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聽到這話,沒被選上的人,這才跟著鬆口氣,這些社員們都是認識沈美雲的,所以大家都有話直說了。
“沈知青,後麵要人了,你一定要和我們說啊。”
“是啊,我家地裡麵有男人看顧,剛好我可以騰出手來養豬呢。”
沈美雲這次招人,基本上以嫂子為主的,不過,也有男性,那是為了到時候出貨的時候,可以幫忙抬貨,趕貨的。
沈美雲嗯了一聲,送彆了這些人後。
她便把新招來的五個人,交給了李大河,“大河,你帶他們熟悉下每天的工作,等熟悉後,每天安排一個值夜班的人,負責看顧下養殖場的下半夜。”
這才是她準備宿舍和小廚房的原因。
李大河早已經是帶人的一把好手了,七年的養殖場經驗,足夠他勝任這個工作。
他點了點頭,就去帶人忙活去了。
小猴則是負責繼續清點養殖場,所有的牲口們。
眼見著養殖場這邊步入正軌,沈美雲也跟著鬆口氣,她又把後麵的事情細細的規劃出來。
從鄉親們手裡購買飼料,這件事要提上日程。
如今是二月底,三月初,等到春夏之季,到時候野草生長,農作物生長,牲口們就不愁吃的了。
但是,他們的養殖場沒有,還是要從外麵收購。
她列了下收購的來源,第一,從鄉親們手裡收購農作物杆,不管是紅薯藤,包穀杆,麥秸稈,稻草,這些收回來後,粉碎後作為麩皮糠皮,留著過冬用的。
其次,收購農作物,紅薯包穀高粱,這些不止是人可以吃,牲口們也是可以吃的,尤其是懷孕的母豬,是急需要補充營養的,這個也可以加入收購的過程。
第三,收購野菜,野草,野藤蔓,這個的話,沈美雲拿著筆在上麵畫了個圈,這個不能指望他們養殖場的工作人員來做了。
目前為此,一共就七個人,哪裡做的完,廠子內大大小小的牲口,都有幾千隻了。
她思索了下,寫下兩個字,購買,從生產隊社員手裡購買,他們每天放工之後,順便帶回來一捆子野草,野菜,他們養殖場就收購了。
至於怎麼收購。
這便要來提前把規則製定好了。
是按斤稱重,還是按捆子來,這個沈美雲其實不太清楚,不過,這算是為生產隊社員謀福利的事情。
沈美雲找到了老支書,她把這個想法一說後。
老支書當場就精神了幾分,“從大家手裡收購豬草?”
沈美雲嗯了一聲,“養殖場人不多,牲口卻多,吃食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我打算從咱們生產隊來。”
老支書起身,在屋內踱步了片刻,“按斤吧,這樣廠子不吃虧,是多少就是多少,如果按捆的話——”
人心這東西是最難保證的,就怕有人把捆子裡麵裝彆的東西,那就不
好說了。
他說按斤是防的小人。
沈美雲想了想,“但是按斤的話,就要有單獨的人來稱重了,我需要放一個人過來。”
這樣一個月的工資,她都開到三十了,這樣成本反而更高了。
老支書思索了片刻,“那算了,還是按捆,雙方也能省點事,不過,按捆的話,你要找個人每天收的時候在旁邊盯著,免得有人生歪主意。”
說到這。
老支書笑了笑,“沈知青,你要是信得過的話,我就讓我家老伴來做這件事,每天固定時間來收豬草,比方說中午一個小時,或者是晚上一個小時,我家老伴過來幫你盯片刻,她是本地人,還算是有些威望,萬一真有宵小看著她的麵子,也不敢胡亂來。”
他想的更長遠,他是希望沈美雲開辦的養殖場,在前進大隊越來越好的,他們大隊和養殖場是互相輔助的狀態。
不能讓社員們做了黑心事,寒了人家沈知青的心,到時候人家不願意在前進大隊開廠了,那才是得不償失。
沈美雲一聽,當即便答應了下來,“成,每天中午十一點半到一點半,晚上五點半到七點半,一天四個小時收購,讓胡奶奶盯著,我一個月給她十塊的工資。”
這個工資不算高,但是也絕對不算是低。
老支書意外了下,“成,那我就厚著臉皮,替我家老伴收下了。”
有了這十塊錢,倆孫女在北京的日子也會好過點。
給她們兩個人,一人每個月生活費在漲五塊錢。
這樣孩子在北京,也不至於餓肚子。
沈美雲,“那就這樣說定了,到時候開始收購的時候,您便讓胡奶奶過來幫我盯著下。”
“另外收購的野菜,野藤蔓,價格的話,您覺得定多少合適?”
