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休息好了之後,繼續開始往上爬,這回路途不遠,也就10來分鐘哇。
小家夥也不要爸爸抱,自己跟在後麵跑,一會拽拽草、一會采采花。
方圓怕她有蚊蟲叮咬,把帶來的驅蚊水再次給她噴了一些。
方家的祖墳位於玉皇頂後山的一處斜坡之上,這一片埋葬的全都是方家的先祖。
但是年代久遠,很多墳塋已經沒人祭拜了。
即使方圓他們這次上墳,最多也就祭拜一下太爺爺太奶奶,再往前,就沒人祭拜了。
山坡上的墳塋很多,但是真正修建很好的並沒有幾個。
包括爺爺和大伯,也就是一個小土包而已。
不過倒是有兩塊墓碑。
大伯的墳看上去很新,墓碑前祭拜的杯盞落了一層黑灰,墳頭上長滿了一層綠色的野草,不高,但是很密。
爺爺的墳頭也差不多,但是顯得更為雜亂一些,也很茂盛。
方爸爸和二伯用鐮刀一起除爺爺墳上的雜草。
而方新寶和方新斌一起清理父親墳頭上的雜草。
跟來的方新和和王向明把從山下搬上來的,紙房、紙馬、紙人等等堆放在一旁的空地上。
同時還有拎上來的煙花爆竹等等,一大堆的東西。
還好有梁飛白等人幫忙,要不然一趟真不容易搞上來。
方圓扶著奶奶坐在爺爺的墳前,她靠在墓碑上,小聲嘮嘮叨叨的,方圓也沒細聽,而是站起來拿起鐵鍬,在一旁幫忙挖墳帽。
小家夥對這一幕很好奇,不知道大人在乾什麼,自然也就談不上還怕了。
她這裡揪一根草,那裡拔一根藤,不一會兒就燈籠果給吸引了,它學名應該叫菇娘果,但因為形似燈籠,所以鄉下人又叫它燈籠果。
小家夥摘了一大把,不過現在已經11月份了,所以基本上皮都已經泛黃,一碰就碎,很少有青的。
方圓這邊把墳帽挖好,方爸爸他們也差不多忙完。
於是方圓和方新寶兩人,一人把墳帽搬到爺爺的墳頭上,一人搬到大伯的墳頭上。
這也是有講究的,不是什麼人都能弄,必須要直係親屬才行,沒有直係親屬,就子侄來弄。
如果墳裡是雙親,那麼就要兩人,過路人憑借墳帽,就知道下麵埋的是單親還是雙親,墳帽下麵在壓上一張紙錢就可以了。
當然各地的風俗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單親不放墳帽,就鏟一鍬土,壓張紙錢,稍有差異。
這也就是農村才有這樣的習俗,城裡人很少有知道的了,比如藍彩衣,就很好奇這是乾嘛的,她從未見過,畢竟藍爺爺骨灰盒是放公墓了,沒這些講究。
爺爺和大伯的墳前,還有一個淺淺的坑,這是燒紙用的,畢竟在山上,為了是防止火災。
不過這片墳地也沒什麼樹木,大概就是因為怕引起火災,所以早就砍掉了。
紙錢燒起來那真是煙霧滾滾,這次買的也多,加(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