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終於講到這裡了!

朱棣神色複雜地看著天幕,抬著眼慢慢道:“史筆如鐵要如何記我,我不會躲,但我怕見先皇,怕他罵我謀逆。”

想到朱元璋脾氣,朱棣頓了頓繼續道:“老爺子脾氣躁,在地下知道我所作所為,怕得抽刀砍我。”

自從被後人稱為項羽上身後,朱高煦自信心爆棚,見爹惆悵他頭一頂:“不用爺爺在底下知道,他看得見天幕呢?”

真奇怪,爺爺心聲居然沒傳到天幕上。

朱元璋心火沒衝擊天幕嗎?

不,衝擊了,但講述人關了彈幕,他能怎麼辦?

隻能無能狂怒!

所以大明一朝享受不到曆朝待遇,隻能苦悶地聽講述無自辨機會。

【宮門打開,象征皇權的禦座矗立在朱棣眼前,他登基了嗎?】

聽到天幕問話,李世民突然明白過來:“不好,燕王直入皇城,不就落實了他謀逆身份?”

自古以來曆代都講究明正言順,燕王要合法登位,最好如魏代漢獻帝那般,讓明帝公開禪讓,燕王三拒明帝三禪,既符合禮製又彰顯正統。

燕王直接登皇位,不就向天下人講明:他清君側是假,清君是真?

他疑惑不解,事關國祚承續,難道無人提醒燕王嗎?

李世民抬手摸了摸鼻子,正疑惑就聽到天幕‘噠噠噠’地打出幾字:

當然沒有!

【朱棣在入城時,楊榮等人前往迎接,謁請時拋出關鍵問題:

先謁陵還是先即位?

明白其中含義的朱棣選擇先祭拜朱元璋,向天下表示:朕皇位來源於明太祖,本王按製稱朕乃名正言順,朕,是大明正統。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七月初一,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次年為改為永樂元年,史稱‘永樂大帝’】

“大帝?”剛被提到奉天殿的卓敬臉色瞬間慘白,城破後他被關押在牢中,隻知外界血腥未消,並不知神跡降明。

而今...他神情現出幾分頹敗,燕王入京神跡展現,難道天命不在先皇身上?

朱棣緩步踱到他跟前,蹲下直視他:“今大局已定,卓侍郎何不效仿管仲、魏征?”

管仲為故主公子糾,搭箭射齊桓公,魏征也曾為隱太子獻計殺唐太宗。

最後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大業,魏征與唐太宗成為千古佳話。

見他不答,朱棣又道:“卓敬,當初你以改封離間骨肉,但朕憐你才能,朕望你是大明管仲、魏征。”

卓敬流著淚叩首:“先皇為政並無過失,卻被橫行篡奪,身為人臣,隻有以死相報。”

見他一心以死報誌,朱棣起身深吸口氣閉了閉眼,不死心地追問:“即使天命在朕你也不願?”

回答他的隻有沉默,一旁的朱高煦冷哼想說話,卻被朱高熾拉住:“你拉我乾嗎?”

朱高熾給他打眼色:“爹想收建文舊臣人心,你摻和什麼?”

治國需要文臣,現朝中文臣稀少,父皇正愁呢,如今能借神跡撈幾個能臣難道不好?

殿內氣壓低沉如鋒,刺得人銳疼,新舊對峙間,天幕畫麵再次發生變化:

姓名:朱棣

民族:華夏族,大明

彆名:Judy(朱蒂)

獲得成就:編修‘永樂大典’、經略東北、下西洋、五征漠北...

特殊稱號:天子守國門的發起者;

愛好:向天下證明爸爸愛我、草原騎馬趕羊...

帝王簡曆出現那刻,班超失聲:“憑什麼?”

憑什麼明帝連續有兩名帖,他們大漢僅孝武皇帝一人?

他憤然道:“陛下治河安民,減免賦稅、複控西域,樁樁件件都是千古偉業,後人為何厚此薄彼?

其他朝代君臣心中發酸,剛勸說失敗的朱棣則是欣喜若狂:未來的他乾得不錯!

世人不認他,後人認他!

有此名帖在,天下誰還敢詬罵他?

神跡垂青他,就代表天命在他!人心也在他!

卓敬愣愣地看著天幕上燕王成就,忽地閉目落淚:上天為何不庇佑先皇啊!

朱元璋揣著手瞅一眼天幕名帖,又看了眼嘴角瘋狂上揚的四兒:“想笑?”

用力壓嘴角的朱棣連忙否認:“沒有”

回應他的隻有老父親冷哼:“且看看你乾了些什麼事。”

朱棣立馬打蛇隨棍上:“如今我大明兩帝王名帖,不正說明咱們比漢唐還厲害?”

“也是”朱元璋張著眼皮慢吞吞道:“畢竟你都有個夷名了,也是曆代頭一份了。”

那彎彎繞繞的夷文他看不懂,但也知是後人戲稱。

如今他也看明白了,戲稱是後人表達敬愛的方式,他們叫秦始皇為祖龍,說劉徹是豬豬陛下,言唐太宗是二鳳,至於自己?

