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3192 字 1個月前

幾人讀著文字,倒是不時談笑。

林延潮與故友重逢,看著徐火勃,袁中道這些年輕人談笑,倒也是一樁樂事。

再也沒有什麼能與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把酒夜談,更令人高興了。

數日後,林延潮在翰林院裡收到一封信,這封信乃是他昔日在翰林院的好友張元忭讓人轉交的。

張元忭是隆慶五年狀元,平日在翰林院時與林延潮交好,林延潮當年上諫下詔獄,他極力奔走營救。

後來林延潮被貶歸德時,他見抱負不能聲張,於是辭官返回浙江老家侍奉雙親。

在信裡張元忭托了林延潮兩件事。

一件事是將他的大兒子張汝霖托給林延潮等在京的同僚照看,張汝霖這時已是娶了吏部侍郎朱賡的女兒,兩邊成了親家。

然後在信裡張元忭說自己得了病,不說複出為官,恐怕在世的時日已是無多,現在唯一擔憂的就是這個兒子。

張元忭稱張汝霖‘好讀古書,不治時文’,還在信中言,‘在京諸同僚,唯有宗海學問最實’,於是托林延潮指點學問。

林延潮看到信文,不由唏噓,信中張元忭隱隱有交代後事,這就是托孤了,想來這位老友,林延潮心底不免難受。

照看張汝霖,對於林延潮而言,當然是義不容辭。

信裡還有一件事,就是懇請林延潮替徐貞明翻案。

看到徐貞明,林延潮不由來氣,此人之前一直與李植,江東之他們走的甚近。

徐貞明為屯田禦史曾向天子上疏在京郊屯田,天子答允了。然後此人興修水利,灌溉農田三萬九千畝,此事成功後,此人卻在李植授意下大造聲勢,大有抬高自己功績,打壓林延潮在歸德政績的意思。

但是隨著李植,江東之他們的倒台,徐貞明背後的保護傘沒有了。

而他在京郊興修水利,開墾荒田的事,觸犯到以張鯨,武清侯李偉為首宦官外戚的利益,他們在京郊有大量的田地。

徐貞明之事利百姓,不利他們,故而得罪了二人。

然後徐貞明被禦使上書彈劾,天子要罷徐貞明的官,但申時行卻上書回護。

申時行雖打倒了李植,江東之他們,但自己卻沒有追究餘黨的意思,何況興修水利是朝廷剛剛定下的大政方針,之前內閣同意的,政令朝令夕改,浪費多少人力物力,這是何等的大忌。

更不能因為李植一倒,將黨爭的事,牽連到官員的頭上,如此搞清算,不是人人自危。無論如何說徐貞明是有政績的,申時行是不同意對方罷官的。

不過儘管申時行數次上書維護徐貞明,但天子仍是下旨罷了徐貞明的官。

而徐貞明與張元忭一貫交好,張元忭知道此事後,當下鳴不平。

張元忭遠在浙江,不知道京中的情況,他也以為徐貞明罷官是(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