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136 字 1個月前

“河南終究還是比不上江南。”馬玉長歎道。

高淮接過隨從遞來毛巾抹了抹手問道:“馬公公去過江南?”

“當年乾爹在時,隨他去揚州公乾,那時一路上見花見田見山見水,風光明媚。”

高淮不料馬玉吐出這樣一句文縐縐的話,他以為高淮是想念江南的美景,卻是不想馬玉是記得乾爹在揚州一路吃喝玩樂,收刮錢財的事,雖說鬨得是民怨沸騰,但最後回到京師時財貨裝了整整一條船。

這給了馬玉十分的震撼,不免生出‘大丈夫當如是’的念想。

“當年乾爹一到地界,杭州知府就送了兩千兩銀子,哪知到了河南……連拿三千兩銀子給王爺采買都不成。”馬玉長歎一聲,他方才吩咐祥符縣縣令,結果人家那敢怒不敢言的樣子,確實令他心底不痛快。

按道理高淮是說,既是南下辦差,還是先將潞王就藩的事辦好了,其他再慢慢來。

但高淮卻推波助瀾道:“是啊,這知縣也太不是東西了。”

馬玉負手轉過身來道:“高公公,你以為咱家真將這三千兩銀子放在眼底?隻是摸一摸河南當地官員的脾氣。”

“願聞馬公公高見。”

馬玉點點頭道:“這一次我們奉了太後懿旨,在河南預建藩府,撥給藩產。地方官員態度如何不知?他們必百般推諉,如此我們回京如何在太後,陛下麵前交差。”

“從這三千兩銀子之事,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他們心底地位。”

“公公所言極是,但眼下來看,方才那縣令似不會造辦。”

馬玉冷笑道:“你有所不知,這河南巡撫楊一魁乃山西安邑人,當年是武清伯看在同鄉的份上一路抬舉,否則哪裡有今日的出息。”

“這小官不知天威,難道大僚也不知分寸了嗎?”

一旁隨從也是笑著道:“乾爹,我們是有旨意在身,若是他們敢不辦,是抗旨不尊,說到哪去咱們都有理。”

“若是他們還敢推諉,我們也不必說了,一封書信到京城去,萬歲爺自會教他們如何孝敬乾爹的。”

馬玉聞言點了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

幾人說話間,外頭有人道:“乾爹,開封府知府,祥符縣縣令在堂外求見,說是送三千兩庫銀來了。”

“果真到了,”馬玉聞言大笑,對左右道,“看來楊一魁還有將太後放在心裡的。”

除了高淮苦笑外,其他隨從都向馬玉拍起馬屁來。

大相國寺的鐘聲幽幽響起。

一輛馬車正好停在院舍門前,馬車旁撒著晨光,一名老者,從馬車上走下。

老者紮著簡單的頭巾,穿著青色的襴衫,但卻有一等超然的出塵之感。

老者在下人的指引下走入院子,腳步一頓,然後向麵前來人作揖:“見過學功先生。”

林延潮聞言立即(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