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肉(1 / 1)

替天行道 王晉康 2229 字 24天前

“最合理的信念一旦走火入魔,也會落得文中南淵教授的境地。”01“爺爺,祝你90歲生日快樂。”“來,讓我抱抱你,我的科學家孫子!我太高興了,你每年都遠道回家鄉,來養老院為我祝壽。”“爺爺,我很高興有這麼多人為你送壽禮或匾額。你看這幅題詞:‘送給敬愛的南淵教授,你是科學鬥士,科學的民間守護神。’這可是十分崇高的讚譽啊。”“哈哈,當然這是過譽,不過我還是很高興,還有人記著我這個老朽。”“不,一點都不是過譽。就拿我來說,能取得今天的這點成就,就是受了你的潛移默化。在我的少年時期,反科學主義思潮曾肆虐一時,弄得不少人失去了對科學的信仰。但你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這些謬論。你說‘科學是天然合理的’,‘科學發展與倫理道德互相衝突時,科學是注定勝利的一方’。這些觀點給了我極大的勇氣。要知道,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純學術性’的科學了。尤其是最前沿的科學,沒辦法不切入到倫理學、哲學、神學和政治學中去。誰要想在前沿科學上有所突破,必須首先是藐視一切舊傳統的勇士。”“對,你說得很對。我這一生就做了這些瑣事。有人批判我是‘強科學主義者’,我覺得其實是對我的讚美。我尤其厭惡那些以‘敬畏自然’為名詆毀科學的妄人。所謂‘敬畏自然’,實際上是要讓上帝複辟。人類已經用一萬年的時間把上帝拉下寶座,難不成還要親手再把他扶上去?”“爺爺,你身體這麼硬朗,一定能再活半個世紀。”“但願吧。隻要不死,我還會和那些妄人繼續鬥下去。好,說說你吧。我剛剛看到有關報道,說你的研究小組取得了突破。”“對,那項技術基本成熟了。用動物肌肉細胞體外培養的辦法,來工業化生產人類急需的肉食。當然這是人造肉。但從細胞水平來說,又是真真正正的天然肉食。”“人造天然肉!你的成就簡直讓人類語言窮於表達了。我的好孫子,這是一項偉大的革命性的跨越,其意義無論怎麼評價都不算溢美。整整十萬年來,人類獲取食物原料的方式僅僅邁了一步,從遊獵采集邁到畜牧種植。到你這兒才邁出第二步,邁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毫不誇張地說,你的成就堪比教人稼穡的神農氏。”“爺爺你過獎了。其實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技術在上個世紀就有,不過那時隻用於生產疫苗、單抗、乾擾素等藥物。我的功勞是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其變成實用的肉類生產技術。你知道,用自然方式生產動物性蛋白,相對於同樣熱量的植物性蛋白,大約需要消耗三倍的能量。並不是能量守恒定律在這兒失效,而是把大部分能量消耗到動物的生理活動上了。現在用我的方法生產動物性蛋白,一點兒不比生產植物性蛋白昂貴,因為在我的技術中,並不需要動物奔跑和求偶,不需要心臟搏動和新陳代謝。”“太好了。這種肉食什麼時候能推向市場?”“其實今天就可以。不過在推向市場前,我想讓它儘善儘美。還有一個次要問題需要解決——口感。”“口感?據我推想應該不成問題,這種真正天然的人造肉肯定具有天然肉的口感吧。”“你說得不錯。但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對口感提出更高檔的要求了,比如,可以用同樣低廉的成本生產鯊魚翅、熊掌或飛龍肉(東北密林中一種飛禽,肉質最美)。”“哈哈,聽你這麼一說,我已經垂涎欲滴了!飛龍早就基本絕種,你爺爺這輩子彆說沒吃過,見都沒見過。我盼著哪天你給我端來一盤。孩子你笑什麼?已經帶來了嗎?彆給我賣關子了。”“爺爺,區區飛龍肉算什麼,還有比它更好的美味呢。來,你嘗嘗這種肉食。”“這就是人造肉?從肌肉纖維來看,與天然肉毫無二致嘛,讓我嘗嘗。