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1)

第二天上午,凱特又去了加德堡的那座教堂,用繩子吊在天花板下麵。她的對講機響起來,一個聲音喊道:“熱粉蒸肉!熱粉蒸肉!在四號區。來拿吧!供應午飯了。”這是隊裡的暗號,意思是有了新發現。他們通話中的重要內容全都用暗語表示,因為他們知道當地官員有時會監聽他們的通話。在其他現場,有時考古人員剛剛有了一些發現,還沒來得及進行記錄和評估,官方就派去一些特工把東西強行沒收。雖然法國政府對文物采取了開明的態度在許多方麵比美國人強,個彆現場視察人員的朝三暮四卻是出了名的。當然,外國人染指法國的輝煌曆史,常常會引起一些不滿。她知道四號區在修道院那邊。她思忖著是繼續留在小教堂,還是跑老遠的到那邊去,最後決定還是去看看。實際上,他們每天的大量工作都枯燥無味,平淡無奇。他們都需要激動人心的新發現來鼓舞自己的情緒。凱特從加德堡鎮的廢墟中穿過。她能在自己的想像中重建這片廢墟,能想像出這座小鎮重建後的全貌,這一點是其他人所望塵莫及的。她喜歡加德堡,因為這是戰爭時期設計和建造起來的,是一座並非虛構的小鎮。她發現它真真切切地存在,而且也是她在建築學院裡麵感受不到的。她感覺脖子和腿被太陽曬得火辣辣的。她大概是第一百次想到自己能到法國來是多麼幸運,否則她還會呆在紐黑文藝術和建築大樓第六層一個擁擠不堪的工作室內。那裡的大配景窗裡所看見的殖民時期的達文波特學院和哥特式的佩恩·惠特尼體育館都是仿建的。她覺得那所建築學院裡氣氛沉悶,覺得那幢藝術和建築大樓令人壓抑,所以她對自己改學曆史從來不覺得後悔。她很適應在多爾多涅河這支考古隊工作。當然了,法國南部的炎熱夏季是躲不過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夏天的氣候還算宜人。不過,有些男人她得防著點兒。早些時候馬雷克曾經向她獻過殷勤,後來是裡克·張,很快她發現自己還要與克裡斯·休斯周旋。那個英國姑娘對他的冷落使他耿耿於懷——在佩裡戈爾,他顯然是唯一沒見過這種冷落的人,而現在他就像是一隻受到傷害的小狗。昨天晚上吃晚飯的時候,他一直在盯著她。男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心理學上所謂回跳行為是多多少少帶有侮辱性的。她沉思著,慢慢走到河邊。考察隊在那裡放了一條小劃子,是供他們渡河用的。在那兒等候她的,是笑眯眯的克裡斯·休斯。他們上了小船之後,他主動地說:“我來劃吧。”他輕鬆地將小船朝對岸劃去。她沒有說話,隻是閉上眼睛,仰麵對著太陽。她感到溫暖,感到放鬆。“天太好了!”她聽見他在說。“是啊,很好。”“你知道吧,凱特,”他說道,“昨天的晚飯我還真喜歡。我當時在想也許……”“你很會恭維人,克裡斯,”她說道,“不過我得跟你實話實說。”“真的?說什麼呢?”“我剛跟一個人斷了來往。”“哦,呃……”“我想休息一段時間。”“哦,”他說道,“那當然。我明白。可是也許我們還能……”她朝他嫣然一笑,“我覺得不妥。”她說道。“哦,那好吧。”她看見他臉上露出了不悅的神色。他說道:“你知道吧,你是對的。我想我們最好就保持同事關係,真的。”“同事關係。”她說著跟他握了握手。小船到了對岸。在修道院,四號區上麵一圈站了許多人,正朝發掘坑裡看。那坑二十英尺見方,十英尺深。發掘者們在北側和西側都發現了石拱門的側麵。這說明挖掘工作已經到了修道院原址下麵的地下墓。石拱下麵的土夯填得很實。上星期,他們在北麵那個拱門下挖了一條溝,可是沒有什麼結果。他們用坑道木把它支撐起來,然後就沒有再去管它。現在他們把所有的興趣都放在東側的拱門。最近幾天他們在這個拱門下麵也挖了一條溝。工作進展很慢,因為他們不時地挖到人的骨頭。裡克·張鑒定後認為那是士兵的屍骨。凱特朝下看去,發現溝的兩壁已經坍塌,塌下去的泥土把溝堵住了。現在裡麵有不少土,就像塌方一樣,阻礙了工作進程。在發生坍塌的地方還露出了略帶棕色的頭骨和長骨頭,而且還真不少。