這些當地的物價,顯然老支書比她更清楚。
老支書想了下,“三分錢一捆吧。”
夏季的時候,野菜,野草瘋了一樣長大,拿著鐮刀去割草,一會的時候就能割一捆子了。
每天趁著下班的時候,去割個兩三捆,三五捆,基本都不成問題。
沈美雲一聽,她一愣,“這會不會太低了?”
像是婆婆丁,蕨菜,苦菜,這些想要挖一捆子,一筐子可不容易。
沒個一上午可能還裝不滿一筐子。也就是說有時候忙一上午,也才三分錢。
就是資本家的心都沒這麼黑啊。
“不低了。”老支書卻道,“夏季的時候,滿山都是野菜,豬吃的,雞吃的,到處都是,那是拿鐮刀割的,十來分鐘給你割一捆子,至於你說的那些婆婆丁,找到位置了,用鋤頭挖,地裡麵都有不少,到時候中午放工了,給你送個十幾筐子,二十幾筐子都不成問題。”
“三分錢一捆不算低了,手腳快的大姐小媳婦們,一天能給你割十幾二十幾捆來。”
甚至連孩子們都可以來做。
“你這樣算算,一天你要得多少
錢來買?”
一人按照十捆來算,一天就是三毛錢。
看著不起眼,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生產隊的社員們,孩子們,老太太們,他們能動的都會去做的。
有時候,還不止十捆呢。
沈美雲,“那就聽您的,若是後麵野菜不好挖了,在根據時令季節來漲價。”
老支書聽到這話,笑的滿臉的褶皺子都皺在一起,意味深長的來一句,“沈知青啊,做生意可不能心軟。”
做生意心軟,做不到大錢。
人家做生意的,恨不得把收購的成本價壓到最低,沈美雲卻相反,生怕社員們吃虧。
沈美雲笑了笑,“我也不是做生意的人,我隻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除了賺錢之外,她還有點理想。
隻是,這理想在上位者,或者說是生意人眼裡,太過天真了一些。
老支書聽到這話後,他沉默了下,“沈知青,你是個好人。”
好人就該有好報。
沈美雲笑了笑,“不敢當,隻是做人做事,無愧於心。”
隻求這一點。
老支書心裡微微歎口氣,難怪人家沈知青能夠做到這個地步,看看她的做事準則,回去後還是要好好教育家裡的孩子,將來和沈知青學。
敲定了這些細節後。
老支書便召集生產隊的社員們開了個會,他再三強調,“這是人家沈知青念舊情,所以才給咱們生產隊社員們,一個謀生的出路。”
“大家今後在給養殖場送野菜的時候,一定要講一個實心,不要濫竽充數去坑害人家沈知青,人家沈知青把咱們當自己人,咱們就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彆到時候人家覺得咱們前進大隊的社員不好,轉頭去其他大隊收購了,那咱們可是自斷後路。“
老支書這一番敲打,大家頓時響起來了警鐘。
“老支書,您放心,說什麼我們也不會去坑害自己人。”
“就是,這是賺錢的買賣,是娃娃們上學的希望,誰要是把這項門路給弄黃了,那就是我們生產隊的仇人。”
得到了想要的效果,老支書這才讓大家散會去。
他站在土坯壘的高台上,從他這個位置,剛好能夠眺望到養殖場的房子。
老支書凝視了片刻,深刻的麵容上帶著滄桑和期盼,“養殖場啊,你就是全生產隊的希望。”
種地是賺不到錢的,甚至,孩子都讀不起書。當然,這個想法是老支書去年才有的,以前他從來不會有這種想法。
他一直認為農民的出路就是黃土地。可是自從供出來兩個大學生後,他就不這樣想了。
他們家是全生產隊條件最好的人家,供兩個大學生出來尚且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其他人家呢?
他們供得起嗎?
