯,畢竟針對的是敵人而非友人,至少玄伽羅此時心中,已經徹底失去鬥誌,再也沒有要故意刁難的想法。眼見眾人都無話可說,法尊薩迦班禪開口道:“今日起,須彌宮將會封派三個月,在封派期間,所有弟子不得外出,違者嚴律懲罰。若有需要,吾等亦可出兵襄助。不知如此決定,使者可滿意否?”他稱使者而不是施主,就是要以正式外jiāo的形式,來回複正道盟。得到這樣的承諾,就算白庸也不能再多要求什麼,三個月時間對於大軍作戰或許太短了,但對於修真mén派的戰爭而言,已然足夠,畢竟兩者的機動力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在白庸離開後,法尊環視殿內垂頭喪氣的諸僧,道:“此番便當做是一教訓吧,中原人傑地靈,能有如此英年才俊,我宗不如矣。吾等切勿升起xiǎo覷之心,否則隻是夜郎自大,徒惹笑話。但這並不代表要放棄理想,隻是吾等要充分明白此事的艱難,體會任重而道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