她看見下麵有裡克·張,接著看見了馬雷克和埃爾茜。埃爾茜走出了自己那塊小天地,把數碼相機裝在三腳架上,正在拍照。這些照片將由電腦拚接成三百六十度的全景照片。這些照片每隔一小時拍一組,以記錄發掘工作的每個階段。馬雷克抬起頭,看見凱特站在上麵,“嘿,”他說道,“我一直在等你呢。下來吧。”她順著梯子向下,一直下到坑底。在下午炎熱的陽光裡,她聞到了泥土的氣味,還隱隱夾雜著腐爛有機物的臭味。有一顆頭骨掉出來,滾落到她的腳旁邊。她沒有去碰它。她知道不要去動這些枯骨,要等裡克·張來處理。“這裡大概就是地下墓葬了,”凱特說道,“不過這些骨頭不是埋這兒的。這裡是不是打過仗?”馬雷克聳聳肩。“到處都打過仗。我對那個倒更感興趣。”他指了指前麵的拱門,那上麵沒有裝飾,呈弧形,略為扁平。凱特說:“天主教西多會的,甚至可能是十二世紀的……”“是的,沒錯。可是那個呢?”就在拱門中心曲線下麵,地溝坍塌留下一個大約三英尺寬的黑洞。“你的看法呢?”她問道。“我想我們最好從那兒進去。現在就進。”“為什麼?”他說道,“著什麼急嘛。”裡克·張對她說:“看來那裡會彆有洞天。一個房間,也許是幾個。”“那又怎麼樣?”“現在它暴露在空氣當中了,也許是六百年來的第一次。”“空氣中有氧氣。”馬雷克說道。“你認為那裡麵有文物?”“我不知道那裡麵有什麼,”馬雷克說道,“但是過不了幾個小時,它就會遭到很大的破壞。”他轉身對裡克·張說:“我們有光纜沒有?”“沒有。光纜在圖盧茲,正在修。”那是一種可以接在照相機上的光纜,他們可以用它來探查用其他方法無法進入的空間。凱特說道:“你們為什麼不向裡麵打氮氣呢?”氮是一種不活潑的氣體,比空氣重。如果把氮氣從那個洞打進去,它就會像水一樣把裡麵的空間填滿,從而保護裡麵的文物免受氧氣的侵蝕。“我要是有足夠的氮氣,是會這麼做的,”馬雷克說道,“我們最大的氣瓶才五十立升。”這是不夠的。她指著那些頭骨說:“我知道,可是如果你現在動它們,就會影響……”“我擔心的不是這些骷”裡克·張說道,“它們已經被移動過了。看來它們是在一次戰鬥之後被集體掩埋在這兒的。從這些骨頭上我們研究不出什麼東西。”他轉過身,抬頭向上看。“克裡斯,誰有反射鏡?”上麵的克裡斯說:“我沒有。我知道上次就在這兒用過。”一個學生說:“不是這兒,是在三號區。”“我們去拿。埃爾茜,照快拍完了吧?”“蠻橫啊,蠻橫。”“完了沒有?”“再等一下。”裡克·張喊上麵的學生,讓他們去把反射鏡拿過來。四個學生立刻興衝衝地跑去了。馬雷克對其他人說:“好了,你們幾個,我要手電筒、挖掘工具袋、便攜式氧氣瓶、過濾麵罩、連接導線,全套裝備——現在就要。”凱特很激動,但卻一直注視著拱門下麵的那個洞口。她覺得那拱門似乎很不結實,那些石塊鬆鬆垮垮地搭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拱形結構靠拱頂石支撐,這塊石頭處於拱頂正中,承受著牆體重量的壓力。可是洞口上麵的拱形隨時可能坍塌。洞口下麵塌陷下來的泥土顯得很鬆。她看見碎石頭不斷鬆動,不斷朝下掉。她覺得這就不太妙了。“安德烈,我覺得從那上麵爬過去不大安全……”“誰說要從上麵爬過去的?我們從上麵把你吊下去。”“把我?”“是的。把你從拱門上麵吊下去,然後你進到裡麵。”她肯定露出了驚訝的神態,因為他咧開嘴笑了。“彆擔心。我跟你一起去。”“你想到沒有,如果我們出了差錯……”她心想,我們就可能被活埋在裡麵。“怎麼啦?”馬雷克問道,“膽怯了?”他隻能說這些了。十分鐘後,她開始從初露崢嶸的拱門邊上往下吊。她背著附帶一隻氧氣瓶的考古工具包,腰帶上像掛手榴彈似地掛了兩隻手電筒。她把過濾麵罩推到腦門上。對講機上的導線通到衣服口袋裡的電池上。隨身帶了這麼多裝備,她感到礙手礙腳,很不舒服。馬雷克站在上麵,手裡抓著她的安全帶。在發掘坑裡的裡克·張和他的學生們緊張地看著她。她抬頭看了看馬雷克說,“放五英尺。”馬雷克放出五英尺繩子。她下滑到可以輕輕地碰到那土丘的地方。她腳下的土像細流似地往下淌。她慢慢朝前挪了挪。“再放三英尺。”她雙手雙膝著地,身體重量全落在土丘上。