啊呀,真的非常鮮美,肉質絕頂細嫩!我從來沒吃過這樣的美味。告訴爺爺,這是什麼肉?”“爺爺,這就是我今天回來的目的。除了為你祝壽,還想在你身上汲取勇氣,就像我38年來一向做的那樣。我把話頭扯遠一點兒吧。眾所周知,人類與動物有一個重要區彆,就是人類在文明化的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一條絕對的倫理禁忌:不食同類之肉。其實這種行為放在蒙昧時代並非不道德,那時俘虜的肉隻不過是寶貴的動物蛋白,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可能餓死。如此而已。隨著文明逐漸確立……”“你不用細說了。你是說,給我吃的是人肉?”“準確地說,是人的肌肉細胞使用體外培養方法生產的人造肉。直接稱它‘人肉’肯定不合適,也太敏感,我還沒有想到更確切的名字。當然,就細胞構造來說,或者從分子水平來說,它確實是百分之百的人肉,一點都不錯。”“我猜想,你為它肯定承受了很大的社會壓力。”“那是自然,有人甚至罵我是‘吃人科學家’、‘食人族的返祖個體’。爺爺,我很苦惱。這完全是用人工方法生產的肉食,與人造的牛肉、豬肉或雞肉並無任何不同,為什麼不能吃?如果因為一些遺老們可笑的道德禁忌,就讓人類無法享用世上最美味的肉食,我實在心有不甘。”“那你還猶豫什麼?往前走就是。我說過,倫理道德隻是適應某種生產力水平的臨時性建築,可以隨拆隨建的。當科學與倫理道德衝突時,科學總是最後的勝利者。彆管那些狂吠!儘管大膽推進你的研究,爺爺還盼著翹辮子之前能每天享用這種美味呢。當然啦,最好為它想一個合適的名字,免得不必要地刺激社會的神經。”“謝謝爺爺,你這番話讓我心中的陰霾一掃而光。爺爺我對你五體投地。你已經90歲了,還保留著年輕人的勇氣、朝氣和思維方式。”“說句自傲的話吧,我這一生始終保持著赤子之心,我是一位90歲的老赤子。”“至於這種肉的名稱——稱它為‘神肉’如何?是‘神奇的肉食’的簡稱。”“行,這個名字不錯。其實它在中文裡另有一層很妙的意義:神的肉。這算得上一個精當的隱喻: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把神的權威當成日常便飯下肚了。來,我的好孫子,與爺爺擁抱告彆吧,我盼著你發明的神肉早一天擺到養老院的飯桌上。”02“爺爺,祝你91歲壽誕快樂。”“來,讓爺爺抱抱你,我的院士孫子。”“爺爺你要注意身體,你比去年瘦多了。”“彆擔心,我雖然腿腳不靈,精神還好。這次為我帶來什麼禮物?”“我先要感謝你去年的鼓勵。‘神肉’已經闖過了社會的道德關和輿論關。反對陣營雖然還在竭力聒噪,但不至於影響大局了。說到底,除了少數死硬分子,有誰能逃過這種美味的誘惑呢。爺爺,今年我有更好的禮物送你。”“什麼禮物?快拿出來!”“普通的‘神肉’雖然非常美味,但我已經不滿足了。有了我的技術,人類能在更精細的水平上享用美味。我是說,可以進行定單式的生產,為每一個個人製造對他來說最美味的肉食,而且製造成本基本沒有提高。”“定單式口感的肉食?這可是個全新的概念,我想靈霄寶殿裡的玉帝也沒這樣的口福。快告訴我,它是什麼樣子。”“爺爺你彆急,聽我慢慢告訴你。咱們先回頭說說,神肉為什麼最美味。有一句大俗話‘身上缺啥就想吃啥’,其實有深層的生物物理學機理。所謂口感並非無根之木,從本質上說,隻是某人身體需要的外在表現,比如:體內缺少脂肪時覺得肥肉最香,等營養過剩時一見肥肉就惡心。‘神肉’既然是人的肌肉細胞,當然其細胞構造和化學組成與人體最接近,也為人體最需要。”“對,你說得很對。從本質上說,人隻是一台執行各種生化程序的複雜機器,各種精神性的特質其實都能找到物理學的原因。”“既然是這樣,我就進一步想,各人的DNA畢竟有小小的不同,如果用本人的肌肉細胞作為樣本來生產‘神肉’,應該最接近他本人的生理需要,也最美味吧。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基本證實了它,不過研究結果與我當初的設想多少有些不同——不是本人的肉最美味,而是其父母的肉最美味——不,不,我說走嘴了,應該是:用其父母的肌肉細胞做樣本生產的‘神肉’,對此人而言最美味。”