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小團圓》並不是為了發泄出氣,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但是為了國家主義的製裁,一直無法寫。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張愛玲信九莉還記得她嬰兒時期的景象:人來人往的嘈雜聲中,有一支白銅湯匙塞進她嘴裡,那股鐵腥味真難吃!這種與生俱來的敏感與驚人的記憶,顯然一直留在她的血液裡。從幼年傳統家族在新舊世代衝擊中的爭鬥、觀念對立的父母籠罩的陰影,到讀書時修道院女中千麵百樣的同學、戰時人與人劍拔弩張的緊繃感……點點滴滴的細碎片段,無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記,並開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這種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來拜訪九莉。他眼中的光采像捧著一滿杯的水,他說就算這文章是男人寫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發生的關係都要發生。二十二歲還沒談過戀愛的九莉,覺得這一段時間與生命裡無論什麼彆的事都不一樣,恍如沉浸在金色的永生中,讓她不顧一切,即使之雍被說是漢奸、即使他是有婦之夫……《小團圓》以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刻畫出張愛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曆史中過往來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現實人物,於此處實現了曆史的團圓。那餘韻不儘的情感鋪陳已臻爐火純青之境,讀來時時有被針紮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掙紮和顛倒迷亂,正映現了我們心底深處諸般複雜的情結。本書據張愛玲手稿整理出版。原稿共六二八頁,一九七六年完成後,張愛玲寄給香港的好友宋淇鄺文美夫婦,後因各方原因未能發表;二○○九年二月,經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授權,皇冠出版社首次出版單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