土丘沒有變化。她抬起頭惴惴不安地看了看拱門。拱頂石似乎搖搖欲墜。“沒有什麼問題吧?”馬雷克問道。“沒問題,”她說道,“我馬上就進去。”她向後朝著拱門下那個洞口爬去。她看了看上麵的馬雷克,然後取下一隻電筒。“我不知道你行不行,安德烈。這土可能承受不了你的重量。”“真有意思。你可不要一個人乾,凱特。”“呃,至少讓我先進去吧。”她打亮手電筒,打開對講機,拉下麵罩,戴上呼吸過濾器,然後爬進洞口,進入一片黑暗之中。裡麵的空氣涼得出奇。她那隻手電筒的黃色光柱在光禿禿的石頭牆和石頭地上搖曳。裡克張說得對,這是修道院的地下空間。這裡麵似乎還不小,不遠處的去路被泥土和坍塌物擋住。不知怎麼的,這個石屋跟其他的不同,裡麵沒有土。她用手電照著它的頂部,想看看是個什麼樣子。她也真說不上來。不怎麼宏偉。她雙手和雙膝著地向前爬行,而後從土堆上連滑帶爬地下到平處。很快,她就站在這個地下墓穴之中。“我到了。”她的四周漆黑一片,空氣十分潮濕。即使用過濾器,也還能聞到一股令人不快的陰濕氣息。細菌和病毒是能被過濾掉的。在大多數考古發掘現場,人們都不喜歡用麵具,但是在這裡卻一定要用,因為十四世紀黑死病幾度在這一帶流行,有三分之一的人因此而喪生。其中有一種瘟疫是由老鼠傳播的,可是還有一種則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像咳嗽和打噴嚏之類,所以進入這樣的古代封閉空間的人都不能掉以輕心……她聽見背後傳來哢啦啦的聲音,接著看見馬雷克從上麵的洞口出現。他開始下滑,然後跳到地上。在隨後的寂靜之中,他們聽見土堆上的石子和泥土窸窸窣窣滑落的聲音。“你知道,”她說道,“我們可能被活埋在這裡。”“要隨時看到光明麵嘛。”馬雷克說道。他手裡拿著一盞帶反光碗的大熒光燈。那燈光照亮了很大一片地方。現在他們可以清楚地看見這個石屋了:裡麵空空蕩蕩,令人失望。左邊是一名騎士的石棺,被移開的棺蓋上方是他的石雕像。他們朝石棺裡看了看。空空如也。靠牆邊有一張製作粗糙的木桌。上麵也是一無所有。他們的左邊有一條走廊,通向一截石梯,石梯的上半截被一堆土埋住了。這間石屋的右邊還有幾堆土,堵住了通向另一個拱門的通道。“激動了半天……什麼也沒有。”馬雷克歎了一口氣。凱特還在擔心那些不斷鬆脫、不斷向下掉的泥土。她密切注意右邊的那些土丘。這也是她為什麼看到那個東西的原因。“安德烈,”她說道,“過來一下。”那是一個跟泥土顏色一樣的凸起,是棕色土丘上的棕色凸起。不過它的表麵卻隱約有些光澤。她用手在上麵撣了撣。是個油布包。她用手撥開一個尖尖角。油布裡麵還包著東西。馬雷克從她身後看了看,“太好了,太好了。”“那個時候就有油布了嗎?”“哦,是的。油布是北歐海盜發明的。也許是在九世紀。到了中世紀,在歐洲已經相當普遍了。不過我們在這個修道院還沒有發現過用油布包裹的東西呢。”他幫著她一起挖。他們的動作非常小心,因為他們不想被土丘壓在下麵。很快他們就把它挖出來了。那包東西呈長方形,大約兩平方英尺,上麵紮著浸過油的繩子。“我想這是文件。”馬雷克說。他的手指在熒光燈下微微發顫。他很想打開看看,但是忍住了。“我們把它帶回去。”他把它夾在胳膊下麵,開始朝進來的地方走去。她最後看了那土丘一眼,心想是不是還漏掉什麼東西了。沒有。他把手電光移開,這時……她站住了。她從眼角的餘光中發現有個發亮的東西。她轉過身,又看了看。她一時沒有看見什麼,但接著就看見了。那是從土裡露出來的一個小玻璃片。“安德烈嗎?”她喊道,“我想這兒還有東西。”玻璃片很薄,透明度很好,其邊緣呈弧形而且很平滑,幾乎具有現代玻璃的質量。她用手指把土抹去,原來是一隻眼鏡片。這是一隻雙聚焦的鏡片。“是什麼東西?”馬雷克走過來問道。“你說說看。”他把玻璃片拿到離燈很近的地方,眯起眼看著它。他的臉離它很近,鼻子幾乎要碰上去了,“你是在哪兒發現的?”他顯得很關切。“就在這兒。”“就在地上,像現在這個樣子?”他的聲音不大自然,幾乎是在指責。“不,剛才隻露出一點點邊。是我把它弄乾淨的。”“怎麼弄的?”“用手指。”“哦?你是說它剛才是部分埋在土裡的?”