“噢,是這樣。”“至於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我還沒有得出最後的結論。也許下麵的解釋有一定道理,儘管它多少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人們覺得源於父母的‘神肉’最美味,是基於其潛意識中保留的對胎盤營養的記憶。”“噢。”“當然,你可以想見,這項技術進步又在道德衛士中引起一場12級風暴,有人竟罵我喪儘天良,弑父食母。不過爺爺你儘管放心,我已經從你這兒獲得了足夠的精神武裝,不會把這些聒噪放到心裡。說到底,這種定單式‘神肉’隻用提取其父母的一個肌肉細胞,甚至隻用撿拾其父母身上脫落的皮屑碎片就行。區區一個細胞,與他父母本人又有多大關係呢,每人每天都會掉落成千上萬個皮膚細胞!爺爺,我爸媽就很達觀,很樂意地為我提供了兩個肌肉細胞,我已經據此生產出了兩種定單式‘神肉’。喏,這就是樣品,你可以嘗嘗。可惜你不會品出其極品口感。我說過,定單式肉食的口感隻能是某人獨有的。”“是嗎?是很可惜。那我就不品嘗了。”“更可惜的是,爺爺你的父母早就過世,無法取得他們的細胞,所以我永遠無法為你生產定單式‘神肉’了。我會為此抱憾終生。”“不用可惜,我老了,沒多少口腹之欲了。”“爺爺,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嗯?不不,我沒有不高興。”“這就對了。我知道以爺爺的勇氣,肯定會坦然接受這項技術。否則的話,爺爺豈不是背叛了一生堅守的信念?哈哈,我隻是開玩笑。”“不,我當然不會背叛自己的信念。不過孩子,我累了,我想休息了。再見。”03“爺爺,祝你92歲生日快樂。可惜,這次生日是在病床上度過。”“我的好孫子,很高興能再見你一麵。據我的直覺,很可能這是咱們最後一次見麵了。不過你不必傷感,也不必安慰我,科學信徒從不懼怕死亡。”“爺爺我衷心佩服你的達觀。我相信你還能活到100歲、120歲。不過,等那一天最終來到時,我也會坦然接受,我會學莊子鼓盆而歌,為你送行。”“好的,聽著你的歌聲,在水晶棺裡我也會笑醒的。”“爺爺,我這次來,本來還有一件小事要求你。但你在病中,我不忍心再麻煩你。”“沒關係,你說吧。能在死前為我最疼愛的小孫子做一件事,我再高興不過了。”“那我就說了?”“說吧。”“去年我已經說過,我的爸媽,你的兒子兒媳,為我提供了兩個肌肉細胞,我已經生產出了兩種對我而言是極品口味的‘神肉’。我非常感激二老,想為他們做同樣的事來回報。當然這就需要他們在世的父母提供細胞樣本。前不久我見了外婆,你知道她的思想比較守舊的,自然不會樂意,我反複勸說她還是想不通。非常遺憾,我無法為媽媽生產極品‘神肉’了。但我還可以為爸爸做這事,所以就來這兒了。”“……”“爺爺,我相信,依你一向堅守的信念,你絕不會忌諱做這件事,不會在乎貢獻一個肌肉細胞的。”“……”“如果你不介意,我想在你胳臂上提取一個肌肉細胞。很方便的,用醫院常用的取血針紮一下就行,一點兒也不疼。當然,如果你介意,我也可以在你的病床上找一些皮屑碎片做代用品,隻是那樣要多一個程序——喚醒皮膚細胞的全能性,使其轉變成肌肉細胞。這個程序比較麻煩,所以,最好還是能讓我提取一個肌肉細胞。”“……”“爺爺你為什麼不說話?如果不樂意就直說嘛。我會很樂意順從你的意願,雖然我覺得像你這樣的科學鬥士不該有這些陳腐的忌諱。”“……”“爺——爺?爺爺!爺爺!護士,快喊值班醫生……”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曾寫過一篇《神的食物》,預言了人工生產肉類的技術及其帶來的道德困境。據如今的國外科技動態,用動物細胞體外培養法生產肉類食品的技術已經取得突破。當然,科學家們忙於低頭研究,還沒人抬頭遠眺其未來發展的所有可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