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藻宮因為那夜的大火被燒成一片白地,原該在鳳藻官中的貴妃賈元春連同她的貼身宮女抱琴一起消失無蹤,廢墟中僅找到夏守忠一人的屍骸。

這件事一出,宮中傳什麼的都有。

流傳得最廣的一種說法是,賈元春本就是羽化而登仙了,而且還順手度化了一直追隨自己的小宮女。

而那夏守忠看得眼熱,纏著賈妃主仆二人不讓飛升,賈妃當即降下天火——這就是為什麼鳳藻宮被燒為白地,卻隻找到了夏守忠屍骸的原因。

宮中傳言傳得沸沸揚揚,而皇帝為此連日鬱悶,甚至有些茶飯不思的樣子。大明宮掌事太監戴權為人乖覺,當即提出,帶聖駕在宮中散散心。

於是,皇帝陛下與戴權兩人,一主一仆,從宮牆下起始,沿著東西六宮中那些往往隻有太監們才走的狹窄通道,慢慢向後宮中行去。

"皇上,前麵似是兩個在禦廚房當差的宮女,奴才去將她們喝開?"

兩名小宮女,站在一處宮牆拐角處,正頭湊著頭,熱烈地說著什麼,絲毫未注意到身後出現一抹明黃。

"鳳藻宮賈妃之事,著實蹊蹺……"

皇帝耳力不錯,片刻間就聽見了最令他心煩的,當即衝戴權搖了搖手,表示他已經打算回去了。“是呀,出事之前,且有一兩個月吧,禦廚房人人都覺出不尋常來了。”

皇帝聽見這一句,臉色頓變,連忙閃身,縮在宮牆拐角處的另一邊——他心裡很清楚,若是將禦廚房的人招至麵前,再問他們,未必能令他們將這些“不尋常”都說出來。

“可不是嗎?當時鳳藻宮經手的飲食極其小心,甚至召會烹飪的宮女到鳳藻宮中當麵烹飪……”在旁聽壁角的皇帝心裡納悶:元春為什麼要這麼小心?

"……我聽說她們那裡在食材挑選上也很小心,那些寒涼的一概不用,都用些溫補的。我有天將這事告訴了禦廚房的一個姑姑,那姑姑說,不出兩個月,宮中便會有喜訊出來了。"

"喜訊?"

皇帝聽得心頭一跳。

"可若是這樣,賈妃娘娘為何不找太醫?"

“你是京裡人嗎?還是外頭入京的?京裡大戶人家講究,這種事,頭三個月都不往外頭說的

,一

定要到了第四個月上,證實坐穩了胎,才會教親朋們都知道。"

"原來如此!"

“再說了,藥食同源,賈妃娘娘雖然沒有讓太醫去開那些安胎的湯藥,可是那一陣子禦廚房給鳳藻宮送的都是補氣滋養的食補之物……我看賈妃有孕這件事是板上釘釘的!"

兩個小宮女議論到這時,似乎都感到大惑不解: “但既是如此,賈妃娘娘為何又會懷著龍胎飛升呢?"

兩個小宮女最後這句話皇帝陛下卻沒聽到,因為這位抬腳便走,徑直前往禦廚房,要將鳳藻宮大火之前領用食材的記錄全都調出來。

待問過禦廚房總管太監與女史,皇帝陛下麵沉如水,時不時狠狠剜戴權一眼,看得對方訕訕地閉嘴,一個字都不敢多說——這次皇帝在宮中“聽壁角”,顯然是戴權刻意安排,有不方便稟報之事,就特地用這種方式抵達天聽。

皇帝忽然想起他下令元春禁足的那日,他在鳳藻宮中曾親口說過,如果元春有了他的骨血,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

然而,就是在他說過這話之後,元春臉色突變。

現在回想起,想必是狠狠傷了元春的心——元春固然是未曾信任過他,而他又何嘗真正信任過元春。

男人閉上眼,片刻後又睜開,冷然對戴權道: “去傳吳天祐。”

皇帝的直覺很敏銳:吳天祐是為他抄錄天幕之人,如果元春命中注定會懷上龍子,天幕不可能隻字不提。

果然在天子強大的氣勢威壓之下,吳天祐迅速招供,說他原本記下了天幕上所說的: “榴花開處照宮闈”寓意元春懷有龍種,卻沒能把孩子生下來的預言。但是他在將記錄送入宮中之前,先見了一次吳貴妃,吳貴妃出於嫉妒,命吳天祐將這段抹去。

天子立即命吳氏父女對質,貴妃與其父立即上演一場“狗咬狗、一嘴毛”,相互指責的大戰。

而天子也著實膩味了這種“父慈女孝”的戲碼,知道吳家這一家子心裡再沒有彆的,不過“名利”兩個字。他隨口罰了吳氏父女,並且留下了一句狠話: “如果朕的龍子有事,你們兩位,餘生就打算在打牲烏拉過吧。"

吳貴妃與吳天祐聞言俱是大駭:如今鳳藻官被焚,賈元春連人影都不見,哪裡還談得上她懷

中的“龍子”?

但皇帝陛下可不會顧及這父女兩人的憂懼之心,自顧自地查了下去——

他不是昏庸無能之輩,既然猜到元春可能未死,再查時線索便多了起來。兩三日之後,已經有了頭緒——

鳳藻宮中大火那一日,曾有女尼奉太後之命,入官為各宮眷祈福。天子命人查了宮禁處出入的記錄,進出人數都是一致的——三人。

但是,六宮如此之大,太後又怎會隻請三位女尼,為整個六官祈福?

於是天子親自前往太後宮請教,太後則依稀記得她確實是下過這樣的懿旨,甚至傳出旨意的女史是誰也都記得。

天子於是再去問六宮,哪幾宮在鳳藻宮起火當晚接待過入宮祈福的女尼,得到的答案十分令人驚異:各宮似乎都記得,甚至連入宮的女尼長什麼樣,高矮胖瘦都記得。

然而這正是最大的疑點——皇帝暗想:區區三人進宮,就像是三滴墨汁點入一盆清水,又怎麼可能令整個後宮染上顏色。

但他再下令追索這三名女尼之時,卻再無下文。這三人仿佛真是點入京城這盆清水的三滴墨汁,消失得無影無蹤。

皇帝陛下當即將視線轉回元春的娘家——榮國府。

說起來,鳳藻宮遭火焚的那一日,榮國府也出了不少事,榮府的老太君用一副太上皇賜給賈氏先太夫人的龍頭杖擋住了錦衣軍,然而這位老太君轉天就過世了。

天子繼續查,緊接著又查到了一些不尋常。之後榮國府給老太君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