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疑惑的看著他:“做了官之後,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隻要是造福於民的事(),就可以。”

“真的嗎?”

“真的?()『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朱翊鈞拍著胸脯向他保證,“皇帝……的表哥從不騙人。”

“好!”徐光啟忽然就有了讀書的動力,“三年之後,我就去參加鄉試。”

其實,三年之後,他也不到二十歲,是個有朝氣蓬勃,心懷理想的少年。

“對了!”朱翊鈞忽的想起來,“給你看個東西。”

朱翊鈞讓王安去馬車上取來個包袱,打開來,向徐光啟展示裡麵的土疙瘩。

“這是什麼?”

“土豆。”朱翊鈞說,“沒準兒能成為你所說的備荒充饑的食物。”

“什麼是土豆?”

“佛郎機人在大海另一邊發現的,他們歐羅巴現在都吃這個,能充饑。"

徐光啟有些許懷疑:“這能吃嗎?”

“怎麼不能?”朱翊鈞的語氣並不堅定,這幾個土豆已經發出了翠綠的嫩芽。

在家種過兩年地的陸繹告訴他,這可能是因為江南雨水多,氣候濕潤所致。

“或許……現在不能吃了。”朱翊鈞把土豆塞給徐光啟,“聽說,土豆耐寒、耐旱、耐瘠薄,產量還高。”

“你拿回去種著試試,若真有那麼好,就分給這一片的佃戶都來種。”

徐光啟驚訝道:“你怎麼知道……”

朱翊鈞下巴點了點不遠處的農夫:“他剛才稱呼你少東家。”

“……”

馮保四處張望,五百年前的徐家彙,果然還是一片農田。五百年後的徐家彙,這裡是魔都。

朱翊鈞和徐光啟又閒聊了會兒,家裡的小廝來尋他,他爹讓他回家讀書。

徐光啟便與朱翊鈞道彆:“等我上京趕考,就去通州找你。”

“一言為定!”

朱翊鈞看著徐光啟的背影離開,搖了搖頭,苦笑道:“找我哪裡需要去通州,過了會試,就能見到我了。”

離開鬆江府,來到太倉,朱翊鈞特意去看了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出發地——劉家港。

這裡原本是個出海港,前朝海運漕糧就是由此出海,明初,也有不少船隻從這裡出海,打魚或者經商。

嘉靖年間,受倭寇侵擾,朝廷設重兵駐守,港口廢棄。

如今再看,這裡的港口淤淺,已經不適合停靠大型船隻,隻有三兩漁船在附近海域捕撈,再不複鄭和下西洋時的盛景。

朱翊鈞到達蘇州城的時候,正巧下了點小雨。朱翊鈞撐著一把油紙傘,走上一座不知名的古橋,沉醉於江南煙雨的美景中:“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不遠處的茶館中,傳來隱約的琵琶聲,合著歌女婉轉的吟唱,一旁的張簡修又接了一句:“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裡歸。”

朱翊鈞投去讚

() 許的目光:“不錯(),還知道醉翁的《采桑子》。”

張簡修苦大仇深的看向他:“我要怎麼讓你知道?()『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我隻是讀書不如哥哥姐姐讀得好,不是一點不讀。”

“哈哈哈哈~”朱翊鈞笑著攬過他的肩膀,“是是,我們簡修也很棒的。”

朱翊鈞也沒什麼目的,在蘇州城中隨便閒逛。路過一座好大的院子,從牆上鏤空的窗戶往裡張望,假山亭閣,滿地黃葉,雖隻是庭院一隅,也美不勝收。

繞到前麵,才發現,這園子名叫“拙政園”。

張簡修問:“怎麼叫這麼個名字?”

朱翊鈞道:“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

張簡修還想到裡麵瞧瞧,可惜,這是人家的私家宅院,不能隨便遊覽。

不一會兒雨就停了,朱翊鈞找了個酒樓吃飯。想起京師那間姑蘇小館,比起人家真正的姑蘇酒館,還是差了些味道。

吃飽喝足,外麵天色漸暗。朱翊鈞第一次下江南,為這裡的精致著迷,以前學的每一首有關江南的詩詞,在這裡都能尋到對應的美景。

他還不打算回客棧休息,準備到街上隨便走走。

有三三兩兩的人群從他們身邊匆匆而過:“快走快走!”

“去晚了就搶不到前排好位置。”

“這可是蘇州府難得一遇的熱鬨。”

“可不是,徐公子說了,想看的都可以去。”

“那地方,就憑咱哥兒幾個,一輩子都沒機會進去瞧上一眼。”

人群走遠了,張簡修還伸個腦袋張望,實在聽不見了才回過頭來,看向朱翊鈞。

朱翊鈞與他目光相觸,立時領會了對方的意思,正好,他自己愛湊熱鬨。

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過去看看怎麼個事兒。

那是一座非常氣派的三層小樓,雕梁畫棟,燈火輝煌,牌匾上“永盛坊”三個大字都是金閃閃的。

把相府家的小公子都看呆了,連連感歎:“這地方可太漂亮了!”

朱翊鈞抬手,捂住了他的眼睛。張簡修拉著他的手,不明就裡:“怎麼了?”

朱翊鈞在他耳邊笑道:“我擔心閃瞎你的眼睛。”

“……”

“永盛坊”聽著不像是青樓,的確也不是青樓,是個賭坊。

他們在門口站了片刻,已經有好些人走了進去,男的女的,勞的少的,都有。

看來,今日真是有什麼天大的熱鬨事。

“咱們也進去吧。”

張簡修拉著朱翊鈞,迫不及待往裡走。這棟高樓從外看,已然足夠華麗,想不到它的內部更是極儘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