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沈美雲微微鬆口氣,這一場杖有了老支書後,便穩了不少。

老支書既然做了決定,自然不會在耽誤下去,很快就隨著沈美雲一起去了一趟勝利公社。

他們第一站先見的是公社劉主任。

劉主任年前那段時間,忙的不可開交,自從喬麗華離開公社後,他就覺得肩膀上的擔子跟著一重。

實在是之前喬麗華這個得力助手太能乾了,以至於喬麗華走了以後,哪怕是連著又頂上來了兩個人,也不如喬麗華一個人能乾。

這也就導致了,劉主任的工作繁忙到吃飯都要擠時間的地步,這不到了年後,他雖然沒那麼忙,但是到底是懷念喬麗華還在的日子。

這不,再次看到沈美雲的時候,劉主任還有些恍惚,“沈知青。”

他還以為自己眼睛花了,看錯了。

沈美雲點點頭,“劉主任。”

“還真是你。”

劉主任起身相迎,“沈知青,真是稀客啊。”當時沈美雲也算是從他手裡走出去的人。

這甚至成為勝利公社的一段佳話。

沈美雲,“是我。”

“真是好久不見啊劉主任。”

劉主任同樣感慨,“是好久不見。”他熱情的領著沈美雲落座後,給她以及老支書兩人,同時倒了一杯茶水,遞過去,“先喝口熱茶,暖和下。”

“你啊,無事不登三寶殿,還帶著老支書過來,肯定是大事,來來來,和我說說看?”這也是年後,他現在有時間空閒下來,要是年前忙碌的時候,他還不一定能這般招待了。

沈美雲接過茶水道謝後。

她簡單的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劉主任聽完,他擰眉,“你是要以個人的名義在勝利公社開養殖場?”

沈美雲點頭,“是。”

劉主任站起來踱步了片刻,他搖搖頭,“難,很難。”

“個人名義來開養殖場,是難上加難。”

沈美雲頷首,“我知道,若是不難,也不會來找您了不是?”

劉主任不明白,“你在駐隊開養殖場不是開的好好的嗎?”他如果沒記錯的話,沈美雲在駐隊都開了好幾個了。他們漠河市這邊單位,好多都還受到了對方的照拂呢。

沈美雲笑了笑,“單位是單位,個人是個人,隻能說個人發展到一定程度,便要出來單乾了。”

這是實話,而且她沒說的是到了八五年,駐隊將迎來一場百萬大裁軍,那才是霜雪連天。

她不認為當駐隊戰士都留不下來的時候,養殖場到時候還能留下來。其實很多征兆,都已經告訴她了,要另起爐灶,但是之前的沈美雲一直沒下定決心。

這次和李主任他們溝通後,雙方的理念不合,反而給下了最後一劑猛藥,讓沈美雲有了壯士斷腕的心思。

在駐隊七年的工作,對她開養殖場簡直是打下了一個堅石,她太熟悉開養殖場

這一套工作流程了。

以至於她在做起這行來(),簡直是輕車熟路?()?[()]『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也是在這一刻,沈美雲才明白後世那些創業人,為什麼是在本行積攢多年工作經驗後,選擇出去創業。

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賽道,一個能夠讓創業成功大半的賽道。

劉主任聽到這話,沉思了片刻,“難,很難。”

“現在的單位基本上都是公家開辦的,私人開辦屬於割資本主義尾巴。”

他和老支書說的是一樣的。

這都是過來人所看到的風險問題所在。

沈美雲,“就是因為難才找您的。”

“您也知道勝利公社和前進大隊如今的樣子,當初養殖場差點就從勝利公社開辦起來了,這是造福群眾的事情,但是因為駐隊中間介入,這才導致勝利公社養殖場開到一半被夭折了。”

“如今,我也算是續起來當年的遺憾,一旦這個養殖場開辦起來,不管是給公社,還是給前進大隊,提供的工作崗位將會不止一個,而且帶動的經濟也不止一條,甚至連帶著稅收,都會市裡增加。”

沈美雲對待老支書和劉主任的談話的方式都不一樣,對待老支書更為簡單粗暴一些,萬元戶。

這是最誘人的條件。

對待劉主任則是去談宏觀,去談政績,果然,原先還有幾分拒絕和抗拒的劉主任,在聽到這話後,眉頭也跟著慢慢的放鬆下來。

“你是說把廠子開在當地,提供工作崗位,創造稅收。”

“對。”

“你讓我想想。”

