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謹說:“你今年的綜合工作成績和在外派項目上的表現均大幅超出目前崗位的要求,公司一向vae優秀的年輕人才,給你升職是部門和hr評估後的共同決定。零諾,你加入公司很快就要滿三年了,我們見證著你一路以來的成長,你也同時見證著這家新企業一路以來的成長。從老板,到hr,再到每一個和你有過交叉業務溝通的部門領導,以及我本人,我們都期待著你能夠繼續和零諾時尚共同成長,在這個平台上充分施展你的才華,實現你的抱負,在不遠的將來也能夠開始為公司培育下一代人才。”
這一番來自老板的肯定和寄語,有著沉甸甸的分量。宋零諾語氣真誠:“vivian,謝謝你過去這兩年對我的幫助和支持,真的謝謝你。”
施謹微笑,“那麼,你有其它問題嗎?你家裡最近一切都還好嗎?”
“都好。”宋零諾回答道,隻字不提在二手平台上賣樣衣的事情。她手裡捏著升職信,遲疑了一會兒,“我想問問,我是否可以不接受這次升職?”
“理由是?”施謹工作十幾年,頭一回聽到這種不符合尋常人反應的要求。
宋零諾又遲疑了一會兒,“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要負責運營大老板和我自己的海內外社交媒體,還有‘適應性時尚’項目二期的上市計劃工作,我的時間和精力恐怕無法讓我勝任更高級彆的崗位要求。vivian,真的很抱歉。”
去年初年輕女孩收到升職信時興奮激昂的樣子,施謹還記憶猶新。部門裡最肯自己卷自己、從不和賺錢過不去的年輕人非宋零諾莫屬。而今這個宋零諾居然聲稱因為忙不過來而拒絕升職加薪的機會,這為施謹此前的推測增添了幾分真實性。
跟外麵一圈獵頭和業內熟人打探下來,施謹沒聽到宋零諾要跳槽去競爭公司、大ancy或平台方的一丁點風聲。
薑闌同步找木文,問他近期有沒有聽到宋零諾想單乾的風聲。木文於是找自家周蘇問,周蘇說宋零諾從紐約回來後的變化不小,尤其是對賬號內容不再像以前那麼精益求精了,能用團隊做的文案和視頻就不會親自寫,和粉絲的互動頻率也直線下降,重心全都放在完成短期商務任務賺錢,如果宋零諾持續這種表現,周蘇對她的賬號是否能維持目前的商業價值持不看好態度。木文和薑闌說,小孩估計是到了當網紅的倦怠期了,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想要自立門戶當職業網紅的樣子。
薑闌和施謹互相交換信息,一件事反常還能依賴解釋,每件事都反常那就沒什麼可解釋了,宋零諾的的確確是不想乾了——她不僅不想乾在零諾時尚的這份工作,她連百萬級粉絲量的行業網紅也不想乾了。
薑闌問,她到底想乾什麼?施謹沒講話。
當晚,施謹打電話給petro,先問他聖誕節假期怎麼安排,petro說回澳大利亞,然後問候施謹和家人的健康情況,他聽說中國當地防疫政策變更太快,民眾普遍沒有做好應對第一波感染高峰的提前準備。施謹謝過他的關心。
兩人上次通電話還是宋零諾在紐約的時候,petro知道施謹無事不登三寶殿,請她直說找他什麼事。施謹問,宋零諾在紐約office的半年裡具體都做了些什麼?petro疑惑,說你是她的leanar,她的工作安排你怎麼會不清楚。施謹說我問的是工作之外。petro略作回憶,把宋零諾隔三岔五去參加的那些和適應性時尚相關的workshop、virtualrunway、vonteerwork、capevent以及她最常打交道的fx基金會和非營利組織hls的事情告訴了施謹。作為回報,施謹告訴petro,零諾時尚品牌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很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高管人員變動,尤其是“無畏wuwei”。petro笑了笑,說vivian,你還是我喜歡的那個vivian。
結束通話,施謹把宋零諾海內外社交媒體賬號的三月到八月的內容全部翻了一遍,裡麵幾乎沒有petro提及的那些活動。很顯然,宋零諾一方麵願意為了這些事情而不辭辛苦地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麵,她並不打算讓不相乾的人知道她在做什麼。
隔天,施謹找薑闌,把事情講給她聽。講完,兩人共同沉默少許。然後薑闌先開口:“她想要離開公司,自己做適應性時尚相關的事業?怎麼做?”
施謹說:“不重要。”宋零諾計劃怎麼做不重要,重要的是零諾時尚是否需要留存宋零諾這個年輕人才,如果要,那麼除了已被宋零諾明確拒絕的升職加薪以外,公司還能用什麼來留存她。
時代在變化,如今的全球商業評價體係已和三年前大為不同,企業在esg(environnt,cialand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方麵的能力和表現一天比一天更重要。劉崢冉在集團2023年戰略發展會議上明確提出,零諾集團必須在2028年之前實現碳達峰,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她要求集團每個bg都從自身業務出發,完善esg管治結構,並且將esg績效納入董事會考核範圍,與各bg總裁薪酬直接掛鉤。
時尚行業是全球汙染第二嚴重的行業。在過去的三年半裡,和其它跨國時尚零售集團一樣,零諾時尚全球一直在探索從原材料到生產方式再到全供應鏈的環保和可持續化,“環境”早已是陳其睿不可無視的公司戰略目標之一。至於“社會”,適應性時尚項目雖然與其強相關,但其優先級和重要性始終沒有進入公司的戰略層麵,施謹和薑闌推測這大約是宋零諾想要離開公司的最關鍵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