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鰻皮工的困惑(1 / 1)

維多利亞中期的經濟學家曾指出,愈來愈多人賴以維生的行業是當時所謂的“做生意”,這個辭彙泛指為急速增加的中產階級提供財貨與勞務。英格蘭當時不但是全球,也是有史以來最富有的國家,對各種消費品的渴求極為強烈,因而形成產品製造、配送、銷售的專門化。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人們才第一次聽說有專門做家具木料接合處的木匠,還有隻賣某種專門櫥櫃的家具店。專門化的增長趨勢也出現在黑社會,其中最特殊的莫過於“鰻皮工”的出現。鰻皮工通常原來是金屬工匠,因為走上歪路,或者老得無法趕上正常的製造速度,於是脫離原來老實工作的圈子,改行專門提供金屬製品給歹徒。有的鰻皮工則是去製造偽幣。無論背景是什麽,鰻皮工的主要業務就是製造“鰻皮”,也就是護身用的軟杖。最早的鰻皮是形如香腸的帆布袋,裡麵裝滿沙子,流氓和盜賊可以藏在袖子裡,必要時https://抽出來攻擊被害人。後來,鰻皮工就改在帆布袋裡麵裝滿鉛丸,用法不變。鰻皮工也會製造其他器具。比方金屬棍,有時就隻是一根簡單的鐵棒,有時一端有圓頭,另有一種把兩磅重的鐵球放在長襪裡的武器,叫做“袋子”。還有一種連著繩索的鐵球,用來攻擊被害人的頭部,攻擊者會把鐵球握在手中,然後朝被害人臉上擲去,記載中說:“就像個恐怖的溜溜球。”隻要用這類武器對著攻擊目標打幾下,便可以讓他們無力抵抗,順利搶劫成功。後來槍枝變得比較普遍,鰻皮工就轉而製造子彈。少數技術熟練的鰻皮工也會製造挑鎖工具組,但這類活兒比較費力,大部分鰻皮工都還是隻接簡單的差事。一八五五年一月初,一個紅胡子紳士找上一名曼徹斯特的鰻皮工哈金斯,說他想買一大批長手槍子彈。“要做很簡單,”那個鰻皮工說:“各式各樣的子彈我都做過,當然做得出合規格的長手槍子彈,你要多少?”“五千。”那位紳士說。“什麽?”“我要訂五千顆長手槍子彈。”那個鰻皮工擠擠眼。“五千顆——這可不少。那就是——我算算——六顆長手槍子彈是一盎司。那麽……”他瞪著天花板,下唇往下撇:“……一十六……這樣就是……老天,那總共就是五十多磅的子彈了。”“我想是吧。”那個紳士說。“你要訂五十磅長手槍子彈?”“我要五千顆,沒錯。”“唔,五十磅鉛,那可得費點工夫,還有鑄造——唔,也得費點工夫。要花點時間,五千顆長手槍子彈,真是得花點時間。”“我一個月內就要。”那個紳士說。“一個月……我算算……一個模子可以鑄一百顆……沒錯,那麽……”那個鰻皮工點點頭:“應該沒錯,一個月五千顆應該行。你要自己來取嗎?”“對,”那個紳士說,然後湊近身以一副搞陰謀的口吻說:“是為了蘇格蘭,你知道。”“蘇格蘭,嗯?”“沒錯,蘇格蘭。”“喔,是,沒錯,我懂了。”那個鰻皮工說,其實他一點也不懂。紅胡子男子付押金離開了,留給這個鰻皮工滿腹困惑。但要是他曉得這個紳士已經走訪過泰恩河畔的新堡、伯明罕、利物浦、倫敦各個大城的鰻皮工,而且跟每個都下了一模一樣的訂單,他一定會更困惑,因為加起來總共訂了兩百五十磅的鉛彈。要這麽多子彈乾什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