沈美雲也不急,更沒有去催促對方,而是選擇端起來了搪瓷缸,抿了一口茶,劉主任是濃茶的重度愛好者,所以他泡放了三倍的茶葉進去,第一口沈美雲就差點沒忍住噗出來。

好在最基本的涵養還在,這讓她到底是咽回去了,不過,卻是不肯在喝第二口了。

一抬眼就見到老支書喝的津津有味,這讓沈美雲甚至懷疑自己和對方,是不是喝的同一款茶水。

老支書朝著她笑了下,放下搪瓷缸,這才朝著劉主任道,“主任,你是知道我們前進大隊的,社員們辛辛苦苦種一年地,也才勉強糊口的地步,但是光糊口不夠啊,娃娃們還要上學。”

“我家供出來了兩個大學生,不少鄰裡都看著呢,大家勒緊褲腰帶,就想著多賺點錢,讓家裡的孩子讀書,將來好改頭換麵。可是,主任,你是知道的,鄉下的地就是刨禿了,也不可能把家裡的孩子都送去讀書,城裡倒是有崗位,人家是吃供應糧的,也輪不到我們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

“如今,沈知青還念舊,還願意拉拔一下我們這些老農民。”

“這個機會錯過,就真的是錯過了。”

老支書說話很實在,句句打動人心。

這讓劉主任到底是沉默了下去,而心裡的那個天平也跟著傾斜了。

他咬咬牙,“算了,我陪著你們賭這一把,走,我帶你們去找李科長。”

() 他的上級,公社或者是大隊開養殖場這種事情,根本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決定的,這是從上到下的流程,一個都不能少。()

而沈美雲選擇的則是從下到上,先拉攏下麵的人的心,再去攻克上麵人的心。

ツ想看似伊的《美人媽相親後帶我躺贏[七零]》嗎?請記住[]的域名[()]ツ『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果然。

聽到劉主任這個回答後,沈美雲如釋重負,“真是麻煩你了劉主任。”

劉主任搖頭,“我也是為了公社,為了生產隊。”

從勝利公社到漠河市,他們是一丁點都沒耽誤的,隻是不湊巧的是他們到的時候,李科長出去開會了,還沒回來。

劉主任也不急,“沒關係,我們在這裡等著。”他每次來市裡麵找人,十次裡麵八次對方都不在,等著等著就習慣了。

這不,話剛落,李科長就回來了。

“劉主任?”

他剛開完會回來的,一回來就看到辦公室裡有人在等著。

而且這三人他還都認識,甚至還有他好久沒見過的沈知青,他對沈知青印象可太深了。

畢竟,當初她可是直接送了二十頭豬過來,讓他在上頭都忍不住多露了幾次臉。

“沈知青,老支書,你們這是?”

有了劉主任牽頭,沈美雲單刀直入說明來意。和他們想的相反,原以為李科長會直接拒絕的,還需要一番口舌的,但是沒想到對方竟然沉吟了片刻。

“個人開養殖場?”

“是。”

李科長給他們倒水,“也不是不行。”

這話一說,在場的人頓時驚訝了下。

“我也不瞞你們了,我剛開會回來,如今上麵對下麵一灘死水一樣的經濟很是頭疼,正打算想辦法的,沒想到你們便找我來了。”

李科長把三杯水,紛紛遞給他們,旋即看向沈美雲,“我不反對,不過,我想看下具體的章程。”

沈美雲過來自然是帶了東西的,她當即把計劃表拿了出去,“在這裡。”

李科長仔仔細細的看完,“地址選在哪裡,確定了嗎?”

沈美雲,“在前進大隊和勝利公社,但是具體位置,還不確定,這要上麵的人來審批。”

李科長翻了一頁計劃表,繼續往後看去,“你更看好哪裡?”

沈美雲,“前進大隊,那邊地多人少,物資豐饒,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交通不便。”

“勝利公社倒是交通方便,但是人多地少,養殖場是個開銷大的地方,當有一定規模後,需要的投入的成本也高。”

隻能說,兩者的各有優缺點。

一直沉默的老支書突然道,“可以聽聽我的建議嗎?”這話一說,屋內的眾人都忍不住看過來。

“老支書你說。”連帶著李科長都態度客氣。

老支書,“選前進大隊,我們大隊後麵有一個平原地區,這是荒地,因為人手不夠,所以一直都沒開挖出來,如果把養殖場建在那,意味著後期擴建的範圍,則是沒有上限的。”

() “我們是可以隨時拿出地來投入使用的,但是勝利公社很難做到這點。”勝利公社周圍有十幾個大隊,而公社中心就那麼丁點大的地方。

若是把養殖場定在那,往後想要繼續發展起來,這是真不容易。

“當然,我也有私心,把養殖場建在前進大隊,這意味著我們大隊將來受好處。”