他似乎不大相信她說的。“嘿,這怎麼了?”“請回答我。”“不,安德烈。是大部分埋在土裡。除了左上角這一塊,其餘部分都埋在土裡。”“但願你剛才沒有去碰它。”“我想也是,早知道你會這樣大驚小怪……”“必須得有個解釋,”他說道,“轉過身去。”“什麼?”“轉過身去。”他抓住她的肩膀,推著她轉了個身,使她背對著他。“天哪。”她回過頭,看看他在乾什麼。他把燈舉到離她的背包很近的地方,慢慢地移動,仔細地檢查,然後又把燈對著她的褲子。“唔,你是不是要對我說……”“請安靜。”整整用了一分鐘時間,他才檢查完。“你背包上左下方的拉鏈是開著的。是你拉開的嗎?”“沒有哇。”“這麼說它一直是開著的?從你把背包背上的時候起?”“我想……”“你是不是蹭在牆上了?”“我想沒有。”她一直是很小心的,因為她不想讓牆塌下來。“你能肯定嗎?”他問道。“看在上帝的分上。安德烈,我不能肯定。”“好吧。現在你檢查檢查我。”他把他的燈遞給她,然後轉身背對著她。“怎麼檢查?”她問道。“這片玻璃是混雜進來的,”他說道,“我們必須解釋它是怎麼會到這兒來的。看看我的背包上有沒有開口的地方。”她看了看,沒有發現。“你仔細看過了嗎?”“仔細看了。”她有些不高興地說。“我看你沒有花很多時間嘛。”“安德烈。我花了。”馬雷克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的小土丘,看見小石子還在不斷往下滾。“它可能是從我們的包裡掉出來的,後來又被土埋起來……”“是啊,我想有可能。”“如果你能用手指把它弄乾淨,那它就不可能埋得很緊……”“不緊,不緊。很鬆的。”“好吧。那麼,大概隻能做這樣的解釋了。”“什麼解釋?”“不知怎麼的,我們把這個鏡片帶來了,在我們挖那個油布包文件的時候,它從我們的包裡掉出來,接著就被土蓋住了。後來你看見了它,把它弄乾淨了。這就是唯一的解釋了。”“好吧……”他取出照相機,從不同的距離拍了幾張這個鏡片的照片先是很近,後來漸漸向後退,拉大了距離。此後,他拿出一隻小塑料袋,用鑷子小心翼翼地把它夾起來,放進塑料袋,接著拿出一小卷泡沫包裝紙,把小袋包上,然後用膠帶封好,把小包交給她,“你把它拿出去。要小心。”他似乎放鬆了些,對她說話的口氣也好多了。“好吧”她說道。他們再次爬上土丘,朝外走去。那些大學生對他們報以熱烈的歡呼。埃爾茜接過那隻油布包之後,立即把它拿回農舍。除了裡克·張和克裡斯·休斯,個個笑逐顏開。雖然凱特他們還戴著麵具,沒有出洞,外麵的事他們都聽得清清楚楚。他們臉色憂鬱,顯得不安。他們都知道,現場混進雜物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它意味著發掘技術上不嚴密。這會使人們對考察隊發現的其他東西的合法性產生疑問。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年前在勒塞齊斯發生的小醜聞。勒塞齊斯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考古現場。那裡的峭壁下曾經居住著早期的人類。考古工作者們在一個三十二萬年前的現場進行發掘作業的時候,其中有個人發現一隻半埋在地下的安全套,而且還包在金屬包裝紙裡。誰也不認為它是那個年代的東西,可是那東西就在那兒被發現了——一半埋在土裡,這說明他們在技術上還不仔細。它在那個考古隊裡幾乎引起一陣恐慌,即使在一個研究生被很不光彩地遣送回巴黎之後,這股恐慌情緒還持續了許久。“那個鏡片在什麼地方?”克裡斯問馬雷克。“在凱特手上。”凱特把它遞給克裡斯。彆人都顯得興高采烈,可是克裡斯卻轉過身,打開小包,把那隻小塑料袋拿到亮地方。“肯定是現在的。”他說著快快地搖搖頭,“我要鑒定一下。你一定要把它寫到現場工作報告裡去。”馬雷克說他會寫的。這時,裡克·張轉過身,拍了拍手,“好吧,各位。都不要激動了。回去乾活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