答案是否定的。
很早之前,他就意識到了這件事,但是他不能說,因為這是動搖人民群眾的根基。
他不能說,不敢說。
隻能在得知沈美雲要開養殖場後,拚進全力也要把對方給拉到前進大隊來。
這一步,他沒走錯。
養殖場才建的初期,就已經為他們生產隊提供了六個崗位,外加還有這麼一筆外快。
除此之外,還沒算當初廠房建立之前,公社給大隊批了手續後,沈美雲還交了一筆買地的錢。
那一塊地賣了六百塊,而這一筆錢則是被大隊作為公費來用。
這都還沒算未來的錢,未來養殖場發展起來,提供的崗位會越來越多,而收購的錢也是一樣的。
這個都是潛力無限的。
老支書在後來的日子,無數次的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那一個選擇,讓他們前進大隊成為整個勝利公社,整個漠河市。
甚至整個黑省,遠近聞名的富裕戶。
更是響當當的萬元戶。
隻是這是後話。
*
養殖場的一切步入正軌後,這都進入五月份了,正是野草茂盛,草長鶯飛的季節。
養殖場收購的野菜,野草也一天比一天多了,更何況,還有紅薯藤,包穀杆,稻草這些。
收購的東西多,這自然要有人負責起來,沈美雲還點了一個庫管來,這個是比較重要的職位。
小猴會去跑貨,經常在外麵,他肯定是不行,合適的人選是大河,但是大河忙碌。
交給其他人,沈美雲又不放心。
她思來想去,轉了一圈,還是把目光放在大河身上,“庫管這個事情,你覺得忙的過來嗎?()”
大河點了點頭,“沒問題。?()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大河很多時候都像是一頭兢兢業業的老黃牛,不管交給他任何事情,他都能全盤接受。
沈美雲,“辛苦你了。”
“我想想,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來做庫管的位置。”
隻是,沈美雲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了。
知青點的曹誌芳,自告奮勇的過來,“美雲,你看看你這裡有我能做的工作嗎?”
沈美雲詫異,“你來我這裡?生產隊那邊怎麼辦?你不回北京了?”
這才是她沒找曹誌芳的原因,其實這個崗位很適合曹誌芳的,她嘴巴潑辣,為人直接。
但是曹誌芳第一身上有工作,第二還要回北京,怎麼看都不合適。
所以她便把對方給忽略了,萬萬沒想到,曹誌芳竟然主動來找她。
被沈美雲問了,她也就直說了,“種地種的煩,至於回北京。”她苦笑了下,“是有不少知青辦病退回去,但是我還沒回去,家裡就已經吵吵開了。”
她是還沒結婚的老姑娘,一旦回家,勢必要觸及到家裡人的利益。
他們都不想讓她回去。
這是曹誌芳前所清晰的認識到的一點。
這樣的她回去後,也沒有好日子過,還不如先把錢掙到手,將來的後路也會多一條。
() 起碼,她現在種地掙工分,每個月勉強糊口,甚至還要提前問大隊借錢吃飯。
這種日子,她真是過夠了。
曹誌芳來找沈美雲之前,她其實有仔細考慮多的,和沈美雲關係好的那些人,基本上到了後麵日子過的都不差。
現在就剩下她和胡青梅了。
她想著,就算是鹹魚也要支棱下,說不得也能翻翻身了。
聽完曹誌芳這話,沈美雲哭笑不得,“我哪有你說的那麼神奇。”
“你要來我這裡上班,也不是不行,但是我醜話先說在前頭,我這裡的工作不輕鬆,若是平日做的不合格,能不能留下來,也不能光看我的麵子,大河和小猴都會來評價的。”
她不會經常留在前進大隊,也不會經常留在廠裡麵的,所以這邊的工作,大頭還是在大河和小猴身上。
曹誌芳拍著胸脯,“我自然知道,我既然進來了,也不能拖姐妹你的後腿,讓你丟臉不是?”
沈美雲笑了笑,“那倒是不至於。”
“剛好這邊差一個庫管,外人我不放心,就你來好了。”
“這個工作算不上忙,但是要細心,每天定時來清點,也不影響你去大隊掙工分。”
曹誌芳,“我我我,我當然行啊,誰要是敢來動廠裡麵的貨,看我不罵不死他。”
她這個脾氣,就適合做這個差事。
而且沈美雲考慮的更多點,曹誌芳和大隊不算是有牽扯,坐在這個位置上是剛剛好的。
一個會計,一個庫管,這些都是不能和大隊有牽扯的,必須是自己人。
有了曹誌芳的加入,沈美雲直接按照之前的那套體係來的,建了一個庫管賬本。
讓她把所有的物資都分門彆類記錄進去,甚至,包括牲畜的數量和種類。
待這些都交代完,徹底熟悉後,已經進入了六月底,七月初。
漠河的天氣也慢慢熱了起來,養殖場徹底不如正軌後,沈美雲便丟開手了,把一切的事物都派發了下去。
讓下麵的人來做。
她則是回了一趟哈市駐隊,因為綿綿要升學考了,初中升高中。
這種時候屬於關鍵階段,她是必須要回去的。
六月二十八號這天,沈美雲買了從漠河火車站到哈市駐隊的票,抵達到了哈市。
她到家的時候,綿綿還沒放學,季長崢也還沒下班,以至於家裡是空蕩蕩的。
她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