“這好處我也不白受。”老支書朝著沈美雲說,“沈知青,我可以把話放在這裡,我們大隊的每一個社員,都會踏踏實實在裡麵乾活,甚至晚上還可以安排值守,專門巡邏養殖場,保證養殖場萬無一失。”

這一點,他還是能保證的。

也就是說,在前進大隊建廠,場地,人力,飼料都不擔心,唯獨就是交通問題。

可是,這也是最大的問題。

見沈美雲還是不吱聲。

老支書下了一個狠心,“交通不便也沒事,大不了我帶著生產隊的壯勞力去修路。”

“路修好了,自然就能通車。”也就沒有交通不便這個難處了。

老支書真是下了十分功夫,就為了能夠讓沈美雲答應,把廠子建在前進大隊。

沈美雲看了他片刻,旋即笑了,“老支書,我被你說服了。”

在前進大隊最大的缺點,都被對方解決了,她自然沒有在拒絕的道理,何況,在前進大隊還有一分香火情。

李科長和劉主任詫異,“確定定在前進大隊了?”

“對。”

沈美雲,“我信任老支書。”

一個好的領導者,下麵帶出來的社員,也差不到哪裡去,何況,她自己也在前進大隊待過,裡麵的民風淳樸,為人紮實。

在加上地大物博,適合種植收購新鮮飼料,等發展到後期開分廠的時候,便可以一南一北,互相輻射。

隻是,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確定,就前進大隊。”

李科長當即大手一揮,“地我給你批了,廠子你正常的建,我就要求三點。”

沈美雲頷首,“您說。”

“第一,要增加工作崗位,第二要增加稅收,第三要保證我們漠河市普通老百姓的肉食供應。”

漠河駐隊養殖場的肉食供應,基本上供給都是優先單位的,這也就導致了,下麵老百姓,其實很多人不容易買到的。

這還是一個空白的市場。

這三者本來就是沈美雲的初衷。

她建廠會選擇在前進大隊,自然就考慮了這方麵,工作崗位,增加收入和稅收。

甚至,讓老百姓吃上便宜肉。

當然,最後這一項屬於遠大目標了。

沈美雲想也不想的答應下來,“沒問題。”

在他們談論這個的時候,劉主任欲言又止,李科長便讓他問,“劉主任,有話便說。”

劉主任,“李科長,我想問下,以個人名義開廠會不會帶來麻煩?”

畢竟,這算是割資本主義尾巴。

“一看你就是不關注實時信息。”

李科長拿出了一份報紙,“你看看。”

劉主任接過來一看,“安徽小崗村大包乾三十年。”

“包田到戶。”

他頓時大驚,“不是集體所有製嗎?怎麼突然就分地了?”

“去年人家就開始做了。”李科長歎口氣,“人家膽子也大,你知道包田到戶後,畝產量翻了多少嗎?”

“多少?”

這劉主任哪裡知道,他每天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光勝利公社的事情,都足夠讓他焦頭爛額了。

哪裡還知道安徽的事情,那都是十萬八千裡之外了。

“兩倍到三倍。”

“什麼?”

這下輪到劉主任站起來,他下意識的否認起來,“不可能,我們漠河市有全國最為肥沃的土地,都做不到這個地步。”

“你是公有製,大家做多做少年底分的糧食都一樣,小崗村是私有製,人家做多少全部是自己的,你說,能不能?”

做自家活和做公家活能一樣嗎?

自然是不一樣的。

這下,劉主任說不出話了。

“這個消息一點都沒傳出來。”

“還沒傳出來。”李科長拍桌子,“全國都傳遍了,怕就是你勝利公社的劉主任不知道。”

要不是有這個先驅,他也不可能這般利索的答應沈美雲。

劉主任被罵了,也不生氣,反正他都被罵習慣了。他不解的是,“包田到戶和個人開場有什麼關係?”

李主任歎口氣,“你是真不關心上麵的文件啊?”

“鼓勵公有製改革,吸引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支持個人和集體創辦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他幾乎是照本宣科一樣,把之前的文件給讀了出來。

劉主任聽到這,他下意識地喃喃道,“天真的變了。”

這和以前的模式完全不同。

公有製改革成私有製,支持個人和團體創辦企業。

“那這就不屬於投機倒把?不屬於割資本主義尾巴了?”

李科長頷首,“按照這個文件來說,是不屬於的。”

“隻是從文件到過程,需要一個時間,現在還屬於早期,連帶著你這個公社主任都不知道這個文件,更遑論其他人了。”

說到這裡。

李科長忍不住看向沈美雲,“沈同誌,你這內部是有自己人,提前得到了消息吧?”

不然對方怎麼每一步都走的這般好。

七年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