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霧目前在上海的這段小插曲,在石雨看來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十分矛盾,也非常不現實。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人,能認清這種不現實嗎?
石雨問:“你哪天回上海?”
曾霧說:“明晚。”
石雨又問:“什麼時候回英國?”
曾霧說:“該回的時候就回。”
石雨繼續問:“你今後還是打算長居歐洲嗎?”
曾霧說:“嗯。”
今年的全球疫情造成的隔離封閉,讓每一個以創意為生的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不做這行的人不會理解,創造力和靈感的底層是自由。
石雨不得不承認,或許是因這段非常不現實的小插曲,讓曾霧維持住了他的創造力水平。
宋零諾等到一點半,梅森沒讓她做任何資料上的修改。這代表她完成了這個工作任務。她重新拿起手機,打開微信,曾霧沒再發任何消息。她還是選擇不回複那兩句反問。
兩點時,梅森叫宋零諾。
宋零諾抱著電腦過去。
梅森打開她做的deck,拉到後段部分,“三點和大老板開會,最後這兩頁你來講。”
宋零諾沒想到梅森會給她這個機會。是因為兩個多月前的那次部門彙報大會,她替梅森出席會議時的表現過關了,所以一個小機會帶給了她第二個小機會嗎?
她有些欣喜,又有些緊張,還有些不解:“真的嗎?我可以嗎?”
梅森沒多解釋,“你可以。”
她不可能告訴年輕女孩這個決定背後的真實原因。
午飯一回來,梅森就聽到消息,林評即將被裁。許宗元不在了,林評在陳其睿眼中毫無價值,陳其睿不養廢物。梅森手下就隻有一個試用期都還沒過的宋零諾,如果宋零諾被裁了,按照陳其睿的風格,這個人頭極大概率會被凍結;梅森補不了人,工作量不會減,這日子沒法過。梅森必須要創造條件,讓陳其睿看到宋零諾可以留存的價值。她這麼做,一小半是為了宋零諾,一大半是為了自己。
除了這個小機會,梅森還頗費勁地從戴培敏那兒替宋零諾要來了另一個小機會。她說:“到時候,戰略團隊會和大老板過目前所有的跨部門項目,其中‘適應性時尚’是你在做項目總體協調員,戴總希望你也可以講兩句你對這個項目的心得體會。”
宋零諾一下子獲得了這麼多的表現機會,一時不知道要如何感謝梅森為好,隻能點頭,“謝謝梅森姐,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的。”
這樣兩個小小的任務,梅森不要求她有多麼出色卓越的表現,叮囑道:“彆犯錯就行。”這麼低的要求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