老朱、八八...罷了,朱元璋在椅子上換了個姿勢,麵無表情道:比豬豬陛下好聽。

他掃了一眼老四:“沒想到你在後世還挺得人心。”

朱棣低下拚命遮住上揚的嘴角:“兒臣幸得厚愛罷了,後人可稱爹為洪武大帝呢。”

一句洪武大帝搔到朱元璋癢處,心底愉悅但麵上仍是肅然之色,他掃過天幕,眼底浮出疑惑:“你為何要向天下宣揚咱愛你?”

“難道爹你不愛我?”

父子倆在論話,朱標看著名帖,麵色慢慢變得慘白,他身為大明太子,父皇厚愛朝堂認可,若無意外他該在帝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偏偏上天讓他早亡,親子失位,而他的弟弟...

朱標抬起頭看向天幕:他竟能得帝王名帖!

自神跡向天下展示周公名帖後,朝野皆把名帖作為帝王政績看待,以得名帖為榮。

而今...朱標心中漫起苦澀,大明有兩帖,每帖都

不是他。

【朱元璋叫做洪武大帝,朱棣則叫永樂大帝,父子雖然都是大帝,但朱棣在音樂方麵稍勝他爹一點】

朱元璋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聽著節奏強烈的樂聲冷哼:“朕倒要看看鱉孫怎麼勝咱了。”

隨著音聲推進,天幕上現出飄揚的大明旗幟,無數兵卒跟著馬上帝王嘶喊: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明軍威武,皇上威武!

秦始皇瞪大眼:這是永樂帝?

李世民:...好酸,同為軍略者,後人為何不放他征天下的影像?

難道他比永樂帝差了?後人忒偏愛永樂了。

劉徹點頭:就是,秦始皇是祖龍,有小像也就罷了,為何永樂帝也有影像?

你們後人不是最愛龍鳳豬的嗎?該放他威武霸氣的高光才對。

朱棣看著天幕上的朱棣,強行壓著澎湃的心緒,故作嚴肅地點評:“有精氣無殺氣,不像朕。”

姚廣孝&解縉等人:陛下,你把嘴角壓壓,臉上得意之色收收咱們就信了。

【畢竟沒有誰像他一樣,把阿三情歌變戰歌,還配成永樂專用曲的。

縱觀整個大明,帝王專樂中除朱祁鎮外,無人是朱棣對手】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如此氣勢恢宏的天樂你說是情歌?

他們認為的情歌:纏綿悱惻難舍難分。

後世認為的情歌:氣勢磅礴提槍上陣。

朱祁鈺臉色微微白:“於少保,天幕這是何意?”

難道大哥會複辟?

於謙冷靜地勸他:“陛下勿慌,具體如何後人定會講述。”

據他觀察,後人稱讚端看語氣,畢竟後人陰陽怪氣實在厲害,孔子後裔就是典型受害人。

所以太上皇有專樂,可能不是好樂。

【登基後的朱棣為證明自己皇位合法,除‘革除年間’外,還開始篡改史記。

比如我爹不滿朱標父子?】

天幕貼出一朱棣小人,縮成一團在被窩裡拿筆寫字:

懿文行事不恭,父皇教後仍不思悔改,還日夜窺伺察探父皇言行,簡直喪!心!病!狂!

懿文太子一點都不得人心,真的,信我,我是大明朱棣。

殿內目光齊刷刷地落在朱棣身上,朱標斜著眼慢條斯理地問他:“老四,孤喪心病狂?”

朱樉陰陽怪氣地添火:“大明朱棣說的話,果然不同凡響,謊言張口就來。”

被未來的自己踢到的朱棣,張嘴閉嘴複又張嘴閉嘴,他該怎麼解釋?

未來的永樂帝陷入驚慌尷尬,天幕仍沒有放過他,還在繼續講述他‘戰績’:

【懿文太子不僅犯上,還與晉王朱?有隙,身為太子竟不能親若手足,太可惡了!

信我,我是策馬奔騰的好漢朱棣!】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永樂帝有點東西啊,一個策馬奔騰就稱自己為好漢

天幕上的小人仍在繼續書寫:

唉,懿文太子薨逝後,父皇召侍從密語:太薨逝,長孫太弱不能擔事,國家重器必須得能人任之,朕欲建燕王為儲,以承天下之重,你覺得咋樣?

朱棣小手抹抹眼淚,繼續縮在被窩裡寫:我覺得很好!

父皇立愛子錯了嗎?沒錯!

誰知他當太子的路上出了程咬金。

唐朝程咬金發蒙:“啊?叫我?()”

?啞??????し筣筣?偛??饑壇???????拏?宖???恏??譳?濕??豎譳蹎問し??蝶奛?瑞羕??罷??

?蝶?承?靟???虰?蝶?奛?

?癠葶?晛発?????恏?豛?

?げ???葶????乎??住?犂??魒N?隈偛?佐?籠?厐?“N????()?[()]『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朕豈是隨意修史之人?

卓敬視死如歸地回他:“你是!”

“你!”

朱棣憤怒、朱棣難受,但天幕還在繼續鞭打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